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33323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一项是( )A有一篇无酒有书贺猴年的文章,谈的是猴年(1992 年)春节拜访老作家秦瘦鸥一 事。其中作者这么 写道:秦老“得知我们初八前去,故早恭候在家”。B“三节两寿”指的是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 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C按古时的年龄称谓,小明、小锋、小李、小江分别为总角、束发、垂髫、弱冠,他们的年纪按照从小 到大的顺序为小李、小明、小锋、小江。D芒种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白露时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做出的突出成绩。C我市交警大队加大对电动车的整治,意在纠正和遏制市民骑车随心所欲的行为。D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3 . 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鸣钟击磬:声响啸聚山林:拉帮结派日薄西山:靠近B典质:抵押惟妙惟肖: 相似枘凿::榫头C匿名:隐藏广袤无垠:南北长度朔方:北方D呕心沥血:滴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气冲斗牛: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4 .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ABCD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挚友(zh)气氛(fn)胸脯(p)扑朔迷离(shu)B诧(ch)异字帖(ti)晌午(shng)气冲斗牛(du)C荒僻(p)霹雳(l)默契(q)锲而不舍(qi)D愧怍(zu)污秽(hu)澎湃(bi)鞠躬尽瘁(cu)二、现代文阅读(题文)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豆腐豆腐,有着最中国的口味,也有着最中国的意味。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据说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道家的经典之一淮南子。豆腐先是道家的长寿膏丹,后来才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诗经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优点,可以提供一天劳作所需的营养。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因此,国人上上下下,大都深爱之;神州东南西北,几乎处处有之。四川有“麻婆豆腐”、湖北有“钱袋豆腐”、北京有“砂锅豆腐”、江浙有“大煮干丝”、海南有“豆腐烧”、东北有“雪里红炖豆腐”。每个地域,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平民菜,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菜。在中国似乎少有像豆腐这样受到如此广泛认同的传统食品。究其原因,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经远超出了“形”与“味”,达到了“意”的境界。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周易言,“大亨(烹)以养圣贤”,“食以养德”。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蕴含的意,盛赞其为“素醍醐”。意思是常吃豆腐便如高僧灌输智慧,让人彻底觉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在朝敢于抗疏直言,屡遭贬谪而不改其志。他常以豆腐修身,简约于食,克己寡欲,正是遵循了“孔孟食道”所倡导的“耻于味欲,安于俭食”。这也就无怪乎,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如今简简单单的豆腐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和追求。“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选自读者乡土,有删改)6 . (小题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7 . (小题2)文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8 . (小题3)文段划线句中的“据说”能不能去掉?为什么?9 . (小题4)你的家乡一定也有很多美食,请你在下面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仿写一句话,介绍一种美食给大家。B豆腐是由豆浆煮开后加入石膏或盐卤凝结成块,压去一部分水分制作而成。C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艾叶香中寻玉佩邹凤岭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焯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簇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都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选自做人与处世)10 . 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_教“我”磨面做饼给“我”压岁钱_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佩的去向11 .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文中两处画线句。(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12 . 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13 . 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三、句子默写14 . 古诗填空美人卷珠帘,_。_,寒梅著花未.东边日出西边雨,_。_, 何事入罗帏.晴川历历汉阳树,_。_,长河落日圆.相顾无相识,_。_,万里送行舟.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四、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 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节选自朱子家训 (注释) 庭除:庭,厅堂;除,台阶。未雨而绸缪(chu m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 屋舍门窗,比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留连:接连不断。瓦缶:瓦制的器具。 珍馐:珍奇精美的食品。15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当思来处不易(_) 勿谋良田(_)16 . 翻译下面的句子。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17 .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句,作者告诫家人要做到哪些?五、诗歌鉴赏18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注释)“重送”是因为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同病相怜,发为歌吟,感情真挚动人。(1)这首诗首句的景物描写在诗中起什么作用?(2)这首诗末句通过对比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六、名著阅读19 . 小张同学读完名著西游记后说,我最喜欢的人物的就是孙悟空,他艺高胆大,又忠心耿耿,一路降妖除魔,为西天取经扫清障碍,他是最大的功臣亲爱的同学,你心中的孙悟空又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结合相关故事情节,写下你对孙悟空的认识和评价(不少于50字)_。20 . 名著阅读。结合西游记,完成下面的题目。(1)根据诗句判断人物。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上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2)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变、腾云驾雾。后来被如来佛封为佛。(3)写出这部小说中你最熟悉的两个故事、七、综合性学习21 . 这学期你参加了什么语文实践活动?请仔细回忆一下,写出一项来,并简单谈谈你参加这项活动的收获。活动名称:_你的收获:_八、作文22 . 作文关于读书,有着说不尽的话题。自从人类有了书籍,读书就成了人类的专利。著名学者杨义曾幽默地说:“如果在动物园,看见猴子拿书出来读,那大家会感到很滑稽;但看到小孩子拿书来读,那大家就会称赞他。”也就是说,书把人与猴子分了类。”我们古人关于读书有着诸多美谈,如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啖粥而读等。但是,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说,欧美国家人均年读书约16本,北欧国家人均24本,我们与他们的差距不是一年两年所能赶得上的。于是,邬书林发出了“充分认识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的呼吁。阅读上述材料,就“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感”问题,向人们发出诚挚的读书建议。不少于100字。(不要大量摘引所给文字,不要空洞无物、缺乏新意的套话和官话)答:_23 . 题目二:进入初中已经2个多月了。有些人给你启发,给你激励;有些事让你感动,促你奋进请以“让我的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作文纸上。(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外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2、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