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026844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bng)息敛声的一刹(ch)那。B一个又一个的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ki),如群蚁排衙(y)。C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jn)的笑容,就要绽(zhn)开似的。D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sh)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z)不倦。2 .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B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C王老师说这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D云南地震突如其来,给当地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3 .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快回来!”陈奶奶大声喊着:“前面的路都被堵上了!”解说:这一句冒号使用不正确。B我不是一个一遇到困难就后退的懦夫。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是懦夫。”C勤劳勇敢独立思考骗取信任心情舒畅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D池塘里的荷叶虽然是绿油油一片,但是变成残荷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解说: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4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B礼记相传由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纂,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其内容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C回延安这首诗是用塞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了浓郁的塞北风情。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了诗人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5 .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应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B诵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读,更在于用传统文化指导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D近年来,随着运河综合保护措施的全面落实,拱宸桥西岸的大量历史遗迹得以保存。二、字词书写6 . 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恰当的一项是A结体遒劲,字体婀娜妩媚。B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笔墨浓淡适宜。C笔画粗细一致,饱满圆润。D结体奇崛变化,有龙蛇飞舞之势。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据史料记载,唐代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服装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成了区分社会等级的标志。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皇太子用杏黄色,而普通皇子的官服颜色则为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本文有删改)7 . 阅读全文,说说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服装各有怎样的特点。8 .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9 . 阅读第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据史料记载,唐代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老头儿与孙女汪明执笔我们的孩子们从学说“爸爸妈妈”时起,就会用清清楚楚的吐字叫“老头儿”。叫“老头儿”时,爸很受用,说明情况正常;如果规规矩矩地叫了“爷爷、姥爷”,爸马上就警惕起来:十有八九没好事儿!女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最爱以她们原始的“母性”摆弄娃娃。从楼下挖来泥巴和烂草,蹲在阳台的烈日下给娃娃们做“点心”。捧了一摊摊连泥带水的黑东西给我们看,大家都各忙各的,反应冷淡。又端到正在写作的爸面前:“老头儿,瞧瞧!”爸必定很及时地放下手里的活儿,毫不敷衍地看一看,闻一闻:“做得真香!真好!”她们又给娃娃穿衣服,梳小辫。有时在她们的小屋里玩得不痛快,又把“战场”开辟到爸的床上。爸专心写文章,紧挨他的身后,孙女们也叽叽喳喳地进入了她们的情节。如果相安无事,倒也罢了,可是玩着玩着,又觉得假的不如真的好玩,于是爸理所当然地被“征用”了。“爷爷!”爸一激灵:“不要!”“不许不要!过来!”爸只好放下笔问:“玩什么?”“梳小辫!”爸被反锁在门里,没有动静,倒是两个孩子,嘻嘻哈哈地乐个不停。不大工夫,听见卉卉大度地说:“今天先饶了你!”