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929067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慧通教育网www.chinahtwf.com2010卢湾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共42分)(一) 默写(18分)1 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2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柴门闻犬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4 ,匹马戍梁州。诉衷情5 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6 夫战, 。 ,再而衰, .。曹刿论战(二) 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7.诗中最生动形象地描写秋景的一句是(2分)A. 风急天高猿啸哀B. 渚清沙白鸟飞回C. 无边落木萧萧下D. 万里悲秋常作客8.下列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多病潦倒生活的悲叹。 B.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终身壮志难酬的悲愤。C.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D.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悲苦心境。(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ng)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n)进;期(j)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别体史书 。课文题目中的“讽”即“委婉地规劝”,文中指邹忌用 的方法,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邹忌分析妻、妾、客的不同动机,最终是要提出“王之蔽甚矣”的观点。B.“令初下”时“门庭若市”的局面,说明齐王受蔽之深,齐国积弊之多。C.越来越没有人提意见和越来越提不出意见,暗示齐威王改革取得了效果。D.“皆朝于齐”,揭示全文的主旨,说明只要纳谏去蔽,就能做到富国强兵。(四)阅读下文,完成1213题(12分)楚庄王伐陈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注释 洫:护城河 宁国:楚国大臣。 罢:通“疲”。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楚庄王欲伐陈( ) (2)何故(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 14.使者认为“陈不可伐也”的理由是 。15.宁国对“陈可取也”的分析和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观点有何相似之处?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4分)不要只拿“气候变暖”说事进入21世纪以来,还没有哪个话题像“气候变暖”这样引发如此大的争议。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临近,全球“气候变暖派”和“反气候变暖派”的争论更趋激烈。2006年加拿大有61位科学家写了一封公开信,强调“全球气候变化是一门科学,无疑比过去涉及的学科都要更为复杂”,可能还要研究很多年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他们在信中写道:“没有任何气候变暖的担忧是被证实。”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争论的另一个焦点。地理学教授塔波认为,“海洋水汽蒸发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它百倍于工业化造成的后果,“但气候观测模式只看到二氧化碳排放,却没有观察水汽蒸发”。另外一个争论焦点是: 气候变暖是真的, 当地球气温平均上升2,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最经常被引用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坦的描述,“气候变化将会使人类经历最重要和最大的市场失败”。沙漠化、水灾、热浪、飓风、数百万“气候移民”等,将使人类陷入一场全球化的悲剧之中。地理学家维雷特却认为,“这是一种灾难歇斯底里。绝非所有自然变化都会导向灾难”在人类历史上,大约从10至13世纪,气候曾经变暖,人们于是向北发展,开垦了大量新的农田,从欧洲到亚洲,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并没有造成任何灾难性后果。