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33351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的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B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D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良好的环境是是人类发展与生存的基础。近年来,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让地球环境变得越来越糟,恶变的环境已影响到每个人的命运,几乎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保护地球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责任。今天,“保护环境”已不再是单纯的公益呼吁,“低碳节能”也已不再是单纯的生活理念。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能源资源的日趋枯竭正在与人类拯救地球的进度展开一场时间竟赛,人类面临的是更为严竣的考验。2 . 请用正楷字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3 . 上文第二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 )( )改为( )4 . 请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独善其身:5 . 上文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划线句:保护地球,维护人类发展与生存是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应改为: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爱的旅程,回答小题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外的小镇。“要在这里住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妻子病故,除了十二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儿珍宝。“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乡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哎哟!爸爸你看”“什么啊?”父亲走过来,发现地上花白的刺猬,“哎,怎么连它也带来了?”家中有堆麦糠,里面住着一窝刺猬:母刺猬和它的三只才出生的小刺猬。这就是那只母刺猬。一定是装麦糠时没注意,将它装了来。 “怎么办啊?”儿子停下手。能怎么办呢?父亲摇摇头:“不好,家里还有三只小刺猬哩。一天了,那么小。”“我们要明天才能回去。”儿子脸朝西转,叹了口气。“最快也要这个时候到家。”父亲扫视夕阳。“它们会饿死吧?”“一天一夜。很有可能,也不一定。先把它装进去,明天咱早点回家。”月出东南,像墨绿的麻地钻出个光脊梁,呈现铜的色泽和质感。“粟子皮”静静地嚼吃麦糠,有时也打响鼻。那迷人的沙沙声,散发出一股幽幽的气息。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妻子临走,抓住他的手说:“你要照看好孩子。”这还用说吗?我的儿子!可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出,只一个劲儿地掉泪。现在想想,多遗憾。 “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他时常这样自言自语,似面对暗中的她。让儿子跟着出来,并不是叫他干活,主要是怕孤单、省牵挂。看到儿子,他就浑身是劲,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妻子。儿子也没睡着。他仰卧席上,盯着父亲的背出神。母亲去世后,父亲胡子长了,话少了,但对他却温柔百倍,有时“柔”得让他不习惯,受不了。“多好的爸爸啊!这么累,这么疼我。我要听话,多帮他干活。”他默默地想,跟父亲出门,是他乐意的。一来能帮父亲,二来呢,他觉得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饿了吗?”父亲问。“不饿,你呢?”“我也不饿。”“那就睡觉吧,翻山越岭跑了一天,挺累,睡吧,明天还得早起。”疲倦如同烈性白干,使他们沉睡了过去。第二天清晨醒来,儿子想起麻袋里的刺猬,打开一看,刺猬没了。“刺猬呢?爸爸,刺猬呢?”“跑了吗?找找。”车上车下没有,四下里找找还是没有。“跑哪儿去了?这个家伙。”父亲不打算再找了,“耽误事儿吧?你看!小刺猬是白搭了。”“胡乱跑!”儿子有些愤恨,对那只刺猬骂。停了一会儿,他问“小刺猬好吧?”“问那个干什么?也可能没事儿。”儿子点点头,怀着一腔惋惜,不再说话。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返回小村。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爸爸!”儿子惊叫道,“大刺猬回来了!”“是吗?”父亲慢慢走近,“哪儿呢?真是它吗?”“是!是它。”“像!”父亲伸手捧起刺猬,“咦?它怎么回来的?百十里山路啊!了得!”“血!爸爸你看它肚子上有血。”“对,它是爬回来的,磨破了。也不知道回来多久了。百十里地,翻山越岭,连滚带爬啊!这家伙真厉害。”“它怎么认得路呢?这么远,还在麻袋里。” “就是呀,怎么认路呢?奇怪,就是人,也没这种好记性。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小刺猬啊。想它们,想着想着,就回来了。”父亲边寻思边解释。“再远它也能认得路吗?”“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6 . 这篇文章交织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_的故事;一条是关于_的故事。7 . 文章题目“爱的旅程”有哪些含义?请你写出来。8 .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满腹苦香”的含义,谈谈你的理解。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9 . “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儿子为何流泪?谈谈你的看法。10 . 人们说母爱是伟大的,读完此文,我们感到父爱同样伟大。请你对天下的父亲写一段赞美的话(50字左右)。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风筝的心朱成玉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空空如也。莫非是与这城市积下了太多的仇怨,连云都躲藏起来,不肯给城市的天空一点梦想的色彩吗?而我依然仰望,寻找那些飞翔的痕迹,寻找那只要一点点风就可以抖擞起精神来的风筝。再次见到风筝,是在三月最破败的小巷。一些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欲要飞翔的念头,被一群孩子们嫩小的手提着,轻轻地,飘在一人多高的风里。孩子们必须奔跑,因为只有奔跑才可以带来风。老人们说,放风筝可以放掉人心中所有的烦恼和晦气,只剩下美好的愿望。人们相信,这些用心灵里最珍贵的情愫扎出来的梦想之鸢,可以把种种美好的愿望传达给上帝。小时候没有卡通没有电脑,却有广阔的草地放风筝。如今,孩子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却再也腾不出时间和空间纵情奔跑,纵情释放他们的梦想。所有的时间都被各种补习培训填充,所有的空间都被钢铁水泥占领。