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13537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制备KMnO4的工艺中主要涉及下列反应:2MnO2+O2+4KOH2K2MnO4+2H2O,2K2MnO4+2H2O=2KMO4+2KOH+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中锰元素显价B制备过程中KOH会被反应而减少C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制法中是主要原料2 . 中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下列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减少燃煤的使用B提倡骑共享单车出行C大力植树、造林、种草D在野外焚烧垃圾3 . 化学方程式X + H2SO4 = 2CrO3 + Na2SO4 + 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Na2CrO4BNa2Cr2O7CNa2Cr2O4DNa2CrO74 . 把少量品红分别同时放入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根据现象获得的下列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运动导致品红在水中扩散B温度能影响分子运动的快慢C品红分子在两烧杯中获取的能量相同D品红分子在热水中的能量比在冷水中的能量高5 . 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B菜刀生锈C蔬菜腐烂D液化石油气燃烧6 . 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医疗抢救B作气体肥料C作燃料D制碳酸饮料7 . 下列符号中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AH2BO3CFeD2S8 . 下面是某同学对一些知识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元素与物质的组成B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金属汞由汞原子构成氧气 由氧分子构成C物质使用与安全常识D日常生活经验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验纯汽车到加油站加油严禁烟火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小使煤燃烧更充分把煤做成蜂窝状AABBCCDD9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氮气用于食品保鲜B氢气用于充灌气球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D氧气用于炼钢10 . 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铁丝没有绕成螺旋状B过滤后滤液依然浑浊可能是没有用玻璃棒引流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里的水变红了先熄灭酒精灯D电解水得到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大于2:1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11 .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铁、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B液氧、高锰酸钾、洁净的空气C红磷、水、海水D稀有气体、五氧化二磷、食盐水12 . 下列对一些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13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ABBCCDD14 . 推理是一种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则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金属活动顺序位于H 前面的金属单质能和酸反应能置换出氢气,则位于H 后面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分子未分裂二、填空题15 . 智能手机耗电量大,移动充电宝应运而生,如图是一款移动充电宝的示意图:(1)图中所示的物质中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2)移动充电宝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_能。(3)写出只用一步反应表示图中所示两种金属活动性的化学方程式:_。16 . 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种元素。(2)D中x =_。(3)一个银原子的中子数为_个。17 . 把A、B、C三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BC反应前质量/g1026.2反应后质量/g2X0(1)上表中X的值为_。(2)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_(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3)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18 . 化学用语填空(1)硫酸铁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3)3个钠离子_。(4)标出硝酸(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19 .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燃烧:木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三、实验题20 .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该反应属于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填序号)。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填序号)。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实验中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3)若实验中出现下列问题,你能指出操作中的错误吗?制取氧气后水槽中的水变紫了_;刚开始加热试管便炸裂了_;结束实验时试管炸裂了_。(4)用上述方法制取两瓶氧气,分别完成铁丝和硫粉的燃烧实验,两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分别是_、_。实验中集气瓶内都要留少量的水,其中水可以由细砂代替的是_。四、简答题21 . 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4)仔细观察上图所示实验,两种液体混合后的体积_(填“”或“=”)10ml,该实验说明_。五、推断题22 . 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中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A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F为气体单质,F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D、E为固体,D呈红棕色,E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2。回答下列问题:(1)中D的作用是_;G的化学式是_。(2)处利用_不同(填序号),分离得两种气体。A沸点 B密度 C溶解性(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4)M与NH3可生成尿素CO(NH2)2,则参加反应的M与NH3的质量比为_。六、科学探究题23 . 镁能与NH4C1溶液反应,不仅生成一种盐,还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探究。(提出问题)镁能与NH4C1溶液反应生成何种气体?(猜想与假设)小华说:生成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1)小华作出上述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进行实验)修正后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NH3和H2或NH3,他们设计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现象与结论)(2)A中观察到_,证明生成气体含有NH3: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干燥气体;_:C中有肥皂泡飘到空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呜声,说明生成的气体还含有_。(实验反思)(3)写出Mg与NH4C1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氨气极易溶于水,上述实验中有氨气逸出的原因可能是_。七、计算题24 . 曾经有一段时期,个别餐饮店和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经卫生部门检验鉴定,是就餐者食用了含“毒鼠强”的食品所致。已知“毒鼠强”的化学式为C4H8N4S2O4。(1)“毒鼠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毒鼠强”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_。(3)多少克“毒鼠强”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92g酒精(C2H5OH)中所含的碳元素质量相等_。(本小题要求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并作答,只写计算结果的不给分)八、综合题25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1)I.提出问题:白磷在空气中燃烧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设计实验:小明同学将一定质量的白磷放入装置内,称得A装置的总质量为208.3g。然后将红热的玻璃管伸入瓶内,并立即塞紧橡胶塞。.观察现象:此时观察到锥形瓶内的现象是_,装置冷却后,再次称得A装置的总质量为208.3g。.总结: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设计上,玻璃管上方系一个瘪气球的目的是_。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至室温),发现瓶中白磷过量,为防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拔下瓶塞,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则进入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容积的_,原因是_。(2)小兵同学认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CO3+2HC1=2NaCl+H2O+CO2)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于是他设计了B装置,药品及装置的总质量为308.5g,反应结束后,他与小明的实验进行对比:冷却至室温,气球胀大的是_(填“A”或“B”即或“A和B”);称量反应后药品及装置的总质量为308.3g,你认为小兵同学数据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A 稀盐酸不足B 碳酸钠中含有不与稀盐酸反应的杂质C 装置气密性不好D 气球受到浮力的影响(3)小结: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填序号)。原子数目原子的种类分子数目分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种类(4)某登山运动员要登上最高峰一一珠程朗玛峰峰顶,需要自带氧气。假如每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液氧4.8kg,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则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_。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二、填空题1、2、3、4、5、三、实验题1、四、简答题1、五、推断题1、六、科学探究题1、七、计算题1、八、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