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B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010657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失根的兰花陈之藩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我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大江南北漂泊,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1 . 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失根的兰花”的理解。2 . 请按照下面的提示,梳理表现作者爱国思乡之情的内容。看花草 _ 讲故事 _ 引典故3 . 作者“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大江南北漂泊”,从未因想家而流泪,为什么“到了美国,情感突然变了”?4 .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5 . 第段引用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抚摸乡村韩卫贤沿着一片南瓜或牵牛花的走向,很容易触痛乡村浅显的心事。一页柴扉,一段炊烟,一记清秀的鸟鸣,一波暗绿的凉意抚摸乡村我时常滑落于时光的臂膀,被童谣的唢呐和游戏簇拥着,缠绵着。记忆是一个繁体的汉字,抹掉一层斑驳的灰尘,闪现的是原汁原味的光芒,盘根错节,却淋漓尽致。童年的乡村是抒情的,大段大段的情节被我们剪裁成梦的衣裳。在我奔忙的思绪里,古远的乡村更接近于乡村的本意,更具有纯粹的具象。她是那样的透明,像一支夏天的冰棒,一点点热情就能将她溶化;她又是那样的清纯,像处子柔嫩的肌肤,哪怕是轻巧地碰她,都会叫人过而不忘。抚摸乡村就是抚摸一段迷人的童话,纷飞的蜻蜓是它无序的线索。这些精致的生灵,像一个个生动的词语,在乡村这本硕大的书页中穿梭,透出和平、悠然的气息。一根竹片和蜘蛛丝构成的网被我们高高的举在手里,欢快地奔跑;一只蜻蜓失落于网上,停止了飞翔的迹象;另一只又失落于网上,它们挣扎着向往自由的样子,颇似我们被束缚在教室、黑板和老师目光下的无奈。于是,我们将它们放飞,再跟着奔跑。整整一个季节,我们的游戏就是奔跑,乡村的概念就是奔跑,仿佛天空中大团大团的云,被自由的风牵引着,广阔地奔跑。最惊险的是遇见蛇,各种各样的蛇。其实它们的神态是友好的,但我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用树枝和石块把它们打死,再悬起来挂在树枝上,企图恐吓那些胆小的同伴。以至来到城里见到人们惊奇而小心地围着卖蛇人指手画脚一脸迷惑的样子,我总会露出不屑的神情。当然,我们还具有在凸凹不平的大地上把陀螺打得飞转把铁环滚得狂奔以及在清澈而深奥的河里像鱼一样穿梭的本领。尽管童年的乡村贫瘠得让我们腹中时常空虚和饥饿,我们还是被玩性硬撑看玩“奏奏什么羊,老倌老奶烤太阳”那种一上一下的跨越式跳跃,把奶奶的炊烟震得猛烈地骇嗽。我们还会用老牛踩出的窑泥,做一个小小的砂锅,嘴里喊着“砂锅砂锅格通洞”,再把手中之物猛烈地摔在地上,听那种清脆的响声。每每抚摸乡村这些童话都会震颤我的指端,重年的乡村是那样的宽容和放纵,任我们把滚烫的火盆在空中舞成一个个红色的圆圈,烧红乡村冬日的凛列。半个月亮爬上来,爬上乡村清朗的额头,浮躁的蛙鸣变得深沉起来,唯有秋虫一望无际地开始了狂欢。乡村如一位待嫁的闺女,成熟了,却不透彻;萌动着,却不直白。一些爱情的故事在清凉的夜色里悄无声息地成长着,又被谁家的犬吠泄露了天机,古板的乡村常因此而发脾气,把年关的唢呐声吹得一波三折,哀哀怨怨,犹如月宫里嫦娥的无端诉说。乡村的夜晚,月色和着来自土地深处的虫呜,缓缓地爬上草垛和房顶,挂满童话的房檐。我们偎着苍老的奶奶,坐在菜园里,看月亮披着云彩的轻纱,匆匆地赶路,看深沉的山默默地缓延着,看笼着村庄的土地止不住地成熟,把清冷的月光映出暖暖的色调。四处是大自然的乐音,那么和谐,那么动听,还有我们嘴里吟出的“月亮月亮光光,骑马烧香”之类无序的歌谣,还有我们偶尔玩起的“做大媒,过家家”,与月色中真实的爱情共同构成乡村动人的细节。夜晚的乡村是一幅潮湿的画,轻轻地抚摸,都会惊扰色彩里的人物和事物;夜晚的乡村是一根布满音符的弦,谁的手,谁的手拨动了琴端又悄然垂下。抚摸乡村,那无尽的劳动是乡村无尽的血脉。春风被老牛散漫的印迹染得碧绿,清明的雨水临空而降,像叙说不完的豆豆,布谷鸟最后一次梳理柔顺的羽毛,劳动就爬满每一条栅栏,“春天耕地,夏天锄草,秋天收割,冬天积肥”。我们躲在语文课本最抒情的页码下看荷锄的乡村将太阳托起来又放下去,看大滴大滴饱满的汗水把土地浸透又凉干,看老米勒画笔下播种者扶锄者明快的色彩把世界的乡村照亮,把泥土上的英雄照亮。抚摸乡村我不敢挪动轻薄的手臂,每一个简洁的形象都像一个粗糙的老茧,使人疼痛。我无法把单纯而又厚重的乡村轻轻地描述穷尽,就像时光这把挂在土墙上的筛子,总是把乡间最精细的情节漏掉,让我们每次都小心翼翼,每次都激动不已。抚摸乡村,我总是捡拾一片一片飘落的树叶,然后把它们一簇簇地收藏在乡村这条盘杂的宿根下,品味着被物质日益削落的诗意,苦苦守望着记忆中的新绿。6 . 文章写了乡村的哪几个方面?突出了乡村怎样的特点?7 . 结合文意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8 .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以“抚摸乡村”为题的好处。9 . 文中最后一段说,作者“品味着被物质日益削落的诗意”,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这种“诗意”的理解。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于2017年9月21日在京沪高铁以350公里时速运营。它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级列车。“中国标准动车组”简称标动,指中国标准体系占主导地位的动车组(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其功能标准和配套轨道的施工标准都高于欧洲标准和日本标准,具有明而全面的中国特征。为适应中国地域广阔、温度横跨正负40、长距离、高强度等运行需求,“复兴号”进行了60万公里考核,比欧洲标准还多了20万公里。最终,整车性能指标实现较大提升。与“和谐号”的设计寿命20年相比,“复兴号”的设计寿命达到30年;在350公里时速下“复兴号”与“和谐号”相比,总能量消耗下降了10%从2012年展开研制,到2017年正是运营,这期间离不开我国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和铁路部门等的辛勤努力和默默付出。(材料二)高速铁路技术起步于西方,兴盛于日本,大规模发展在欧洲,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中国。回顾世界高铁发展史,日本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实现了2300多公里的高铁里程运行,平均运营时速243公里;法国历时40余年建设了1900多公里的TGV高速路,平均运营时速277公里:德国历时20余年建设了近1600公里的ICE高速铁路,平均运营时速232公里。