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3605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当裴多斐的自由宣言回荡在历史的空间,我们可曾思考过“自由”的含义?让我们打开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的历史画卷,去感悟自由的真正含义吧!下列历史人物中因“捍卫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永载史册的是章西女王屋大维玻利瓦尔克伦威尔华盛顿ABCD2 .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于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5G时代3 .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穆罕默德病逝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穆罕默德出家隐修。ABCD4 . 有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是A欧洲是世界的经济中心B欧洲帝国主义阵营更巩固C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欧洲为中心5 . 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B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C侵犯了中国的主权D美国在这两次会议上都获得最大6 . 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7 . 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二月革命B宪章运动C巴黎公社D十月革命8 . 近年来,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该系统已经推进到与中国近在咫尺的邻国,将对中国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这表明( )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任重道远美国政府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反恐等重大问题上,美国积极寻求国际支持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已经形成中国的发展已经对美国构成极大的威胁ABCD9 .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个时代出现的巨人”是A查理大帝B亚里士多德C德谟克利特D达芬奇10 . 愿意效忠的人,要脱帽、下跪、解下武器,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之中,并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然后封臣把手放在圣经上起誓,表示效忠于它的主人,从中可以确定,这一制度具有的特点A上级对下级具有绝对领导权B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C封君必须为封臣提供一定数量的土地D二者在战场上共同作战11 . 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而推行改革的是A明治天皇B彼得一世C林肯D圣马丁12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战争。下面有关“二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快了战争的爆发B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D诺曼底登陆战成为“二战”的转折点13 . 新经济政策的最大成就是A使苏俄度过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B巩固了工农联盟,成立了苏联C挫败了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D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14 . (题文)儒略历以回归年为基本单位,是一部纯粹的太阳历。该历法创立于那一时期?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古代雅典D西罗马帝国15 .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认为的列宁比较好的“思路”和苏联僵化的“模式”分别是指A进行十月革命和斯大林模式B进行十月革命和赫鲁晓夫模式C实行新经济政策和戈尔巴乔夫模式D实行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16 . 下图扑克牌的人物原型是法兰克国王,他命令征收“什一税”,教皇为他加冕,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他是A查理曼B克洛维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17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人权宣言的发表为资本主义社会树立了立法规范B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C斯大林格勒战役开辟了欧洲反法西斯第二战场D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实现统一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AABBCCDD18 .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的歌词中写道:“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将世界各个地区连成一体,成为“地球村”的历史事件中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巴黎公社运动D新文华运动19 .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 )A尽量避免进入世界市场,减轻全球化的影响B制定合理的对策,在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C努力阻止全球化,延缓全球化的进程D寻求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经济联合,促进经济区域化20 . 下列关于倒幕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中坚力量是中下级武士 倒幕派提倡文明开化政策摧毁了幕府政权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BCD21 . 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部民转为国家公民ABCD22 . 东罗马帝国是被下面哪一个国家灭亡的A亚历山大帝国B阿拉伯帝国C罗马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23 . 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A亚非的文明B欧亚的文明C封建的欧洲D封建的亚洲24 . 英美苏等大国认为法西斯“攻击一方,就是攻击我们全体”。这种正确认识的最终获得是在( )A德国吞并奥地利后B德国突袭波兰后C德国进攻苏联后D日本偷袭珍珠港后25 . 民主法治是近代以来世界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下列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民法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从人治走向法治B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美国摆脱殖民统治C人权宣言是拿破仑打碎等级制度的工具D拿破仑法典为欧洲民法提供了参照蓝本二、综合题26 . 英国人“制造”了现代世界,以一个小小的岛国震撼了整个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村料一莎士比型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举世闻名的大戏剧家,他一生留下37部优秀作品。在他的代表作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内心的蜣变被作家赋于了重大意义,从主人公艰难而意义重大的转变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或者说疋一种新的人尖成长过程,这是人的真正的史诗一一人的壮大和自觉,是这部戏剧的真正主题。选自欧洲文艺复兴史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促使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成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先是里斯本、塞维尔,后来是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再后来是伦敦等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选自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三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四 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世界博览会。下图是耗费巨资专门修建的一座大型展厅“水晶宫”展厅之中,英国陈列几乎是清一色的工业品,其它国家陈列的绝大多数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这次博览会英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宣告了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经济中心。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哈姆笛特主要体现了莎士比亚的什么思想主张?(2)据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哪里?(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这种新制度对英国有何影响?(4)据材料四指出,博览会上英国的展品与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本次博览会表明英国获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三、辨析题27 . 材料一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后对外宣布:“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将竭尽全力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当时很多人认为要保卫俄国革命的胜利果实就必须首先保卫国家,所以继续参战是合理地选择。(1)材料一中的“战争”具体指什么?国内一些民众持什么观点?材料二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年版第303页(2)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材料三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材料三中“新的政策”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暂时的退却”?材料四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4)根据材料,指出维尔斯对苏联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认识变化的原因。材料五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却又对苏联的印象都不好,如果还不能称为幻灭的话。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在另一方面,大部分西方人也都同意,没有五年计划造成的工业增长,苏联就不可能在二战中对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5)材料中“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的原因是什么?材料六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6)“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是在什么时候?(7)“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最终的结局是什么?(8)从苏联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1、三、辨析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