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精编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39750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七上和县期中) 在历史研究中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头盖骨化石属于(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半坡人2. (2分) (2016七上和平期末) “民以食为天”从野蛮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栽培粟的是( )A . 长江流域B . 黄河流域C . 珠江流域D . 海河流域3. (2分) 半坡人掌握的生产技术包括(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牛耕技术青铜冶铁A . B . C . D . 4. (2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回家祭祖是国人的重要传统,中华民族始祖中发明医药的是( )A . 黄帝B . 炎帝C . 尧D . 舜5. (2分) (2019七上潍城期中)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使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反映的应该是( ) A . 商朝的建立B . 西周的建立C . 夏朝的建立D . 东周的建立6. (2分) (2017七上如皋期中) 下图是我国古代青铜文明的代表之一司母戊鼎,它铸造于( )A . 夏朝时期B . 商朝时期C . 周朝时期D . 秦朝时期7. (2分)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 . 夏朝B . 商朝C . 秦朝D . 西汉8. (2分) (2019淮安)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水稻为主B .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步推广C . 宋朝时期,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D . 元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9. (2分) (2016七上滨州期中) 某班同学以成语故事“退避三舍”编排课本剧,剧中主人公应当是( )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楚庄王D . 宋襄公10. (2分) (2016七上云阳期中)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 .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 . 奖励耕战富国强兵D . 推行县制治理地方11. (2分)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军大败楚军的战役是( )A . 城濮之战B . 桂陵之战C . 马陵之战D . 长平之战12. (2分) (2019七上河源月考)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道:“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 . 道家学派B . 儒家学派C . 墨家学派D . 法家学派13. (2分) (2018七上龙岗期中)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秦朝的徭役繁重秦朝的赋税很重秦朝统一度量衡秦朝的刑法残酷 A . B . C . D . 14. (2分) (2018七上东台月考) 下列关于汉高祖刘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于公元202年建立汉朝,定都洛阳B . 下令让士兵还乡务农C . 释放因战乱、饥荒为奴婢的人为平民D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15. (2分) (2016七上句容期末) 根据你所学习知识,回答“约法三章”成语出自于( )A . 陈胜、吴广B . 项羽进咸阳C . 刘邦进咸阳D . 文景之治16. (2分) (2019七上潮安期末) 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 ) A . 孔子B . 老子C . 韩非D . 孙武17. (2分) (2019七上东明月考)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嗄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 . 分封制B . 世袭制C . 禅让制D . 宗法制18. (2分) 战国时期是指 ( ) A . 公元前774前476年B . 公元前475前221年C . 公元前770前476年D . 公元前476前221年19. (2分) (2018七上惠安期中) 下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这里的“他”是指( )A . 黄帝B . 舜C . 禹D . 启20. (2分) (2016内江)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A . 商鞅变法B . 长平之战C . 楚庄王称霸中原D . 合纵与连横二、 填空题 (共2题;共7分)21. (4分) (2019七上嘉陵期中)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 22. (3分) (2019七上沾化月考) 文物识别:说出下列各图中的文物使用的远古居民,填入表中的横线上。文物内容船形彩陶壶骨针鱼纹彩陶盆猪纹黑陶钵远古居民三、 改错题 (共1题;共25分)23. (25分) (2019七上黑龙江期中) 指出下列史实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分封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 距今(2019年)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北京人。 (3) 影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在距今(2019年)五六千年的黄河流域,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4)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5) 战国时期闻名世界的水利防洪灌溉工程是李春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四、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60分)24. (10分) (2018七上江城期中) 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 材料: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1) 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2) 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3) 上述材料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4)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直接作用是什么? (5) 针对上面两人的分歧,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 25. (20分) (2019江都模拟) 发展经济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自古至今无不重视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二:宋朝大海船达300吨,而几百年后的哥伦布航船才120吨。采用指南针导航的300吨海船,穿过印度洋远达阿拉伯与非洲东岸,进出口商品达300多种,成为当时最发达的海洋国家。材料三: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前期后期工厂名称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电报总局汉阳铁厂建立时间186118651866187218801880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莫定更加坚实的基础。(1) 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崇本抑末”的表现。 (2) 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成为“最发达的海洋国家”的主要原因。 (3) 据材料三,说明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在性质上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企业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4) 据材料四,请概括“建议”中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策略的主要特点。 26. (15分) (2019七上来安期末)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请回答:材料二:请回答:(1) 材料一中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观点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思想学派的观点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变法实施后,秦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与中国古代哪一次改革有关?这一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哪些条件? 27. (15分) (2019七上南山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 材料一所反映的朝代是哪一年建立的?谁建立的? (2) 图一反映了秦朝确立了什么制度?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什么职能?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有怎样的措施? (3) 图二反映了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有怎样的作用? (4) 图三,四反映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有怎样的作用? (5) 除材料所说的以外,他为巩固统一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7分)21-1、22-1、三、 改错题 (共1题;共25分)23-1、23-2、23-3、23-4、23-5、四、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60分)24-1、24-2、24-3、24-4、24-5、25-1、25-2、25-3、25-4、26-1、26-2、26-3、27-1、27-2、27-3、27-4、2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