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孩子们在巷子里终于跑累的时候,其中一个把风筝举过头顶叹口气说,有风多好,有风它就能飞上天空了。另外几个孩子也如泄了气的皮球,蹲到地上,不停地抱怨着风都哪儿去了?风都哪儿去了?孩子的话让我不禁一怔。风,被高高密密的楼群阻隔在外面;风,被机器的轰鸣赶往别处;风,藏在遥远的记忆里;风,躲进有歌谣的童年。小时候,我的风筝可以放得比云朵还高。在那么高的天空上,我的风筝和白云窃窃私语,那是我儿时最美丽的花篮,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晃来晃去。风筝飞不起来,然而它们却是这座城堡里唯一长着翅膀的鸟了。它们醒着,心怀世界上最单纯的愿望:只要一点点风,只要一点点可以飞翔的天空。天空不冷清,风筝不冷清,冷清的只有风筝的心。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不知为什么,看着这些无法飞上天空的风筝,我的心里异常难受。尽管这是一些廉价的风筝,用最普通的材料制成,大概两三块钱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商店里买到,但我还是希望它们能飞起来。这种希望点燃我心中隐匿了许久的渴望飞翔的念头。我对孩子们说:“明天早晨在这里等我,我领你们去一个可以让风筝自由自在飞翔的地方。”那个晚上,我挑选了最结实的竹签和最漂亮的桃花纸,精心制作了一个美丽的风筝。这是对童年的牵挂。我尽可能地将生命中所有美丽的色彩都绣到风筝的翅膀上,再扯一根长长的思念的线牢牢拴住它。我知道,我的童年不会走得太远。风筝上的那些花朵,鲜艳得就像那群孩子的脸。我仿佛听见了风筝在说:给我一点点风,给我一点点与梦有关的颜色。第二天一大早,我带上亲手制作的风筝领着孩子们去了广场。广场上人头攒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风筝,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然后奔跑、奔跑,风来了!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我手中的线轴飞快地旋转,我的风筝追上了云朵,正在向它打听童年的消息。很多人站在那里不再走动。很多人仰起了头。很多人高声喊到:“快看,多美的风筝!”那一刻,我感觉到,适合风筝飞翔的风来了。那些安静的、优雅的心灵回来了。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11 . 本文围绕“风筝”主要记叙了哪两件事?12 . “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一句中两个“春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13 . 作者在文中第段提到自己小时候放风筝的情景有何作用?(至少答出两点)14 . 按要求回答问题。(1)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从修辞的角度分析)(2)赏析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15 . 文章结尾说:“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句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句子默写16 . 古诗文默写填空。(1)_,叶底黄鹂一两声。( 破阵子 晏殊)(2)_,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3)足蒸暑土气,_。(白居易观刈麦)(4)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5)_,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6)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比其余佣耕者更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7)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高洁、坚贞的句子_,_。(8)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的不少诗歌中均表达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卖炭翁中,作者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来表达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而观刈麦中也有表达刈麦农民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五、对比阅读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余,藜藿饱后,气吐胸中,充塞宇宙。笔落人间,辉映琼玖。人能知止,以退为茂。我自不出,何退之有?心无妄想,足无妄走,人无妾交,物无妄受。炎炎论之,甘处其陋。绰绰言之,无出其右。羲轩之书,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离口。谭中和天,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选自小窗幽记)(注释)牖(yu):窗户,藜藿(l hu):泛指粗劣的粮食。琼玖:美玉。退:隐退,炎炎论之:(如果)以华美而论,绰绰言之:(如果)以旷达而论。羲轩之书:指上古时期的书。谭中和天:谈论的是儒家的中和之道。17 . 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1)谈笑有鸿儒 (2)无案牍之劳形(3)用盆为池 (4)未尝去手_18 .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无丝竹之乱耳羲轩之书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室大于斗C未尝去手待君久不至,已去D斯是陋室是非木柿19 . 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我自不出,何退之有?_20 . 选出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陋室之陋的一项( )A若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用盆为池,以瓮为牖。D墙高于肩,室大于斗。21 .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_的节操、志趣;在语言方面,两文文辞精练,多用四字短句,并且_,读来朗朗上口。六、诗歌鉴赏2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这首诗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很精妙,请找出写下来,并说说这两个动词精妙在何处。(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颈联所呈现的画面。七、名著阅读23 . 名著导读(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唯一散文集,共收入鲁迅的篇作品。其中有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2)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选段出自( )A无常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基础知识综合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对比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