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933780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 年 级 语 文 试 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A(2分) 2、D(2分) 3、C(2分) 4、(4分)罗贯中 元末明初 耶胡 儒林外传 5.(2分)C6、(2分)“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杂糅,删去“的过程”。“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语序不当,把从小调到培养前。(每处1分)7、(5分)荷笠带斜阳 弓如霹雳弦惊 辞根散作九秋蓬 贤者能勿丧耳 略8、(6分)(1)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群众对德州食品安全基本满意,少数群众不满意。(2)食品安全确实存在问题;少数媒体片面宣传和夸大食品安全问题; (6分,(1)2分;(2)2分,各2分)二、阅读(共45分) (一)(6分) 9、(2分)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10、(2分)(言之成理即可)掬水月在手,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香满衣。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11、(2分)略(二)(7分) 12.(2分)(1)猛,强有力 (2)鱼13、(2分)(我)才知道效野之外不是没有春天,可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14、(3分)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官场生活的人生态度。(写出“寄情山水”即可)(三)(7分) 15(2分)告诉 你,你的 (每空1分)16(2分)哪有寄存一千两白银却没有凭据的?(得分点:安、金、反问句式) 17(3分)“重诺责,敦风义”或者“诚实守信”。(答对“守信”即给满分)(四)(10分)18(2分)(1)玉是君子的象征;(2)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3)玉,是权力的象征;(4)。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5)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只要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全分。)19(2分)(1)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花雪月。(每小题1分)20(3分)象征义:连年有余(1分) 说明:示例: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莲”与“连”谐音,“鱼”与“余”谐音,“莲花”和“鲤鱼”代表着美好、富足,所以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义是“连年有余”。(2分)21(3分)(1)从诗中发现:菊花开在深秋不与百花争艳,耐霜抗寒,是高洁脱俗、恬静淡泊、坚贞顽强的精神象征。(1分) (2)凡是能够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的事物都可以形成文化。像菊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彩纷呈的美丽,还有默默的感动,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道德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文化。(2分)(五)(15分)22.(2分)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1分)让人心安,感到喜悦和欣慰(只答“让人心安”也可,1分)23.(4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土地和乡村的供养与支持,是农民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哺育了城市文明(2分)古老的土地培育并滋养了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2分)24. 突出了眼前这片土地的古老沧桑、历史悠久和对人类贡献的绵远持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代养育人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赞叹之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米在土地滋养下愉快、茁壮生长的动人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看到大片土地洋溢生机与活力时由衷的欣喜之情.(2分)25.照应前面的内容,更加突出了作者在目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片田野(土地)时喜悦、欣慰等内心感受 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2分,各1分)26.通过叙写旅途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古老沧桑、历经灾难而一直默默奉献在土地的热爱、赞美和由衷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所带来的土地屡遭分割、日渐萎缩的担心和忧虑(2分,只答出其中的一个方面的内容的1分)27.提示:本题3分,表述出与作者相同(相近)、相反或折中的看法且能自圆其说,观点明确得1分、语句通顺且能适当作点分析得2分;否则视作答情况酌情赋分。28.(2011湖北省宜昌市)欣赏麈尾之华贵,感受名士之风采(10分)麈(zh)尾,是 的一种道具。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宋朝以后逐渐失传。近现代的人没有见过实物,往往顾名思义,把麈尾认为与马尾拂尘是一类东西;或见古代图画中有之而不识,把麈尾看成扇子。其实,考古与文物界,早在四十年代傅芸子先生发表正仓院考古记之时,对麈尾的形制已经了然。可是文献界与文物界有时脱节,1979年出版的 辞海下册4728页 “麈尾”条的解说是:“拂尘。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麈尾,形如树叶,下部靠柄处则常为平直状。它有点像现代的羽扇,可又不是扇。麈尾也绝不像拂尘,这是肯定的。拂尘的形制、用途与麈尾大不相同。据说,麈是一种大鹿。