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20280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 (2019桥东模拟)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羹饭一时熟,_。(十五从军行) (2) 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3) 每一位文人墨客都在他的作品中书写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表现了他政治理想;周教颐在陌室铭中用“_,_。”表现了他高洁的品质。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 (3分) (2019九上南宁月考)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 . 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B . 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世,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C . 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D . 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3. (12分) (2019七上阜阳月考)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元方入门不顾_下车引之_太丘舍去_相委而去_陈太丘与友期行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客问元方:“尊君在不?(3)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4)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4. (4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外甥诸葛亮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 使庶几之志 , 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 , 广咨问,除嫌吝 , 虽有淹留 , 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 , 意永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注】存:思念。凝滞:指郁结在胸中的俗念。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庶几,接近,近似。细碎:琐碎的杂念。嫌吝:嫉妒和贪心。淹留:德才不显于世。强毅:刚强坚毅。窜伏:埋没之意。下流:指才智品行低劣的一类人。(1) 出自本文的一句名言是_。请再写出诸葛亮的一句名言: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3) 读完本文后,你得到哪些教益?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5. (9分) (2017七上南通期中) 阅读青春庭院,回答下面小题。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闹着,贪婪地吮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的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辗转,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车一样的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的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瓜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字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2) 为什么作者觉得庭院中的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回答。 (3) 文章写庭院的绿,可是第段却详写了儿时捉蜜蜂的趣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 第段中说,“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6. (11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远去的风琴声刘心武1950年冬,我随父母从四川迁来北京,插班进了公立的隆福寺小学。母亲带我去报到那天,刚进校门,就听见音乐教室里传出风琴的声音,母亲颔首微笑,她认为风琴伴着童声齐唱的地方,才是正经的小学校。那时候学生还不称教课的为老师,而是称先生。有天放学我就随口说起:“小嘴先生教我们唱二月里来啦!”我觉得那首歌很好听:“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只盼着今年收成好,多打些五谷交公粮”我在城市里长大,想象不出“种田忙”是什么景象,更不懂什么是“交公粮”,正想跟妈妈问个明白,妈妈却先批评我:“不许给先生取外号!”我就辩解:“又不是我给取的!同学们背地里都这么叫她,她嘴巴就是特别小嘛!”妈妈说:“我记得她姓因,你就该当面背地都叫她因先生!”我就笑了:“咦吔!妈妈,你也咬不准人家那个姓啊!她姓英,不姓因!”