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和《咬文嚼字》教案两篇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091538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伶官传序》和《咬文嚼字》教案两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伶官传序》和《咬文嚼字》教案两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伶官传序》和《咬文嚼字》教案两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伶官传序和咬文嚼字教案两篇伶官传序教案教材分析:伶官传序为选修教材中的一篇,属论说类体裁,文章层次分明、说理严密透彻,是难得的佳作。然而教师授课时大可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针对其重难点问题选择一个角度,提纲挈领、有的放矢,再以点带面。我认为本文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对后唐庄宗由盛到衰经过的讲述,总结了国君治国理政的教训,这些教训同时也是为人处事的格言,至今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高中生来说,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所以,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并感悟这些道理应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我尝试紧扣“盛”“衰”二字进行探究,引导学生梳理庄宗为政由极盛而致极衰的经过,让学生切身体会一代大家的忧国情怀与深邃思考,最后延伸拓展到自身和周围,鼓励学生广泛联系现实进行讨论,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学情分析: 1.经过必修阶段五册教材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作品的能力。 2.鉴于古文晦涩难懂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太浓厚。 3.学生关注较多的是文言文中字词相关的知识,对其中的思想文化内涵理解不深。 4.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很强,回答问题主动热烈。教法学法 1.诵读法因声求气、走近作者。 2.探究法由浅入深、领会内涵。 3.合作学习法尊重主体、培养能力。 4.多媒体演示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文中“原 纳 函 意气 仇雠 抑 逸豫”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伶官 序 少牢 从事 宗庙 ”等相关的文化常识。 2.了解”序” 以及作者的生平. (二)情感与价值目标 1.理解“满招损,谦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意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2.通过体验庄宗的“壮”与“衰”的气势和情感,用古代“人事”鉴今人生活,明确个人的习惯品质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作用。教学重点: 1.后唐庄宗为政由盛到衰的教训。 2.理解文中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发掘文中名言警句的启示意义和时代内涵。一、导入图片中的这些演艺明星相信同学们都很熟悉吧!是的,他们用自己精彩的表演,把快乐带给了千家万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说不定其中还有你们的偶像呢。那么大家知道这些演艺明星在古代的称谓吗?对了,就是“伶”。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国君唐庄宗就特别宠幸伶人,有些伶人还被授予了官职,也就是“伶官”。随着伶官的权势越来越大,他们开始犯上作乱,最终连庄宗自己都死于伶官之手。后唐庄宗宠幸伶人以致国亡身死的结局让后人唏嘘不已,连宋代大家欧阳修在编写新五代史的时候,还不忘单独写了一篇伶官传,总结教训,告诫当时的统治者。本文就是伶官传前面的序,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教师板书:伶官传序关于“序”“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其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是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于读者理解有关书或文的内容。识作者欧阳修,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幼年丧父,出身寒微,由母亲亲自教学,因家贫,不具纸笔,用荻画地作书。历史上,他既是著名文学家,又是史学家、金石学家。与宋祁等合写了新唐书,又自撰了新五代史。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如“三苏”父子、王安石、曾巩等都是出其门下。二、课前预习检测 1.正确解释加点字词。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及凯旋而纳之 函梁君臣之首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此三者,吾遗恨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白话文。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三、分析探究 1、学生集体朗读第一段。 师问:第一段出现了哪些句末语气词,有何特点? 生答: 有“呜呼 哉 矣”等,它们都是表示强烈感叹语气的词语。 师问:作者因何感叹? 生答:庄宗得天下又失去天下。 师:很好,作者感叹于庄宗的得而复失,个中的心情应该是沉重的、惋惜的,希望大家能把这种悲叹的感情色彩在朗读中体现出来,好吗? (学生再次集体朗读) 师问:作者是如何理性看待庄宗亡国的这段历史的呢? 生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师:很好,虽然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作者的心情是惋惜的,但他还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庄宗亡国的原因,这也是一位史学家编修史书时的正确态度。2、学生集体朗读二三两段。 师:二三两段紧扣上文的论点进行论述,叙述了庄宗由得天下到失天下的具体经过。 ( 学习任务分解,安排如下) 第一学习小组:概括庄宗是如何“得天下”的。 第二学习小组:概括庄宗是如何“失之”的。 第三学习小组:从论证方式的角度总结这部分的写作特色。 第四学习小组:仔细揣摩语句中蕴含的感情,然后做示范朗读。(学生分组讨论)明确:得天下:受父三矢 负而前驱 凯旋而纳失天下: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 士卒离散 不知所归师问:第一小组同学们,设想你是意气正盛时的庄宗,你会是什么心态?生答:可能会有唯我独尊、忘乎所以之感吧。