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新编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3936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新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新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有关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致远舰管带A邓世昌B林则徐C丁汝昌D关天培2 . 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的直接目的是A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B巩固北洋军阀的统治C保卫辛亥革命成果D讨好帝国主义3 .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A签订马关条约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签订南京条约D签订北京条约4 . 梁启超在1896年的变法通议论女学中说到: “(现在有人说)欲强国必由女学(女子教育),人多疑(怀疑)之。”“(受西方列强震撼)而思效(学习)其长者,则惟是船舶之雄也,枪炮之利也,铁路之速也”这里的“船舶、枪炮、铁路”是指(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5 .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此歌谣反映出义和团的性质是(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反帝爱国运动C反封建的农民运动D维新变法运动6 .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清帝退位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ABCD7 .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具有资本主义色彩D提出的愿望实现了8 . 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作为通商之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 )ABCD9 . 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在其发展初期是“上一阶段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的历史工作的继续。”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主要是因为两场运动都A倡导民主共和B主张文学改良C提出打倒孔教D促进思想启蒙10 . 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又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胡适D毛泽东11 .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青年杂志的创办B陈独秀到达北京C胡适提出文学革命论D鲁迅发表狂人又记12 . 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它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A林则徐B邓世昌C左宗棠D梁启超13 .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可以作为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14 .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A救亡图存B巩固清朝统治C向西方学习D发展资本主义15 .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歌谣反映了A太平天国运动推翻清朝统治的目标B戊戌变法时期实现变法图强的愿望C辛亥革命时期民族主义的革命纲领D洋务运动时期“自强”“求富”的目标16 . 下图是民国政府发行的流通货币,这一钱币铸造的年代相当于公元A1929年B1928年C1930年D1931年17 .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提出三民主义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掀起新文化运动D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18 . 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的农民领袖是( )A林则徐B洪秀全C李鸿章D洪仁玕19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ABCD20 . 汉冶萍公司记载,1898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北方民众思想普遍闭塞、保守B近代中国工业比较均衡发展C国人对近代机器工业认识各异D洋务派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21 . 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下面哪一幅图片反映的史实不属于辛亥革命的内容( )ABCD22 . 2012年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中华民国100周年,100年前中国开始采用民国纪年法。下列事件不是采用民国纪年法的是:武昌起义 平型关大捷 成立同盟会 南京国民政府垮台ABCD23 . 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面是四枚主题为20世纪回顾的邮票,再现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你认为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开国大典抗战胜利 中共诞生五四运动ABCD24 . 五四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一直受到历史叙述的重视。下列关于五四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A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B五四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C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D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5 . 下图是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著名浮雕,指出它表现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重要历史事件?A1839年虎门销烟B1911年武昌起义C1919年五四运动D1949年渡江战役二、综合题26 . 在中国近代上,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他们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势力。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政治纲领)是什么?会实现吗?(2)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什么?他们有哪些斗争方式?(3)这两个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7 .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各用一句话概括)。(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3)对于上述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你有何感想?(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28 . 材料一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孙中山开始就想学习西方,所谓西方即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二 2006年11月12日,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以“三个一生”、三个“始终”,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材料三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誓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孙中山学习西方和洋务派有何不同? (2)兴中会、同盟会成立的地点分别是? (3)孙中山青年时代发生了哪两次侵华战争? (4)根据材料归纳我们应该学习孙中山的什么精神?2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我们须注意:此时交通的便利、列国内部的发达,小国的被夷灭,都县的渐次设立,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之利。秦人所以能收成功之利,风气较为诚朴。招致三晋之民,使之任耕,而使自己之民任战。奉行法家的政策,裁抑贵族的势力,使能尽力于农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的机会。该是其最重要的原因。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的历史转折点,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历史进程、社会矛盾等方方面面发生巨变。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城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情感油然而生。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材料三:日本意识到,中国势必在战后提出山东问题,遂抓紧进行秘密外交寻求霸占山东的法理依据。英法希望日本向地中海派遣舰队护航,日本趁机要求英法保证,在将来的请和会议上,支持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占领南洋德属诸岛;英国提出,日本应以同样精神支持英国对赤道以南德国各岛屿的领土要求,两国一拍即合,达成密约。随后,日本以类似手段,与法、俄、意签订了有关山东问题的密约。摘自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能够统一全国的主观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是“中国的历史转折点”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鸦片战争期间,我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概括在巴黎和会前,日本为获得山东利益所采取的措施。由此引发了中国的哪一历史事件?(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主权的认识。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