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21277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 不能指望一步登顶。B . 从细节描写之处见真情,是亲情类作文脱颖而出的关键。C . 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 , 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D . 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 , 定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2. (2分) (2019九下中山模拟)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某些商贩昧着良心制作假牛肉,这不仅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将“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和“扰乱了市场秩序”互换位置)B . 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下水,显示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将“显示”改为“标志”)C . 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删去“其目的”)D .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学校进行了由宿舍到操场的紧急逃生疏散。(将“增强”改为“提高”)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8九上衢州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欲为圣明除弊事,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 _,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3) 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描写了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的两句是:_,_。 (4)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古诗词中常常会有很多蕴含哲理的警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两句把人间哀乐不平,与月的阴晴变化相提并论,求得安慰;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也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浮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5) 湖上影子,_,湖心亭一点,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 (2017八上盐城月考) 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又是一年国庆节,踩着欢庆的节拍,再次走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d_造者毛泽东,走进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峥 rng_岁月,心潮依然澎湃。倘若将创业开国比做诗人酝酿诗作,便有了一串恰切的比喻,枪声是平z_的诗律,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是壮美的意象,战略谋划是构思创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宣言便是诗人最lio_亮的吟唱。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 (2019八下封开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香港大学校徵上镌刻着“明德格物”四个字。明德,意为美德,语出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格物,见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知至。”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从宋儒起,一直众说纷纭,清末则有人将科学技术一类统称为“格致之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确实不可偏废。属于尖端科学的核能,能造福人类,也能毁灭世界;同是电脑高手,有的在不断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添砖加瓦,有的则成为制造麻烦的“黑客”。正如,发明了罗盘,知识变成看风水:_。(1) 概括上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 根据材料内容,仿照画线句,续写句子。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 (2018八上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游沙湖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注】庞安常:名安时,字安常,宋代蕲水人。世代从医,颇有名气。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_溪水西流_下临兰溪_是日剧饮而归_(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A .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B .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C .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D . 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中书)(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4) 本文与记承天寺夜游都是苏轼贬官黄州时所写,记承天寺夜游写了两个“闲人”,本文写了两个“异人”,但两文所展露的作者的情感是一致的,请结合本文说说这种情感是什么。 7. (12分) (2018八上夏津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 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射: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B . 以: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C . 去: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 . 