而中国只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建设运营了1.9万公里高速铁路,超过世界其它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平均运用时速350公里。过去的五年我国高铁每天已9公里的速度增长。不久将来,高速铁路网基本_(接通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材料三)随着高速铁路逐渐成网,高铁动车组_(缩短缩小)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大大提升了大众的出行效率;加上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让其深受大家的喜爱,高铁动车组已经是大众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2016年,中国高铁旅客发送量超14.7亿人次。动车组列车占旅客发送量比重已由2008年的8.7%增长到52.3%,单日最高发送人数达到760.7万人次。持续快速增长的客运量背后,是先进发达的中国高铁网巨大运能的强劲释放。2018年,国家铁路设了一个“小目标”: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32.5亿人次、货物发送量30.2亿吨。10 . 三则材料中,两个加点字注音和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一项的是( )A消耗(ho)强劲(jn)接通缩短B消耗(ho)强劲(jng)接通缩小C消耗(ho)强劲(jng)连接缩短D消耗(ho)强劲(jn)连接缩小11 . 下面是“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复兴号”模型。结合(材料一),请你说出展览区中陈列此模型的目的。(不超过30字)12 . 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统计数据,结合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你认为它们共同说明了中国高铁_和_。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3 . 下面句子停顿正确的是( )(2分)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C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14 . 指出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B泯然众人矣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D余闻之也久1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临川先生即宋朝文学家王安石,文中提到的“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王子”则是王安石自称。B本文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叙议结合,借事说理。C本文语言十分简练。“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了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D文章先叙事后说理。叙事部分略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而详写此后的情况,先抑后扬,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三、句子默写16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停杯投箸不能食,_。(李白行路难)(2)晓镜但愁云鬓改,_(李商隐无题)(3)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4)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5)默写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下阕。_四、名著阅读17 . (题文)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1)“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他把茶叶放在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喝最后一杯吧?”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好吧,喝最后一杯!”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A这个片段出自小说,文中的“我”是指_。B这里记录的是“我”在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一段生活。从选文中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民歌,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它向往美、不懈地追求美,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五、综合性学习1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用心泉熄灭如火的嫉妒,用心泉冲尽如尘的虚荣,生命_(才更)会获得无限的轻松。低语的心泉告诉你_(:;)人心并非你想象的那样险恶,生活也不像你认为的那般沉重!远离卑劣的顷轧,躲开世俗的纷争,走近叮咚的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醇净,让生命愈加丰盈生动!(1)给第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并写在横线上。_(2)语段第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_”改为“_”“_”改为“_”(3)给第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写在横线上。_(4)依据画线句子在下面横线上仿写一句话。_六、作文19 . 作文以下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1)我心中有一支快乐的歌(2)父母之间、儿女之间、同学之间、邻里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总有说不完的故事,理不清的感情,期待你来说说彼此之间的故事。请以“_之间”为题作文。要求:不得出现真实班级、人名等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2、3、二、文言文阅读1、三、句子默写1、四、名著阅读1、五、综合性学习1、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