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019487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下”是名词。B“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一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C“这棵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这无疑给他灰色的生活带来了一丝阳光。”一句中“阳光”采用了比喻义。2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通过深情地回忆,借助描写和议论,表现了“两弹元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实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不怕牺牲的精神。B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的人物形象。C最后一课,作者都德,这篇散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D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写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本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业精于勤、孰能生巧的道理,同时告诉人们牢记“满受损,谦受益”的古训。3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邻居大妈虽然今年芳龄68岁,但是身体还是很硬朗。B音乐课上李老师经常用她那双有神的眼睛睥睨我们,显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C随着微信朋友圈的扩展,朋友圈的各种广告信息鱼龙混杂,让人觉得锐不可当。D在这次的全国绘画比赛中,这两幅油画倒是铢两悉称,很难分出谁优谁劣来。4 .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心旷(gung)神怡情趣盎然B唱和(h)慢步C折(sh)腰淘冶D为(wi)曲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问题。母亲和树张亚凌(1)记得母亲最爱说的话就是,人呀,活成树就好了。(2)母亲总爱拿树说人论事,在母亲的眼里,树是那么神奇,神奇到我们都应该当神灵般供奉着。(3)我家茅坑边有棵杨树,打我记事起就很粗很高大了。它浑身似乎憋着使不完的劲儿,猛长,身上的皮儿都爆裂开了。我想,是它心里的热情太高长得太快、太快了,以至于皮儿赶不上里面的生长速度。(4)一次,母亲拍着杨树说话了。“这树呀,它肯定在寻思:把我栽到哪儿是人的事,长得好坏是我自个儿的事。人呀,都像树就好了。”见我满脸不解,母亲又说了:“你看,又不是栽在大门口,没人看没人理,还长得这么粗。这要是人,还不得憋屈死了?你不懂,大了就懂了。”(5)茅坑边的一棵臭树,也值得夸赞?我还是不解。(6)院子里有两棵树,也不知是谁在两棵树间绷了根粗铁丝,铁丝上穿满一节一节的竹筒,是用来晾晒衣服被褥的。(7)母亲也经常说到院子里这两棵树,说时满脸都是敬畏。“树就是皮实,铁丝勒得那么深,树汁流过就流过,继续长皮实到摆脱不了铁丝越来越深的伤害照样长。搁在人身上,还不得破罐子破摔了?”(8)记得看士兵突击那会儿,媒体对许三多好评如潮,说他身上有可贵的精神,那就是不放弃。母亲的评论很简单很明了,“像咱屋的树,不记疤只顾自家长”。(9)母亲常指着门口那棵歪脖子树说我,在轻轻的数落声中,我童年的斑斑劣迹就穿越岁月清晰起来。(10)小时候,我一放学,就如百米赛跑般飞到家门口,书包一扔,从台阶往上一跳攀住了树枝,而后挪离台阶,就荡起秋千。当然是和对门的胖妞比赛了,她家的树本身就没我家的高大,站在地上,一抬手,就攀住树枝,荡起来自然没气势。时间一长,被母亲发现,自然挨骂了,可我还是不放过那棵树,照旧荡,越荡越高。母亲也就无可奈何了,“这孩子!”懒得再搭理我。时间长了,先是那一枝斜下来,后来,整棵树看起来也歪了。(11)那年高考失利,我曾经一度很颓废,整天窝在家里羞于出门。母亲再次说起门口的树。(12)“树的性子多强,压弯了,就弯长了;弄断了,从旁边再长。树不知道它遇上啥,遇上啥它都要长。”(13)当时母亲还说起巷子西头那个孤老婆婆,说她凄惶的境遇,说她就是像树一样的人。儿子不到30岁死了,儿媳改嫁了,撇下不到2岁的孙子;孙子好不容易拉扯到了18岁,争气得要去上大学了,出去玩玩放松一下,下水,就再也没有上来。多少年了,邻家婆婆现在精神不也很好?她是想通了,命里注定没人陪她,就得自家好好活。这人呀,谁不知道自家会碰上啥事情,碰上了,就得熬过去,就跟树一样的。(14)母亲总爱拿树说事,慢慢地,我也学会了看着树思考。在母亲已经去世的今天,我依旧喜欢用树的方式诠释人世。(15)如果说,叶是树的子女,年年岁岁,成千上万的叶儿,一季飘落,归于尘土。岁岁年年,叶儿绿了,又枯了一世的别离,我们尚且难以忍受,树的心里,怎能不填满了伤痛?(16)母亲离去了,纵然我的心里悲伤万分,也得好好生活下去。因为举目四望,到处可见树的身影,每一棵树下,都站着我的母亲(选自时光深处的柔软)5 . 小说写了母亲三次“拿树说人论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前两次的情节。(1)_(2)_(3)高考失利后,母亲用门口那棵被我小时候荡歪了的树安慰我。6 . 第(13)段中写到“巷子西头那个孤老婆婆”的情况有什么作用?7 . 请赏析(10)段划线句。8 . 文中“如果说,叶是树的子女,年年岁岁,成千上万的叶儿,一季飘落,归于尘土。”一句有什么表达效果?9 . 怎样理解结尾处划线句子的含义。10 . 结合选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1)段划线句子的理解。三、句子默写11 . (1)三十功名尘与土,_。(满江红)(2)_,志在千里。(步出夏门行)(3)青山绿水,_。(天净沙秋)(4)_,弛担持刀。(狼)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2 .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是一首咏史诗。B“折戟沉沙铁未销”,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来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之感。C“自将磨洗认前朝”,诗人磨洗干净,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前朝的遗物进一步引发诗人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的抒怀做铺垫。D本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要效仿古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13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后,完成下列小题昔者齐景公游于海而乐之。号令诸大夫曰:“言归者死。”颜涿聚曰:“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齐景公曰:“寡人布令曰言归者死,今子犯寡人之令。”援戈将击之。颜涿聚曰:“昔桀杀关龙逢而纣杀王子比干,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可也。臣言为国,非为身也。”延颈而前曰:“君击之矣!”君乃释戈趣驾而归。至三日,而闻国人有谋不内齐景公者矣。齐景公所以遂有齐国者,颜涿聚之力也。(节选自韩非子十过)14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言归者死/男有分,女有归B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可也/非同小可C君乃释戈趣驾而归/爱不释手D而闻国人有谋不内齐景公者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5 .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16 . 结合选文,说说齐景公为什么先要杀死颜涿聚,后来为什么又放过了他。六、综合性学习17 . 下面是宗璞散文选集序中的一段话,但语序不当,请你按正确的语序排列一下。紫藤萝开得恣肆风流,辉煌灿烂 不管是宏观的飞动闪光的瀑布 但又端庄雅淑得寂寞 或是一朵张帆航行的船舱 都在读者心中造成充满生命的张力正确语序:七、作文18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个人的成长,最关键的是能够独立去认识和应对这个世界。从心理学上来说,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源自于自我独立意识的发展。 人民教育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龙应台读了两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校名、班名、人名等。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三、句子默写1、四、诗歌鉴赏1、五、课外阅读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