麈与群鹿同行,麈尾摇动,可以指挥鹿群的行向。“麈尾”取义于此,盖有领袖群伦之义。魏晋六朝清谈家习用麈尾。只有善于清谈的大名士,才有执麈尾的资格。在这一点上,它有点像某些外国帝王和总统手持的“权杖”,起显示身份的作用。那是不能随便交与他人,特别是交与侍从代为掌管的。而“拂尘”,则是侍女一类人侍候主人时拿的东西,这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东晋大名士王导有一篇麈尾铭:“勿谓质卑,御于君子。拂秽清暑,虚心以俟。”麈尾本来的用途似乎是“拂秽清暑”,大约兼有拂尘、扇子的功用,可是“御于君子”,经清谈名士手执以后,身价倍增,谁还敢说它“质卑”呢?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实为竹林七贤图残卷,其中所绘阮籍便手执麈尾。七贤以嵇康、阮籍为首,看来阮籍执麈尾也隐喻有竹林清谈领袖之意吧。此外,唐代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卷中的孙权,也手执麈尾。从而又可看出,麈尾虽是清谈所用的名流雅器,但因它能显示一种高雅的领袖身份,所以,名士平时自然可以手执,另一些虽非名士但具有某种领袖资格的人也可以拿。麈尾实物,有镶牙漆木柄的,有镶玳瑁檀木柄的,显示出贵族用具的风貌。据晋书王衍传记载,大清谈家王衍常用的是白玉柄麈尾,他的手和玉柄同样白皙温润,有一种病态美,历来为名士所称道。陈书张讥传记载,陈后主造了一个玉柄麈尾,认为当时配拿它的只有清谈家张讥,就把它赐给了张讥。这两则故事说明: 。大名士王濛病重时,在灯下转动麈尾看来看去,长叹不已。王濛死后,另一大名士刘惔把犀麈尾纳入棺中。麈尾与名士,可真是生死与共了。1.从功用上讲,麈尾与拂尘、扇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分)2.请在第段的横线上补写一句恰当的话。(2分)3.因为文献界与文物界的脱节,辞海下册4728页对“麈尾”的解说并不准确,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在第段横线上为“麈尾”准确定义。(2分)4.读过本文之后,你对麈尾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请用简洁的语言予以归纳。(2分) 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教材中朱熹观书有感的最后两句诗。(2分)答案:1.(2分)麈尾与拂尘、扇子的相同之处是都能“拂秽清暑”。(1分)不同之处是拂尘与扇子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而麈尾只有清谈名士和具有某种领袖资格的人才能使用。(1分)(说明:若分开表述麈尾与拂尘、麈尾与扇子的不同点,也可得分)2.(2分)那时的麈尾是极其华贵的。华贵的麈尾是极受名流重视的。(说明: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分)3.(2分)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手执的一种道具。或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用来拂秽清暑,显示身份的一种道具。4.(2分)通过本文的阅读,可以了解麈尾的来历,形状,用途,制作工艺以及它与拂尘、扇子的区别。(说明:答对一点得0.5分,至2分为止)5.(2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错一字扣1分)7(2011四川省达州市)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6题。(12分)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国时期有名的“和氏璧”价值连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玉玺,并由宰相李斯书大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于其上。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玉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此时的作品,集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玉质之美,品种之多,雕琢之精,应用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管子说:“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古代封禅用的书文,刻在玉上,称之为玉牒;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之为玉节。由此可见,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玉,致密坚硬,滑润光莹,古人把玉加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故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 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玉楼”、“玉堂”均指华丽的宫殿或住宅。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也都离不开一个“玉”字。皎洁的月亮中有一团黑影,古人不知其奥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的故事,此后,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词指代月亮,既文雅又神秘。玉,是权力的象征。除了玉玺外,“金科玉律”用来指不可变更的法律。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为玉帛”。助人成功用“玉成”一词。至于玉色纯净,质地坚密,常用来比喻节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此外,玉还被广泛用来描写大自然的景色。“风花雪月”中,除了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风”之外,后三者都常用“玉”来吟咏赞颂:槐树花朴素洁白,便有了“玉树”之称。一些纯白素雅的花,常在其名前冠以“玉”字,如玉兰花、玉茗(白山茶花)等。以“玉龙”来比喻漫天大雪,多么壮观!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因而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运用象征寓意或谐音取意的手法把玉制成丰富多样的器物、饰品等,借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鱼形玉器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zh)文化”,到了唐代、宋代开始盛行。