水位上升确实会淹没四分之一的荷兰,但“海水将是逐渐上升的”。总之,在“反气候变暖派”的科学家看来,气候变暖将是有利有弊,并非绝对灾难性的。法国著名地球化学专家阿莱格认为,现在的问题是,对于全球气候没有进行充分的全球性讨论,一种“学术舆论独裁”阻止了对科学事实的探讨。他说,美国一家气候杂志对气候专家作调查,多达50%的专家认为“人类活动并非气候变化的原因”,仅25%支持这一论点。阿莱格认为,不懂科学的环保人士垄断了这一科学讨论,过度关注“气候变暖”这样一个“话题”实际上掩盖了人类真正面临的更为严重的危机,如饥饿、水资源匮乏、贫穷、文盲、疾病威胁等。阿莱格还质问道:“哥本哈根为了解决人类一个世纪以后气温上升2的问题,邀来了65个国家的元首,而不久前在罗马讨论全球儿童饥饿(每天有11000名儿童死于饥饿)问题,却不见任何主要国家的元首露面;同在不久前,在土耳其商议全球水资源问题,也不见任何主要国家的元首?”16.第4段的空格里应填入的关联词是(3分) 气候变暖是真的, 当地球气温平均上升2,会出现什么情况呢?A.不但 而且 B.如果 那么 C.因为 所以 D.虽然 但17.从第2段、第3段和第4段中分别提炼出“反气候变暖派”的三个主要观点。 (1) (2) (3) 18.第5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是 19.本文题目“不要只拿气候变暖说事”的言外之意是(3分) A. “气候变暖”所引起的担忧都是无法被证实的。 B. “气候变暖”将使人陷入全球化的悲剧之中。 C. “气候变暖”的讨论“学术舆论独裁”垄断。 D. “气候变暖”掩盖了人类真正面临的严重危机。20.全球平均每天有11000多名贫困儿童死于饥饿,几乎每秒钟就有一名儿童饿死。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从2003年开始在全世界举办“行走天地间”活动,呼吁公众关注贫困儿童食物短缺问题,至今已举办了七届,至少已经拯救了100万儿童的生命。请问,从现在起,对“气候变暖”和“儿童饥饿”问题,你会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4分)无人看到你的忧伤他从小便生长在我的光环里,说不清是悲是喜,就那样悄无声息地行走,听着我轰隆隆碾过的得意的车轮。 我读大学的时候,他才刚刚小学毕业,没有考入重点中学,有人见了他便嘻笑说:你姐姐当初读的可是最好的初中,你念的这所,她看都看不上眼呢。他也不争辩,白人家一眼,便用力地甩一下书包,嗖一下跨上车走人。 他在学校里,遇到的老师,有听说过我的,上课的时候看他开小差,偷偷听流行歌曲,便用教鞭敲他的脑袋,挖苦他说:你和你姐姐一个爹妈生的孩子,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他红了脸,将CD机关掉,耳机却是塞在耳朵里,始终不肯摘下。下课后有同学围拢过来,将一本最新的杂志放在他面前,指着上面我的笔名,说:看你姐姐又发文章了,写得好棒呢,你那些经常被老师念的文章,不会是她替你写的吧,或者,是将你姐姐读书时的作文拿出来抄了一下?他并不气,拿过杂志,翻到我的那篇文章,趴在书桌上,默默地看完,而后起身默默地还回去。 那时,我和他很少说话,放假回家的时候,看到我来,他都不会喊一声姐姐,却会在父母不在家的时候,笨手笨脚地去厨房做饭,烧了稀粥,炒了青菜,还用油炸了丸子。我坐在沙发上看书,他便端过来,说:吃吧。父母回来看到他烧的饭菜,尝一口,说:真咸,怎么能吃?我替他解围:比我做得好吃多了。父亲便瞪眼:做饭再好吃管什么用?学习要比你一半好我们也知足了。我在家的时候,他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几率也高。常常便不知怎么,就和他们争吵起来。他不是那种叛逆到跟父母气势汹汹吵闹的孩子,他只是争bin两句,便出了家门。家人从不去找他,也知道他没有钱,根本走不远,顶多是在小城里游逛到天黑,而后踩着稀薄的月光,寂寞地走回家来。 有时候我会背着父母出去寻他,在家门口父母不会经过的小巷子里,他坐在石凳上,低头用一根树枝胡乱地画着什么,我劝他起来回家,他始终不肯,只说:让我一个人待会儿。我只好走开,听见后面啪嗒啪嗒地有脚步声,回头,却看到一只毛色灰暗的流浪狗,停住了,用忧伤的目光,安静地注视着我。我的心突然很疼,不忍再看,扭头走开。 年龄愈大,我们的话语愈少,后来他用几十元钱,从同学手里买了二手手机,开始发短信给我。省钱,所以每一条短信都会很长,而我因为懒du,回复给他,常常很短。 有一天在家,我无意中进入他的卧室,打开床前的抽屉,看到一本厚厚的留言册。心内好奇,打开来看,一页页地翻过去,心内便生出丝丝的疼痛,犹如一把小刀,面无表情地割着我的手臂。几乎每隔两页,便会看到别人给他的留言里,千篇一律地,说:真羡慕你,有一个如此优秀的姐姐,有她一路帮扶着,想必你也会有美好幸福的未来。留言册的下面,是一本一本的杂志,我的文字,在其中光芒闪烁。而我出过的第一本书,也不知他从哪儿买到,已经翻看得书页脱落,却在抽屉的最里面,以它夺目的光泽,将他整个的年少时光,霸道地笼罩。 突然想念10岁以前的他,送我上学,在雨后的泥地里走,我载不动他,他便啪一下跳下车去,踩着软泥,在小路上一边奋力飞奔,一边回头看我,而且兴奋地大喊:姐姐,快点骑啊!你追不上我啦!我看着他两条瘦瘦的小腿,犹如一只鸟儿的翼翅,自由地在风里拍打,心底的温情,慢慢膨胀,成为一朵大大的棉花糖。 