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4108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加线字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酷似(k)盈眶(kun)马鬃(zhn)塾师(sh)B . 晾晒(shi)磨蹭(cen)苦楚(ch)背熟(sh)C . 红薯(s)驮灯(tu)奥秘(m)愣了(ln)D . 掺和(chn)愁苦(cu)崇敬(chn)沙哑(sh)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 , 可见编导很有水平。B . 这几天来校参观的人真多,车辆络绎不绝。C . 走到车站,我注意到有个人对我面面相觑。D . 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默默无闻 , 令人失望。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暑假终于结束了,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B . 所有的作业都完成了,只剩下老师布置的听写作业还没完成C .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D . 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4. (2分)下列有关语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旗鼓相当、不动声色、故弄玄虚、稔熟于心,短语类型各不相同。B . “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是条件关系的复句。C . “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一句中“沉思”是名词。D . “翻开有关西域的书籍,你会惊讶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一句中画横线部分的句子成分是补语。5.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 .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回忆在日本留学生活的一篇作品,本文选自回忆性散文集野草。B .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是斯威夫特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C . 海燕原题“海燕之歌”,是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作者是高尔基。D .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白夜罪与罚等。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6.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我似乎打了一个hn jn_;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到底有多少其他动植物已灭绝或bn ln_灭绝?。就这句话,让贾里mo s dn ki_,贾里头一次感觉到,爸爸像一棵老树。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wi yn sng tng_的说法。三、 默写 (共1题;共7分)7. (7分)根据课文内容,用文中原句回答。 (1)唐雎有意激怒秦王,以“_,_”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的尊严。 (2)秦王恼羞成怒,以“_,_,_”相威胁。 (3)唐雎慷慨陈词,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_,_”歌颂其壮举。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8. (7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1)这段文字选自_,作者是_。(2)读完这部小说后,你认为主人公阿廖沙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质?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王昌龄的送魏二,完成下列小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注】本诗写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1)“江风引雨入舟凉”一句中的“凉”字有什么含义? (2)最后两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故患有所不避也 避:躲避B . 贤者能勿丧耳 丧:丧失C .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恶:讨厌D .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得到(2)下列各组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使人索扁鹊B . 二者不可得兼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C . 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为宫室之美D . 死亦我所恶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3)下列对文章第一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中的精粹,其说理透辟、论证雄辩、气势恢弘、语言流畅的特点最为显著。B . 本段先用举例论证,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舍生而取 义”。C . 接着作者采用假设论证、正反对比论证,进一步阐明道理,论证了舍生取义的重要性。D . 最后用“贤者能勿丧”强调了古代圣贤是极力推崇和赞赏“舍 生取义”的。(4)翻译下列句子。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11.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求甚解邓拓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此外,还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在读书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而对那些经典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选自燕山夜话,有删改)(1)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述思路。 (2)阅读第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3)第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你是否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观?为什么? 12. (3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蔷薇几度花丁立梅 喜欢那丛蔷薇。 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 , 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以前我在别处卖的。”“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1)第段属于记叙顺序中的哪一种?这一段能否去掉,为什么?(2)第段中的“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3)“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中的“甜”是什么词性?“甜”在句中的含义是什么?(4)从不同角度品析以下两个句子。(孩子们)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从修辞角度品析)(5)“蔷薇”在文中多处出现,有什么作用和含义?(6)作者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是“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而有人认为“努力,拼搏,追求”才是人生的最好状态,请结合本文的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写作。岁月匆匆,读九年级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以“读九年级,我多了一份_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若叙事一定要具体。书写清楚,文中不要出现学校名称和真实姓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6-1、三、 默写 (共1题;共7分)7-1、7-2、7-3、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8-1、8-2、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0-1、10-2、10-3、10-4、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2-5、12-6、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