特别是明、清两代,鱼形玉器造型繁多,工艺精湛,最常见的是把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代表着美好和富足;还有的玉器把佛手、寿桃和石榴雕刻在一起,称为“三多”,意指多福、多寿、多子。玉,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只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朵微小的浪花。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花,只要是根植于民族的土壤,能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特质的都可以名之曰文化,且大有发掘光大之必要。(选文有删改)1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玉”文化的内涵。(3分)答: 13结合语境,填空:(2分)(1)文章第段引用管子的话是为了说明 (2)文章第段加横线的“后三者”指代 14第段“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一句中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答: 15结合第段的相关知识,请你写出“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意义,并作简要的说明。(3分)象征意义:答: (请用四字词语作答)说明:答:_ 16【迁移拓展】菊花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别名秋菊、九华、帝女花、笑靥。因其花开于晚秋且浓香扑鼻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菊花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倍受历代诗人的亲睐。(2分)唐元稹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现代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1)请你结合诗歌摘录中的有关描述,说说菊花象征了哪些精神品质?(1分)。答: (2)结合选文相关内容,推断“菊文化”形成的原因。(1分)答: 【答案】12(3)(1)玉是君子的象征;(2)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3)玉,是权力的象征;(4)。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5)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只要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全分。) 13(2分)(1)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花雪月。(每小题1分)14.(2分)不能,如去掉后句意就变成了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只有玉文化了,与实情不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或“之一”是说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不只是玉文化,还有其他的形式。语言准确。15(3分)象征义:连年有余(1分) 说明:示例: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莲”与“连”谐音,“鱼”与“余”谐音,“莲花”和“鲤鱼”代表着美好、富足,所以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义是“连年有余”。(2分)16(2分)(1)从诗中发现:菊花开在深秋不与百花争艳,耐霜抗寒,是高洁脱俗、恬静淡泊、坚贞顽强的精神象征。 (2)凡是能够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的事物都可以形成文化。像菊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彩纷呈的美丽,还有默默的感动,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道德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文化。(每小题1分)16.(2011山东省济宁市)子贡的语言艺术高广永1子贡喜欢扬人之善。有一次跟孔子在一起闲谈众弟子的学习情况,师徒有这样一段对话: 2“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3意思就是:你跟颜回相比谁更优秀呢?子贡就回答:我端木赐哪里敢跟颜回比呢?颜回听说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事,而我只能推知两件事情罢了。孔子说:是不如他,我赞同你说的,不如他。从这一段对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贡的品格,不矜功更不矫情,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却把别人的成绩说得极高,其实在这种谦逊的情况下不会使自己变得渺小,反而会让你的形象高大起来。 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5叔孙武叔诋毁孔子的为人和学问。这话传到了子贡的耳朵里,子贡便对叔孙武叔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是个小土丘,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这段话不仅表现了子贡对老师孔子的仰慕和尊敬之情,更体现了子贡高超的语言艺术。只有寥寥数言便让孔子的形象如日中天,有谁能再用别的比喻超过孔子的高度呢? 6还有一次,弟子们认为孔子有学问有境界,可就是不愿出来做官做事,不愿为天下所用,所以就公推子贡来劝说老师孔子。子贡与孔子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7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8子贡见到孔子并没有直接劝说孔子应该以天下苍生为念,一类的官话套话,那样也许一句话就让老师给堵了回去,子贡先是跟孔子打起了比方,他说:这里有一块精美的玉,是把它藏在柜子里呢,还是让那些识货的商人把它卖了呢?孔子就回答说,要卖,要把它卖了啊。我是等待着那些识货的人来,等到那些真正认得美玉的人来买啊。这是很重要的。