那段记忆,我写入了书里,我知道总有一天,他会看到;而我也会看到,他褪掉沉重的外壳,如一只蓬勃的大鸟,毫不犹豫地,飞离我锐利冷硬的光环。 2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争bin 懒du 22.请概括出与第1段画线句“他从小生长在我的光环里”相应的事例(任意三个) (1) (2) (3) (6分)23.第5段画线句运用了 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4分)25.下列与文中的“他”不符的一项(3分) A. “他”沉默寡言,性格内向。 B. “他”缺乏自信,不擅沟通。 C. “他”性格刚直,偶有叛逆。 D. “他”孤独忧伤,渴望理解。26.请你撰写两条短信:“第一条是“他”读了这篇文章后发给姐姐的;第二条是姐姐收到短信后的回复。(6分) (1) (2) 三、 写 作(80分)27、题目:让我飞翔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卢湾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 文言文(42分)(一) 默写(18分,每题3分,第6题每格1分)1. 心忧炭贱怨天寒 2. 沉舟侧畔千帆过 3. 风雪夜归人4. 当年万里觅封侯 5. 赢得生前身后名 6. 勇气也 一鼓作气 三而竭(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7.(2分)C 8. (2分)C(三) 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8分)9. (2分,每格1分)战国策 类比(或用自己受蒙蔽的事实作对比)10. (3分)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使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关键词于、闻各1分,句意完整1分)11. (3分)D(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12.(4分,各2分)(1)攻打 (2)原因13.(3分)陈是一个小国,但(粮仓里)储备充足,说明赋税很重,那么百姓就会怨恨君王。(夫也判断句1分,而表转折1分,怨上1分)14.(2分)陈国易守难攻(占据地利优势),而且储备多,备战充分。15. (3分)两人都认为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才有可能在战场上赢得胜利。(或两人都认为没有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在战场上市难以取胜的,意思对即可)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24分)16.(3分)B17.(9分,各3分)(1)气候一直在变化而不是在变暖;(2)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海洋水汽的蒸发;(3)即使气候在变暖,也并非绝对是灾难性的。18. (3分)用具体数字(1分)说明多数专家的看法没有得到重视(2分)。(用事实1分证明对全球气候的讨论的确存在学术舆论独裁2分)19.(3分)D20.(6分,观点1分,原因阐述合理3分,语言表达体现内在逻辑2分)示例:关注儿童饥饿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更迫切,而且现在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只要富国和穷国携手合作,儿童饥饿问题是完全可以得到改善,并从根本上彻底消除的。 如果答案是更关注气候变暖,必须说明气候变暖和儿童饥饿问题存在联系,改善气候变暖有助于解决儿童饥饿问题。(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4分)21.(2分,各1分)辩 惰22.(6分,各2分)(1)他的上的中学没有姐姐的好,被人嘲笑;(2)老师借姐姐来贬低、挖苦他;(3)同学怀疑他的文章是姐姐写的或抄姐姐的;(4)父母因他的成绩没姐姐好而轻视他;(5)留言本上写满别人羡慕他有一个优秀的姐姐的文字。23.(3分)因为看到流浪狗,我想到了自己的弟弟(1分),他也像流氓狗一样孤独无助(2分)。24.(4分)比喻(2分)年少时的他自由自在、充满活力(2分)25.(3分)B26.(6分)(1)(2分)内容应合理表达对姐姐理解自己的感激,或告诉姐姐自己的近况和一直以来的向往:语言简洁,具有短信的特点,甚至可以简短到只有两个字谢谢。示例:谢谢姐姐,你是我永远的好姐姐。(2)(4分)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了自责、痛心以及对弟弟充满美好的期待,因此姐姐的回复不能太简短,要体现对弟弟的关心,希望弟弟越过越好,还可以向弟弟表达歉意。语言应追求优美、深刻,以体现姐姐的文学才能。慧通教育网www.chinahtwf.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