我们四川人,分不清韵母in和ing,一般都只发in的音,另外,也分不清声母l和n,一般只发l的音。母亲虽然早年曾在北京生活过,但毕竟母语是四川话,我们全家到北京以后在家里也是讲四川话,这就使得我们的普通话虽然都讲得不错,但一遇到有这两个韵母和声母的字眼,还是难免露怯。“小嘴先生”,现在回忆起来,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嘴,是名副其实的樱桃小口,有趣的是她偏会唱歌,唱的时候小嘴张得圆圆的,声音非常嘹亮。她总是踏着踏板按着风琴教我们唱歌,不时扭过头来望望我们,这时我就特别注意到,她那张小嘴真的很厉害,发出的声音往往会压倒全班同学的合唱。她有时候会让某个学生站起来独唱,不一定是把整首歌唱全,多半会让你唱几个音节,通过纠正你的唱法,来教会大家把歌唱好。上到六年级的时候,有次她就点我的名,让我唱快乐的节日。那首歌第一句是“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着我们”。我站起来,闭紧嘴,就是不唱。“小嘴先生”就问:“你为什么不唱啊?”我说:“要唱我就唱我们的田野。”“小嘴先生”更惊讶:“那又为什么呢?”有个同学就故意学舌:“小了在前面带路!”他就知道我发不好“鸟”的音。“小嘴先生”明白了,微笑地看着我,对我说:“不要慌。不要怕。要敢张口。要敢咬字。对了,老早我就教过你,叫我英先生,不要叫我因先生,跟着我说:(她吐字用力而且很慢)因为、英雄、印刷、影子这次,再跟我说,小鸟、了解、列宁、树林”我心理抗拒,咬嘴唇,“小嘴先生”却一点不生我的气,对我说:“好的,刘心武同学,欢迎你唱我们的田野!”我们的田野那首歌的歌词:“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直到后面才有一句里出现“雄鹰”,绝少in、ing和l、n的困扰,我就唱得格外舒畅,唱到第三句后,“小嘴老师”就去按风琴伴奏,后来又示意同学们合唱,唱完了,她对大家说:“今天刘心武唱得真好,我们都为他鼓掌吧!”我们的田野成为那时段我最喜欢的歌曲。1984年,那时我已经成为一个作家,应邀到联邦德国(西德)访问,我带去了根据自己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如意的录影带,我所参加的那个活动允许我另带一部中国电影放映给大家看,我毫不犹豫地从电影局借出了谢飞导演的我们的田野,那是部表现中国“知青”命运的电影,以我们童年时代熟悉的歌曲我们的田野的旋律贯穿始终。我所带去的两部电影录影带投影放映时,观众不多,但映后反响都不俗。就在放映我们的田野过程中,我忽然忆起忘记很久的“小嘴先生”,耳边响起她循循善诱的声音“跟着我说:因为、英雄、印刷、影子再跟我说:小鸟、了解、列宁、树林”在异国他乡,那幻听勾起我浓酽的乡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小学校象征之一,仍是风琴伴奏下童声齐唱的音韵。1985年我回四川,在一个翠竹掩映的山村留宿了一夜,跟一位什么都教的山村教师同室而眠。那一夜我睡不踏实,是因为不适应,他却为什么也辗转反侧、失眠许久呢?原来,第二天,会有一架风琴运到学校来,而他,兴奋之余,却又惶恐,因为他一直都是吹口琴教学生唱歌,并不会按风琴,他曾来回走一百多里去县城,在新华书店里,买到一本教授风琴演奏法的书,书已经几乎被他翻烂,但毕竟还要在实物上实践,才能真地演奏成功啊!那天午前,山下一阵“嘿呦嘿呦”的号子声,只见那老师和队里的几位壮汉,正把用麻袋片裹妥的一架风琴,顺着弯成几折的石梯坎,往上面小学校抬来,那矮黑精壮的老师,满头满身全被汗水打湿,但是一双眼睛里,抑制不住快乐的光芒。第二天下午我离开的时候,教室里传来老师按着风琴带领学生齐唱大海啊,故乡,节奏不那么准确,每一句师生耐心地唱过重来,当我走出很远,还能听见他们那质朴的歌声。现在小学校的音乐教室里,钢琴已经取代风琴多年了。岁月会流逝,生命会衰老,立式风琴会式微,远去的风琴声难以复制,但那以真善美熏陶人心灵的师德,却是永恒的光亮。(1) 【梳理文章线索】文章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 【探究写法技巧】第段中交代四川人的发音特点,有什么作用? (3) 【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 【概括文章内容】在作者眼里,“小嘴先生”的师德表现在哪些方面? (5) 【感悟主旨,拓展延伸】有人认为插叙在“我”四川一小学的事情与文章关系不大,应当删去。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7. (12分) (2018七上长春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鲁迅的“跳读”法: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材料二:老舍的“印象”法: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1) 请你任选材料中提到的一位作家,写出这学期我们品读了他所写的哪篇文章。 作家:_ 篇章名称:_(2) 请你就材料中的两种读书法任选一种,谈谈你的思考。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 作文: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1-2、1-3、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1、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3-1、3-2、3-3、3-4、4-1、4-2、4-3、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5-1、5-2、5-3、5-4、6-1、6-2、6-3、6-4、6-5、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7-1、7-2、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