孔子并不是不愿意出来为天下做事,而是等待时机。要用,但是要有选择地用。古代人用玉比喻君子,君子的品格像玉一样温润华美。这种赞美会让所有的人都笑逐颜开的,想来孔子也是不能免俗的。一句话就能让老夫子开心不已,这水平也许只有子贡有吧。先把您老人家的耳朵给理顺了,心情自然就会大好,再跟您说点什么,也不会招致一顿猛烈的回击了,对话的双方把自己的意思都表达出来,而且还都能开开心心,这正是子贡所具有的高超的谈话艺术。15.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子贡的语言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16.为了说明“子贡的语言艺术”,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来进行说明,请你简要概括这三件事并说明还各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6分)17.子贡除了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外,他的品格也令人称道。从文中来看,他有怎样的可贵品格?(4分)18.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读罢此文你有怎样的启示?(3分)【答案】15.能言善辩;含蓄委婉;富有哲理(3分)16.子贡喜欢扬人之善。作比较。孙叔武叔毁仲尼(孙叔武叔诋毁孔子的为人和学问)。打比方。子贡劝孔子做官做事。打比方。(6分)17.谦逊、不矜功、不矫情,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把别人的成绩说得很高;敢于直言,勇于担当,仰慕和尊敬老师。(4分)18.例:子贡高超的语言艺术,成就了诸多大事。我们生活中一句得体的话,给人无限温暖;一句恶语,让人心痛不已。用心学好语言不仅能架起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桥梁,还会让我们的生活快乐无比。(3分)47(2011江苏省淮安市)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7分)幽幽一扇窗肖 慧窗原本只为采集光线、通风透气而设,饱学的古人根据窗形创造了诸如长窗、半窗、空窗、横风窗、花漏窗等如词牌名一般凝练雅致的窗名,给原本简单冷硬的窗赋予了生命内涵。形态不一的窗户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恐怕要数长窗、半窗与花漏窗了。高敞宏丽的长窗必须安装在主屋和厅堂正面,每扇窗上都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形成阴阳起伏的断面,图案风格机趣活泼,柔顺秀丽,花纹多为如意、花草等,一草一木都有比较深刻的含义。堂内有雍容华贵的陈设,主屋和厅堂相对的庭院里不是重峦叠嶂的精心置景,就是小池碧波的用心点缀,透过长窗,将室内外景致融为一体。半窗外须是曲径通幽的后花园,翠柳拂水,云影浮动,花木扶疏,有一片鸟语花香的景致相衬,否则便全然没了意境。半窗一般装在厢房和书斋,底部多为矮墙,窗形细致精巧,紧靠窗外一定种植着芭蕉、绿竹或梅花等植物。读书读闷了,可以推开窗户,尽情欣赏触手可得的绿意,感受墙外青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的美妙。如果说半窗给人更多亲近更多惬意,那么花漏窗给人的感觉便是格外的幽雅含蓄。去苏州除了可以饱览园林秀色,还能过足看花漏窗的眼瘾沧浪亭的花漏窗从主厅明道堂向西至翠玲珑之间,有个天井和曲廊构成的幽僻过渡空间,曲廊西北两面开有四个造型优美的花漏窗,依次为桃窗、榴窗、荷花窗、蕉棠窗,图案轻灵毓秀,柔和飘逸,充满动感。如果什么也不做,依在窗前感受窗外竹影婆娑,流光明灭滴翠,花香呼之欲出,小廊曲折,绿意透窗,那样的意境让人该是怎样地怦然心动啊!那年春天我在苏州园林一处僻静的庭院歇脚,特意在廊角一处花漏窗前坐下,“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一声悠扬婉转的昆曲唱腔清晰地飘过来,这是牡丹亭游园里的经典唱词。那夜一动不动地听完了整曲游园,我目光自始至终都透过一扇古典的花漏窗,不远处,那水中月、雾中花般的水阁,美得刻骨,美得朦胧。古窗是一幅悠长隽永的古画,如今的窗少了许多精雅与遐想。然而无论怎样的窗,依然神奇地连接着两个世界关上窗,营造出一个完全自由的天地,笑骂喜怒,皆由自己;打开窗,人便与外界有了联系,清风明月,葱茏明朗。东坡有诗云:“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若把“篱”字换成“窗”字,一样得体,幽幽一扇窗,给人们带来的是无穷境的大天地。(选自思维与智慧2011年第9期,有删改)阅读全文,分别写出文章主要介绍的三种窗给人怎样的美感。(4分)答: 。体会文章第段画线语句中加点词语“一定”的表达效果。(4分)答: 。简要分析文章第段中写夜听昆曲游园这一事例的作用。(4分)答: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认为“若把篱字换成窗字,一样得体”,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理由。(5分)答: 。【答案】(4分)答:长窗每扇窗上都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形成阴阳起伏的断面,图案风格机趣活泼,柔顺秀丽,花纹多为如意、花草等,一草一木都有比较深刻的含义。半窗外须是曲径通幽的后花园,翠柳拂水,云影浮动,花木扶疏,有一片鸟语花香的景致相衬。半窗一般装在厢房和书斋,底部多为矮墙,窗形细致精巧,紧靠窗外一定种植着芭蕉、绿竹或梅花等植物。读书读闷了,可以推开窗户,尽情欣赏触手可得的绿意,感受墙外青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的美妙。花漏窗给人的感觉格外幽雅含蓄。沧浪亭的花漏窗从主厅明道堂向西至翠玲珑之间,有个天井和曲廊构成的幽僻过渡空间,曲廊西北两面开有四个造型优美的花漏窗,依次为桃窗、榴窗、荷花窗、蕉棠窗,图案轻灵毓秀,柔和飘逸,充满动感。依在窗前感受窗外竹影婆娑,流光明灭滴翠,花香呼之欲出,小廊曲折,绿意透窗,那样的意境让人该是怎样地怦然心动啊!透过一扇古典的花漏窗,不远处,那水中月、雾中花般的水阁,美得刻骨,美得朦胧。(4分)答:必然;确实无疑。写出了半窗与芭蕉、绿竹或梅花等植物搭配的必不可少的关系。(4分)答:写出花漏窗给人带来的美感享受,与文化传承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意义,那种不在现场却能想象现场的朦胧之美。(5分)答:巧妙化用苏轼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古窗独特的见解。窗户虽小,可是意义无限,变化多段,配合周边的景致更有无穷的意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曲”应为“词”)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关雎和蒹葭是其中歌咏纯真爱情的名篇。