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安徽专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19680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安徽专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安徽专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安徽专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安徽专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三)阅读擦亮民族的精神利刃,回答下列小题。狂妄的日本侵略者,很少把对手放在眼里,尤其是实力悬殊的侵华战争。但是,面对英勇的中国抗战军民,他们也有肃然起敬,甚至不寒而栗的时候。1936年春,赵一曼被捕。日本特务大野泰治担心她因伤势过重死掉,决定立即开始审讯。当赵一曼从容地抬起头,与之四目相对时,大野泰治情不自禁地倒退了两三米杨靖宇牺牲后,头颅被割下送给司令长官野副昌德邀功。这位杀人如麻的刽子手,见到杨靖宇的头颅后,闭上眼就做噩梦,赶忙叫人举行灵祭大会。亲自切开杨靖宇的胃进行解剖的岸谷隆一,后来毒死妻儿后自杀,他在遗书中说:中国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这些震人心魄的细节,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中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他们的英雄事迹,留给后人一个最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是精神的强大,只要精神利刃永不卷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强敌。全面侵华战争打响前,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曾做了一份秘密报告,除了渲染不战而胜外,也客观谈到了不可忽视者:倘彼时中国的官民能一致合心而抵抗,则帝国之在满势力,行将陷于重围自鸦片战争以降的近百年里,面对外敌的入侵,中国从来不缺振臂一呼、断头流血的英雄人物,但只有抗日战争,才真正唤醒了全民族的觉醒,第一次如此万众一心、气壮山河地擦亮了民族的精神利刃,向侵略者集体亮剑。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共御外侮,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百姓漠然视之,因为所谓国家,不过是朝廷而已。甲午战争,在日军占领后的城镇、村落,各种规模的集市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一些商贩还很快学会用日语叫卖。在日军驻扎的营地附近,有的赶着骡马大车、拿着扁担等着揽活,没有一点亡国之恨的样子。民众麻木至此,战争焉有不败之理。现在,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一些人也失去了对历史的痛感。有的解构历史、泼污英雄,有的缺少忧患、丧失警惕,有的妄自菲薄、膜拜西方,有的则在唱衰中国做空中国。前车之鉴,殷鉴不远!【丙】著名作家魏巍在漫忆黄土岭之战一文中写道: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这是两种精神在较量:一种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一种是老红军的革命意志,看看究竟谁更顽强,谁压倒谁。回过头来看, 14年的艰苦抗战,不只是时间的刻度; 3500万人的巨大伤亡,不只是生命的刻度; 1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也不只是物质的刻度,它们共同标注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韧度。历史的横断面,如同树的年轮,时间越是久远,越能看得清晰。70年过去了,硝烟虽已散去,警钟依然长鸣民族的精神利刃决不能锈蚀,决不能卷刃!1 .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 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3 . 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 . 如何理解第段画线句的含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那一年,我中学还没毕业便到省城去打工。其实我并不想离开学校,但贫穷的家境让我必须早早地去挣钱,分担家里的困难。我背着行李在寒冷的车站广场上冻得浑身发抖,最后,父亲以前的工友把我送到了一个铝合金加工厂。老板的冰冷自然不用说,但给的待遇还可以,每月除了定时发工资还管吃管住,这对一个学徒工来说,已是很好,我便心怀感激地留在这里。其实,老板并不愿意留我这种刚出校门又笨手笨脚的人,只是不好意思抹朋友的面子罢了。而我的宿舍就是加工厂,一个破旧的小仓库。第一个晚上,我几次冻醒。后来干脆不睡了,听着外面呼啸的寒风,泪流不止。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没人能帮我。门口本来有一个小地炉,我真想用它生火,温暖一下房间。但老板来的时候很明确地说了,给我这么高的工资,又给我找住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过冬取暖问题自己解决。城市里煤那么贵,我的这点工资还要补贴家里,根本无力购买,这要是在农村还可以到野外捡点干树枝什么的,可城里只能用钱买柴火,我同样舍不得花钱。所以,房间只能这样冰冷着。在厂子西北墙角就有煤和柴,但这是给打更大爷的,并不灵给我的。好多次,我都想偷偷地趁大爷中午不在的时候烧一点,可我还是克制了自己。隔壁打更的大爷七十多岁了,他的屋子很温暖。他是老板的舅舅,白天不在这里,晚上才过来。晚上,我下班之后没地方去,便去找大爷聊天,顺便也在大爷的房间里暖和一会儿。不知不觉,我和大爷成了忘年交。极寒的天气里,大爷每天都拉着我聊得很晚,我知道大爷在照顾我,我的心里充满着感激,我也把大爷夜晚上巡视厂房的事全都揽了过来。一天中午,大爷和一个瓦匠模样的人开着一辆装满砖的三轮车来到厂里。我忙问大爷这是做什么。大爷说屋里炉子总回烟,把烟道收拾一下,我嗯了一声,没有说什么,帮着大爷卸完砖就走了。下午,老板带着我们到外地去干活了,两天后才回来。回来的那天晚上很冷,想着我那冰冷的小仓库,我就有点打怵。可令我吃惊的是,刚一开门,突然一阵热气迎面扑来,与大爷房间相隔的那面墙满是水珠,用手一摸都是热的。我立即来到大爷的房间,他正在收拾屋子,在靠近我房间的那一边,新砌了一个排烟道,刹那间我明白了一切。站在那里,泪水流了出来。