老头儿一头钻出来,稀疏的白发上,缀满了横七竖八的小花卡子,妈妈勉强板住面孔:“简直不成其为样子!”我们几个做家长的连忙附和着妈:“哪有这么欺负爷爷的?以后再这样,揍!”两个兴高采烈的孩子经我们一呵斥,脸上有点挂不住,呆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倒是爸气愤起来:“管得着吗?你们!我们就愿意这么玩!”慈爱地拍拍两个小脑袋:“今儿老头儿累了,赶明儿再玩!”爸爸写了文章,总是让家里人先看一遍,很虚心地等着我们提一点负责任或不负责任的意见。随着孙女们的上学识字,“审查委员会”的队伍得以壮大。爸写完“聊斋新义”之老虎吃错人,“你们谁想看看?”大人们都看了,说“行吧,还不错”。两个小孩“忙”里偷闲,大叫:“老头儿!让我们也看看!”爸一副受宠若惊的神气,赶忙双手将稿子捧了上去。卉卉读,因为认不全字,磕磕巴巴;方方听,忍不住吃吃地乐。爸垂手立在一边,听着孙女把他的文章读得这样认真,颇感动。好歹读完了,爷挺谦虚地问:“还行吧?”卉卉果断地说:“不怎么样!”方方立刻响应:“就是!”孙女们很认真和诚恳地为爸分析他的文章为什么“不怎么样”:首先,中心思想不明确老师说,一定要在第一段把中心思想表达出来,可是你没有;第二,段落也分得不好,该分的地方不分,不该分的地方却分了;还有,乱用标点符号,那么喜欢用句号,肯定要扣分!所以,爷爷你这样写文章是不合我们老师要求的。方方宽容地说姥爷的这篇作文最多可以得一个“二类中”,爸问什么叫“二类中”,卉卉解释说,差不多七十分吧!“著名作家”的文章被两个低年级的小学生判了“二类中”,非但不恼,还挺得意:“行!好歹及了格,这就不赖!”爸画画儿,最喜欢微借着那么点酒劲儿,在半醉半醒,半人半仙的状态一通挥洒,还真是画出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有一次又画了这样一幅,自己觉得满意,对我们说:“这张不赖,谁想看看?”两个孙女最先跑去看,卉卉说:“老头儿你真浪费,留这么一大块空白干嘛?”转过头对方方说:“给他画只小鸭子?”方方说:“别瞎画,等老头儿死了,没准这张画就值钱了!”一家人被逗得都笑起来。妈嗔怪道:“这可真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口无遮拦!这种话放在别人家,不打个半死才怪!”爸却比谁都高兴:“说我的画值钱,我爱听!甭管活着还是死了。”他对两个小丫头说:“明儿我死了,我的画要真值了钱,你们就去卖!”卉卉大泼冷水:“你的画值不了钱!”“为什么”?“人家求你,你给画;不求你,也给画。恨不得谁家里都挂了一幅,这么滥的画儿,还想值钱?”老头儿得了孙女这样中肯的评语,翻翻白眼,无言以对。爸因为肝硬化,肚子里常常涨着气,有时在家里一边走路,气体一边跑了出来,发出不算微弱的声响。方方本来正在聚精会神的看书,听见声音,觉得怪异,及至发现来自姥爷,便大叫起来:“什么呀?老头儿!布布布布,不像话!”把捂住嘴窃笑,一边反击:“怎么不像话?布布布布,很好!”爸把他们的对话写进了他的小说锁梦里,我们读了,都笑。只有方方挺不屑:“老头儿真讨厌,瞎写!”孙女们渐渐长大了,爸对他们除了平等,又多了几分尊重,真心真意地与她们交流,做朋友。卉卉从小学电子琴,练得很刻苦。爸过去对于孩子在大人的呵斥下学本事,总是不以为然,认为“简直莫名奇妙”。后来看到孙女坐在双排电子琴前,手脚并用的弹奏出好听而复杂的曲子,又觉得奇妙得不可思议,用钦佩的语气夸赞“真是能咯儿!”方方的两篇作文被选入一本小学生作文选,虽然在全书的上百篇作文中显得微乎其微,爸却非常重视,向方方要了书,还让孩子在扉页上“给题个词儿”。方方写了“送给姥姥姥爷瞎解闷”。相熟的朋友来了,爸很高兴地让人家看。爸还认真的和方方探讨文章的得失,他说喜欢情节比较平淡的那一篇。暑假里,我带女儿回家住一段,这祖孙二人竟能很正经的谈一些历史上的事情。方方去了几次历史博物馆,每次都很详细地告诉姥爷她的所见所闻,爸听得饶有兴致。电视里播放京剧音配像,一老一少规规矩矩地坐在沙发上看,不时交换意见,为某一个情节是否背离了历史而讨论一番。一个假期下来,方方居然对传统京剧有了一点兴趣,这使爸很欣慰。爸说他年轻时嗓子好着呢,方方笑他吹牛。老头儿认了真,运足了丹田气,字正腔圆地来了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声音高亢嘹亮,真是功夫!邻居循声跑来,不大相信是“汪老”唱的。老头得意地问方方:“怎么样?”“不怎么样!”“不怎么样就不怎么样吧!”爸去世以后,有一次电视台播了他写的京剧范进中举的音配像:这才是时来泰山都不能挡我心中好比吃了一个大蟹黄后面一句唱词惹得方方大笑:“这哪是卜修文呢(剧中人物),干脆就咱们家的老头儿!”(选自老头儿汪曾祺)10 .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1)敷衍(_)(2)叽叽喳喳(_)(3)嗔怪(_)(4)高亢(_)11 . 汪曾祺是蜚声文坛的作家,同时也是家庭中的“老头儿”,选文围绕汪曾祺和孙女们的趣事展开,塑造了汪曾祺在家庭生活中的本真形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事。12 . “老头儿”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而著名作家贾平凹更是对他崇拜至极,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而在家庭中,面对年幼的孙女,“老头儿”是怎样一位长辈?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13 . 本文语言直白朴拙、平实冲淡,读来如话家常、亲切自然。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爸气愤起来:“管得着吗?你们!我们就愿意这么玩!”慈爱地拍拍两个小脑袋:“今儿老头儿累了,赶明儿再玩!”14 . 文学来源于生活会增加作品的真实与趣味,汪曾祺的创作就常常取材于生活,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碎的题材入文,这在文章中有何表现?请结合文章谈一谈。15 . 文中写孩子们谈议“老头儿”的画时说道:“人家求你,你给画;不求你,也给画。恨不得谁家里都挂了一幅,这么滥的画儿,还想值钱?”此处描写孩子的无忌童言,对刻画汪曾祺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16 . 文中孙女们对爷爷(姥爷)汪增祺在日常生活中“多有冒犯”,“老头儿”和家人也通常一笑了之,这与汪曾祺夫人所说的“别人家”往往不同。