自: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2) 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8. (9分) (2019八下长春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茵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1)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 ) A . 细菌B . 病毒C . 细菌的危害及预防D . 病毒的杀伤力及防治(2) 下面对病毒特征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病毒结构简单,只有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B . 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C . 自己不能完成生化反应,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D . 变异后的病毒对人体都有较大的杀伤力。(3) 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细菌某些构成部分的功能。B . 第段病毒与细菌作比较,说明病毒体积小、构造简单的特点。C . 第段划线词语“大部分”表明不是所有抗生素都对细菌起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 . 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病毒是很可怕的,我们要积极防治病毒。9. (20分) (2019商南模拟)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陶俑秦兵马俑出土以后,我在京城不止一次见到有人指着在京工作的陕籍乡党说:瞧,你长得和兵马俑一模一样!话说得也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在相貌上的衍变是极其缓慢的。我是陕西人,又一直生活在陕西,我知道陕西在西北,地高风寒,人又多食面食,长得腰粗膀圆,脸宽而肉厚,但眼前过来过去的面孔,熟视无睹了,倒也弄不清陕西人长得还有什么特点。史书上说,陕西人“多刚多蠢”,刚到什么样,又蠢到什么样,这可能是对陕西的男人而言,而现今陕西是公认的国内几个产美女的地方之一,朝朝代代里陕西人都是些什么形状呢,先人没有照片可查,我只有到博物馆去看陶俑。最早的陶俑仅仅是一个人头,像是一件器皿的盖子,它两眼望空,嘴巴微张。这是史前的陕西人。陕人至今没有小眼睛,恐怕就缘于此,嘴巴微张是他们发明了陶埙,发动起了沉沉的土声。到了秦,就是兵马俑了。兵马俑的威武壮观已妇孺皆晓,马俑的高大与真马不差上下,这些兵俑一定也是以当时人的高度而塑的,那么,陕西的先人是多么高大!但兵俑几乎都腰长腿短,这令我难堪,却想想,或许这样更宜于作战。古书上说“狼虎之秦”,虎的腿就是矮的,若长一双鹭鸶腿,那便去做舞伎了。陕西人的好武真是有传统,而善武者沉默又是陕西人善武的一大特点。兵俑的面部表情都平和,甚至近于木讷,这多半是古书上讲的愚,但忍无可忍了,六国如何被扫平,陕西人的爆发力即所说的刚,就可想而知了。汉代的俑就多了,抱盾俑,扁身俑,兵马俑。俑多的年代是文明的年代,因为被殉葬的活人少了。抱盾俑和扁身俑都是极其瘦的,或坐或立,姿容恬静,仪态端庄,服饰淡雅,面目秀丽,有一种含蓄内向的阴柔之美。汉兵马俑出土最多,仅从咸阳杨家湾的一座墓里就挖出三千人马。这些兵马俑的规模和体型比秦兵马俑小,可骑兵所占的比例竟达百分之四十。汉时的陕西人是善骑的。魏晋南北朝的陶俑多是武士,武士里相当一部分是胡人。那些骑马号角俑,舂米俑,甚至有着人面的镇墓兽,细细看去,有高鼻深目者,有宽脸彪悍者,有眉清目秀者,也有饰“魋髻”的滇蜀人形象。隋至唐初,天王俑、三彩女侍俑、骑马女俑、梳妆女坐俑等名俑大量出土。唐崇尚的不仅是力量型,同时还是表现型。男人都在展示着力量,女人都在展示着自己的美,我们看到了女人的发式多达一百四十余种。这是多么自信的时代!陕西人习武健身的习惯可从一组狩猎骑马俑看到,陕西人的幽默诙谐可追溯到另一组说唱俑。从那众多的昆仑俑,骑马胡人俑,骑卧驼胡人俑,牵马胡人俑,你就能感受到陕西人的开放、大度、乐于接受外来文化了。而一组塑造在骆驼背上的七位乐手和引吭高歌的女子,使我明白了陕西的民歌戏曲红遍全国的根本所在。宋代的捧物女绮俑从安康的白家梁出土,她们文雅清瘦,穿着“背子”。还有“三搭头”的男俑。宋代再也没有豪华和自信了,而到了明朝,陶俑虽然一次可以出土三百余件,仪仗和执事队场面壮观,但其精气神已经殆失,看到了那一份顺服与无奈。如果说陕西人性格中某些缺陷,呆滞呀,死板呀,按部就班呀,也都是明清精神的侵蚀。每每浏览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陶俑,陕西先人也一代一代走过,各个时期的审美时尚不同,意识形态多异,陕西人的形貌和秉性也在复复杂杂中呈现和完成。俑的发生、发展至衰落,是陕西人的幸与不幸,也是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幸与不幸。(1) 文章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来介绍“陶俑”的,请从文中找出四条有关“陶俑”的特点。 (2) 文中第四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第五段中“多”字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4)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 . 秦兵马俑的高大与真马不差上下,兵俑几乎都腰长腿短,和说明秦时代的人们确实生的腰长腿短。B . 扁身俑,兵马俑,或坐或立,姿容恬静,仪态端庄,服饰淡雅,面目秀丽,有一种含蓄内向的阴柔之美。C . 唐宋时期,天王俑、三彩女侍俑、骑马女俑、梳妆女坐俑等名俑大量出土。我们看到了女人的发式多达一百四十余种。D . 能让我们感受到陕西人的开放、大度、乐于接受外来文化的特点的俑来自那众多的昆仑俑,骑马胡人俑,骑卧驼胡人俑,牵马胡人俑等。10. (16分) (2019九上潮阳月考) 附加题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後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 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1) 以上文段选自水浒传,作者是_,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文字的故事情节_,并写出本情节后发生的与武松有关的两个故事_、_。 (2) 文中说“只要依我三件事”,是哪三件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3) 结合选文中划线的语句,具体分析“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题目(一)那份不一样的真情题目(二)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忧伤)【要求】若选题目二,须先从“快乐”“忧伤”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校名.地名;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1、3-2、3-3、3-4、3-5、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1、5-2、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1、6-2、6-3、6-4、7-1、7-2、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8-1、8-2、8-3、9-1、9-2、9-3、9-4、10-1、10-2、10-3、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