大爷笑了,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轻声对我说:“孩子,你老板是我亲外甥,有些事我不好说,但砌个烟道我还可以做主,如道我为什么这么做吗?”我摇头。“娃子,这都快三个月了,你的屋子也有炉子,可天这么冷,我墙角的劈材和煤从来没少过,你是个好孩子。”那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没有被冻醒,因为那面火墙一直释放着温暖那是从未有过的温暖,渐渐地沸腾了我的心。5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6 . 梳理“我”来到省城打工的经历以及内心情感的变化,完成下表打工经历“我”找到一份工作(2)(3)大爷借修烟道之名,让我拥有了一面温暖的火墙情感变化(1)泪流不止充满着感激(4)7 . 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列举一处并谈谈其作用。8 . 结合全文说说“我”有哪些地方打动了打更大爷使他改烟道照顾我?9 .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温暖”的理解。二、文言文阅读阅读岳阳楼记,回答后面小题。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0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大观(_)(2)景(_)11 .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 . “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三、句子默写13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求之不得,_。悠哉悠哉,_。(诗经关雎)(2)蒹葭采采,_。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3)佁然不动, _,_,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只要知心,即使远隔天涯仍如同近邻的千古名句是: _,_。(5)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_,_。四、名著阅读14 . (题文)名著阅读我第二次游北京期间,我读了许多关于俄国的书。我热情地搜寻了一切那时能找到的中文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到了一九二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1)文中的“我”是_(人名);此文段选自_;此书的中译本用 _书名, 作为掩护。(2)“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哪三本书?_五、综合性学习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中华经典诗文是个广袤、深邃、xun( )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甲】_(A.娴雅文静B.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乙】_(A.滋润B.滋长)着干涸的心田,如花朵点缀了寂寞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我们能提高高尚的情操,诗化多彩的生活。同学们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传承华夏文明。历时两个月的连云港市“中学生中华经典诗文群体朗诵”大赛,把连云港市的振兴阅读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1)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xun(_)丽干涸(_)(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填序号)【甲】_【乙】_(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_(4)请你为该校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5字)_16 . 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同学们对邹忌的进谏策略和齐威王的纳谏魄力十分佩服,于是开展了一次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1)请根据课文内容,将下联补充完整。上联: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 下联:_(2)同学们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如果你是学生代表,你会怎样劝说李校长?(不超过40个字)_(3)受齐王通过不同途径采纳谏言的启发,学校就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向大家征集建议。下面是小明同学建议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甲一、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监管网络,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对网络中的有利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二、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律教育。乙三、学校应开展专题教育,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网络。甲处画线句子有不合逻辑的语病,应将“_”改为“_”。 乙处画线句子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六、作文17 . 卞之琳在断章中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生活中处处有风景。风景,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有艺术的也有文化的、历史的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2、二、文言文阅读1、三、句子默写1、四、名著阅读1、五、综合性学习1、2、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