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17557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春天,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据此情景某同学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不够具体、明确的是A蜜蜂采密与花瓣数量有关吗?B蜜蜂采密与花的颜色有关吗?C蜜蜂采密与花的香甜有关吗?D蜜蜂采密与花的特性有关吗?2 . 果脯的保存原理是除去食品中的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下列食品中也采用了此原理的是( )A纯牛奶B鱼罐头C火腿肠D干蘑菇3 . 如图是染色体和 DNA 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是 DNA,是蛋白质B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 DNA,每个 DNA 上有一个基因C图中这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人体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4 .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觉得视野过暗,调下列哪个结构能让视野变亮A粗准焦螺旋B反光镜C细准焦螺旋D转换器5 .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身体内无脊柱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C身体柔软,外被壳D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6 . 某海关在进口食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 )A痢疾内变形虫B细菌C病毒D真菌7 . 我们吃花生时,剥去的最外的硬壳、捻去的红颜色皮、暴露出来的两个白颜色瓣分别是由( )发育而来的A子房壁、珠被、受精卵B外果皮、内果皮、子叶C果皮、种皮、胚乳D果皮、种皮、子叶8 . 下列属于植物体组织的是A上皮组织B营养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9 . 下列植物器官中,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A根B叶C果实D茎10 . 下列对植物类群的描述,正确的是A蕨类比苔藓更适应陆地环境B苔藓植物有根,茎和叶的分化C海带有叶,并能进行光合作用D蕨类植物也能通过种子繁殖后代11 . 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哪种描述是正确的( )A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C鲤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运动时的阻力D鸟的前肢变成翼,两翼肌肉最为发达12 .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游泳时的阻力B蝗虫体表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C蝙蝠的双翼被覆羽毛,适于飞行D狼的犬齿发达,适于撕咬猎物13 . 下列真菌中,属于单细胞个体的是( )A青霉B曲霉C酵母菌D牛肝菌14 . 关于麻雀适于飞行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空气的阻力B翼搏击空气,使麻雀能振翅高飞C骨骼轻、薄、坚固,有些内部中空D胸肌两端的肌腱都连接在龙骨突上二、综合题15 . 下面AE表示5种生物,请你根据生物分类学知识回答:A病毒B酵母菌C衣藻D桃树 E兔(1)将5种生物分成两大类:病毒、兔一类;酵母菌、衣藻、桃树另一类,分类依据是_(2)再将5种生物分成两大类:病毒、酵母菌、兔一类;衣藻、桃树另一类,分类依据是_(3)病毒和其它生物结构上最大的差别是_,营养方式为_(4)上述植物中,单细胞的是_(5)兔牙齿有_和_的分化,_发达,与食草生活相适应(6)流感是由病毒引发的,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原因主要是:_16 . 看图填空(1)以上生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_(填字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填字母)。(2)D生活阴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_植物。(3)E生活在水中,它用_呼吸,以上生物可以用皮肤辅助呼吸的是_。17 .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对农作物生长有利。蝗虫则取食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叶子、嫩茎等,危害其生长。请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和蝗虫身体都具有明显的分节现象:但两者并不属于同一类动物,蚯蚓属于_动物,蝗虫属于_动物。(2)用手摸蚯蚓,可以感觉到其体表很湿润,这是因为蚯蚓靠湿润的体壁从空气中获得_排出_。蝗虫体表有_可用于呼吸。(3)蝗虫比蚯蚓的运动范围广;是因为蝗虫有能够飞行的_和跳跃的_而蚯蚓是靠肌肉和_配合完成运动。(4)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蜕掉的是它的_该结构不仅能起到保护作用还具有_的作用,使蝗虫能够适应陆地生活。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二、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