B沁园春 雪是一首曲,“沁园春”是曲牌名;“雪”是曲的标题,它概括了曲的主要内容。 C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D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位贫苦低微、其貌不扬而又独立自尊、勇敢执着的女性。为了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学校开展了“食品安全进校园”主题活动,请你参加。(6分)【食品安全我留心】(1)请你给某班同学搜集到的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2011年6月8日,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列为今年的重点改革任务。发改委称,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社会关注度高。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答:答题示例:食品安全为今年改革重点【同学健康我关注】(2)同学们在学校商店进行暗访时,发现一些食品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此时,恰好李萍同学来买零食,你将怎样善意提醒她?(2分)答题示例:李萍同学,你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看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要确保食品的安全,这样才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说话要有针对性,语言连贯得体,言之有理即可)【学校管理我参与】(3)同学们对学校食堂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食堂卫生差、食品摆放混乱、蔬菜不新鲜等问题。请你就存在的问题向学校领导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答题示例:(1)强化食堂工作人员卫生意识,建立卫生检查制度;(2)加大食品采买监管力度,杜绝过期食品进校园;(3)规范食品加工流程,当天食品必须“留样”。(言之有理即可)2. (2011浙江省金华、丽水市)综合性学习。(6分)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灾害,成为仅次于旱灾、水灾的第三大灾害。我市某校九(1)班组织以“预防火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邀请你参加。活动一:看图示,练疏散(2分)请根据下面安全疏散示意图,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九年级的最佳疏散线路(不超过40字)。活动二:编节目,作宣传(2分)三句半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曲艺,一般要求押韵,诙谐搞笑。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仿照前后句子样式,补写其中一节。材料:楼内失火逃生时不坐电梯。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湿物裹身,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安全出口方向疏散。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阳台,逃往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信号呼救待援。防火灾,说安全(三句半)锣鼓一敲上台前,我们四人来表演。说说防火安全事,宣传!关注消防图保险,珍爱生命最为先。千千万万得注意,当然!万一火情到身边,沉着冷静别慌乱。火势不大消灭掉,乐观! , 。 , ! 消防事业不一般,与我与你紧相连。时刻防火别大意,平安!说上一段三句半,说好说赖请包涵。祝愿人人都安全,再见!活动三:立公约,保安全(2分)下面是九(1)班的 “暑期防火公约”,请你用“为了特制定本公约”的格式,为 “公约”写一个说明制定公约的目的、意义的引言。暑期防火公约暑假就要开始了, 1不得携带火种,不准玩火。 2小心、安全使用锅灶和液化气灶具。3不能乱拉、乱扯电线,不能随意拆卸电器,用完电器要及时拔掉插座。 4发现燃气泄漏时,要关紧阀门,打开门窗,不可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5发现火灾及时拨打119,不得逞能上前扑火。以上几条,希望同学们严格遵守。 九(1)班班委会 二一一年六月十一日【答案】活动一: 九至九班从“1号出口”疏散,九至九(6)班从“2号出口”疏散。 活动二:示例:楼内着火快疏散,捂住口鼻防浓烟。信号呼救等救援,避险! 活动三:示例:为了同学们能有一个快乐又安全的假期,特制定本公约。班级开展“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6分) (1)“青春的烦恼”。当身边的同学向你倾诉下面某种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2分) 小刚:脸上又长了不少的痘痘,怎么办? 小红:老师又向家长告状了,真烦人! 小明:爸妈一直在外地打工,好孤独。 我说: (2)“青春的睿智”。正值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日渐睿智。请你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2分) 材料一:晋书有言:“有人不及,可以情恕。” 材料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材料三: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容留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佚名) 材料四: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当我们与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这些材料都告诉我们: (3)“青春的赞语”。青春充满活力,青春充满希望。面对美好的青春,请你写几句话予以赞美。(至少用上两种修辞手法)(2分)【答案】(1)有称呼,能正面劝导(1分);语言得体(1分)。 (2)胸怀博大者,方能目光高远;宽容他人者,更能成就大业。(紧扣“胸怀博大”“宽容”,大意相同即可)(2分) (3)示例:青春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青春是一把竖琴,是快乐;青春是一个书架,是智慧。(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