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并谈谈你的看法。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忠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噱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含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17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即自诣狱(_) 遂大诛党人(_)18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引与俱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此之谓失其本心其真不知马也C其母就与之诀。公将鼓之D哮尔而与之潭西南而望1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2)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20 .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21 . 甲文中的_故事与乙文中范滂康慨赴死的行为都印证了甲文中的_观点。五、句子默写22 . 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或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2)烽火连三月,_。(杜甫春望)(3)半卷红旗临易水 ,_。(李贺雁门太守行)(4)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5)争渡,争渡,_。(李清照如梦令)(6)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7)中原乱,_,几时收? (朱敦儒相见欢)(8)轻舟短棹西湖好,_。(欧阳修采桑子)六、诗歌鉴赏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后面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3 . “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 _的热闹场面。24 . 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作,弓如”一句描绘驰騁疆场惊险激烈的杀敌场景。B“沙场”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该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C“了却,赢得”一句为作者与友人共勉之词,呼应标题。D“可怜”两字凸显了词人由壮怀激烈到黯然神伤情感的陡然变化。七、综合性学习25 . 在七上语文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认识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对他很感兴趣。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曹孟德在文坛上是天才,在政治上是英雄。行军途中,他徘徊在碣石山上,随口吟咏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豪壮的诗句,诗人和大海的形象在诗句中重叠了!瑰丽雄奇的艺术想象包裹着诗人企盼统一天下的直白的雄心,就这么径直地走进中国诗歌的殿堂,占据了一席之地。曹公与其他汉代文人的文学成就不能混为一谈。汉儒们辞藻铺张、文采飞扬,而曹操好像是与这种风气做了个别,他的作品总是吐露出彷徨、苦痛的气息,但又总是饱含朴素赤诚的希望。他的眼里弥望的是“生民百遗一”,他心里贮存的是“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与同时代作品风格的曹公诗作,开创建安文学一脉,让已经走向绮靡的中国文脉得以断骨再续。(1)根据上下文,请在处填上一首诗歌的题目。(2)给加点字注音和对画横线的字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A. 徘徊hui贮存zh “再”的第四笔是竖B. 徘徊hu贮存zh “再”的第四笔是横C. 徘徊hui贮存ch “再”的第四笔是横D. 徘徊hu贮存ch “再”的第四笔是竖(3)结合语境,在文中和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A. 决截然不同B. 诀殊途同归C. 决殊途同归D. 诀截然不同(4)下面书法作品的内容都是曹操的诗歌,以下赏析正确的一项是(_)(甲)(乙)(丙)(丁)A. (甲)作品属于行书,行云流水,娟秀清丽。B. (乙)作品属于楷书,端直方正,一气呵成。C. (丙)作品属于隶书,扁平匀称,一波三折。D. (丁)作品属于草书,笔画连绵,狂放不羁。(5)曹操和长子曹丕、三子曹植合称“三曹”。同学们以“三曹”为主人公,编写了一出独幕剧。下面是曹操和儿子曹植的一段对话,这段台词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是(_)曹植:父亲大人,您操劳国事,百忙之中还不忘垂问(A)孩儿文章功课,儿不胜感激。今日奉上拙作(B)洛神赋,请父亲大人赐教(C),孩儿企盼聆听高见。曹操:文中仙子行踪缥缈,顾盼生辉。子健文采斐然,可喜可贺。不过,家父(D)认为,用清新刚健的文风反映乱世现状,似乎更为务实。(6)“曹孟德在文坛上是天才,在政治上是英雄”作为文段的总起句,表达欠妥,请改正。八、命题作文26 . 作文。生命中的惊喜让我们感到无限欢悦。意想不到的礼物是惊喜,柳暗花明的发现是惊喜,克服困难后的成功是惊喜,雪中送炭的帮助是惊喜请以“惊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对比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综合性学习1、八、命题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