师问:难道没听过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告诫么?生答:安于享乐,而不居安思危,这也许就是人性吧。师问:第二小组同学们,设想你是仓皇逃亡时的庄宗,你又是何种心情?生答:肯定是悔不当初啊!师问:那你最想对第一小组同学们说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作答)生答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第三组同学作答明确:对比论证第四组同学范读师问:庄宗得天下的经过可以用文中哪一字概括?失天下呢?明确:“盛”与“衰”师:刚才第四组同学们情感把握很到位,前半部分写得天下之“盛”,所以诵读是语调需激昂嘹亮一些;后半部分从“及仇雠已灭”开始,语调要重新转为悲叹、惋惜。(学生集体朗读) 3.学生集体朗读第四段师问:本来行文到第三段,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应结束了,可作者为什么还写第四段?明确:再次强调庄宗亡国的历史教训,深化了思想内涵。.突出该教训的普遍意义,借古讽今.四.合作交流(投影)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句,结合自己或身边的事例发表见解。明确:商纣王 唐玄宗 网瘾少年 投机商人 腐败官员五、课后作业文章的名言警句蕴含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懂,但最困难的是践行,请大家就如何践行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200字。咬文嚼字教案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设计】 通过对比阅读来引导学生思考“咬文嚼字”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不同美学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引用武叔卿的话说:“文章有一笔写成不加点缀而工者,此神到之文,尚矣。其次须精思细改,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至尾一标点。”同学们能列举出文学史上的作家哪些属于前者,哪些属于后者吗? 前者有李白。后者如贾岛、王安石、欧阳修、曹雪芹等。(贾岛有关于推敲的典故。 王安石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传为佳话。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开头便是精心改成的。红楼梦更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提问:古今的伟大作家为什么像李白式的诗人很少,而大多数人却都要“咬文嚼字”,苦苦修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熟悉主要内容。 2根据“学习重点”,确立学习目标。 三、课文分析 1理清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首先,让学生找出本文在论证中所运用的材料。 (1)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屈原的一句台词。 (2)水浒传红楼梦中几句谩骂性的话语。 (3)史记对李广射虎的描写,王若虚对它的改动。 (4)韩愈帮贾岛斟酌诗句。 (5)“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6)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7)“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其次,让学生分析作者运用这些材料要证明的观点。 以上七则材料可概括为: (1)炼字的重要性。在结构上起到一个引起下文的作用。 (2)古代伟大作家都注重炼字,古代伟大的著作都是炼字的典范。 (3)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4)更动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5)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6)善用联想的意义,会使文章增色。 (7)联想意义的误用会造成流弊。 再次,提问学生这些论证材料可否调换位置。如王若虚对史记描写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和“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两例。 答案是不可以,因为每个分论点和它的论据都是相对应的,两者密切相关,不能调换。 2理清文章的结构。 全文共分8个自然段。 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炼”字的重要性。 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文学写作要注重斟酌文字的联想意义。 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中咬文嚼字。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入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4小结。 在论说文中所列举的材料一定要鲜明有力地证明相应的观点,反之则是材料使用不当。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应具有对应性和最佳性。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思考其观点提出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通过对比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整体感知 阅读马南邨不求甚解一文。 三、分析不求甚解一文 1请划分不求甚解一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段意。 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宗明义,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先指出“一定要好好读书”,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会意”;再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理解“精神实质”。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3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困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四、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观点: 反复修改 把握精神实质 精益求精 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写作 读书 角度: 态度 方法 关系: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