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地理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质量检测练习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18654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地理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质量检测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科版八年级地理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质量检测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科版八年级地理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质量检测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质量检测练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距为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距为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当物距为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距由20cm变大时,像逐渐变小2 . 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于每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大楼的玻璃外墙耀眼的“反光”是因为光发生漫反射B墙上“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肉眼看见水中的”筷子”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形成的虚像D“倒影”是白鹤通过水面所成等大的实像3 .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C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4 . 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应A大于100mmB略大于50mmC小于50mmD恰好等于50mm5 .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6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凸透镜甲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接下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换用焦距比凸透镜甲小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向右移光屏,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B向左移光屏,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C不用移光屏,光屏上就能得到清晰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清晰的像7 . 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记下了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该同学得到了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透镜的焦距等于 20 cmB物距从 0 增至 20 cm 过程中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C物距从 20 cm 增至 80 cm 过程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D当物距从 20 cm 减至 0 的过程中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8 . 用投影仪时,在银幕上所成的像是( )A放大正立实像B等大倒立实像C放大倒立虚像D放大倒立实像9 .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点燃的蜡烛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5厘米B15厘米C20厘米D25厘米10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11 . 视觉的形成部位在( )A眼B视网膜C感受器D大脑12 .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向右侧移动平面镜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13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光学元件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由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照相机是根据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C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且像变小D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二、填空题14 . 如图所示,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对光线具有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眼_(选填“近视”或“远视”);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缩小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cm。15 . 某人在眼镜店所配的眼镜是+200度,它是_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远视”)站在山下用相机拍摄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_16 . 微信扫码是现在普遍的沟通方式。如图所示,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摄像头相当于_镜,某次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的左右两边都没有显示在手机屏幕上,要显示出完整的像,应将手机_二维码(填“远离”“靠近”)。17 . 有一个写着F字样的胶片放在教学用投影仪上。此时屏幕上刚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要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投影仪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_(填“上”或“下”)移动。18 . 日常生活中,炸油条用油,煮面条用水,是因为油和水的沸点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要的_(选填“温度”或“热量”);而在生活中要制造“无碘盐”,只需要将食盐放在热锅中翻炒一会就行,这是因为碘受热_(填物态变化)了炎热的夏天,从冰箱内取出-5的冰块,冰块_(选填“会”或“不会”)立即熔化;在冰块加些盐后,发现冰立即开始熔化,说明冰的熔点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9 . 在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缩小、_(填“正立”或“倒立”)的_像(填“虚”或实”)20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2)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_cm。如图甲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乙图上面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_。21 . 下列现象涉及到一些光学知识,请写出来:(1)水中的筷子从上面看似乎向上弯折了,这是因为光从_中进入_中时发生折射的缘故。(2)小孔成像现象说明_。22 . 如图所示,把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若取下眼镜,则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移动(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如果此时在凸透镜前再放一副近视眼镜,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光屏不动,则蜡烛应向_移动(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三、实验题23 . 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用如甲图所示的装置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图乙是用图甲凸透镜在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像,根据成像特点可知生活中的_(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3)若把蜡烛放到离凸透镜15cm的位置上,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将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若把蜡烛放到离凸透镜5cm的位置上,此时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_像。(填“实”或“虚”)24 .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l)如图甲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把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在做实验时,发现烛焰的像在光屏的上方,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蜡烛,应将蜡烛向_(选填“上”或“下”)调节。(3)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生活中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_(举一例即可)。上述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若想通过移动凸透镜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移至_cm处。(4)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凸透镜和光屏位置的前提下,应将蜡烛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明暗将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25 .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1)由甲图可知f=_cm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_、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凸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动(3)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填“左”或“右”)移动。26 .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2)调整后,已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再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甲),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如图乙,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的a点,移动光屏找到像;接着光屏和凸透镜不动,把蜡烛从a点移到b点,要使烛焰像还成在光屏上,则需在凸透镜和蜡烛间再加一个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二、填空题1、2、3、4、5、6、7、8、9、三、实验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