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十三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342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十三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十三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十三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十三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B . 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C . 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意识。D .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2.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韩愈、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惠州期间。B .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评论,报道了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精彩瞬间。C . 新闻报道要求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言简意赅,以事实说话。因此,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简明性的特点。通常标题、导语、主体是一篇新闻不可少的三部分,如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新闻中的典范作品。D .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即相识、相处、离别、怀念)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9分)3. (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幸运之神的闪光犹如天空中灿烂的银河,虽然它由大量微弱的点点繁星组成,可是整体来看却清析明确,辉hung璀璨,所以,美德的积累不会因为其过于平凡琐碎而_(无足轻重 无可厚非),正相反,恰恰是因为那些许许多多小的成就与优点,使他们的拥有者最终走上幸运的康庄大道。(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hung灿烂辉_璀璨(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一个错别字。 _改为_(3)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所以,美德的积累不会因为其过于平凡琐碎而_(无足轻重 无可厚非)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4. (3分)用诗文原句填空。 (1)潮平两岸阔,_。 (2)晴川历历汉阳树,_。 (3)山重水复疑无路,_。 (4)_,其不善者而改之。 (5)苔痕上阶绿,_。 (6)斜阳在山,马致远笔下的游子不禁感叹“_,_”;边塞黄昏,王维眼前出现了“_,_”那样雄奇壮丽的景色。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5. (6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怞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那妖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那猴才跳下崖,撞入洞里,脱了妖衣,整一整锦直裰,束一束虎皮裙,执了铁棒,径出门来。慌得那群猴拦住道:“大圣爷爷,你往那里去?带挈我们耍子几年也好。”行者道:“小的们,你说那里话!我保唐僧的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他倒不是赶我回来,倒是教我来家看看,送我来家自在耍子。如今只因这件事,你们却都要仔细看守家业,依时插柳栽松,毋得废坠,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众猴各各领命。(1)选文中的妖精是_。 (2)结合文段,谈谈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3)联系整部作品,说说孙悟空是因何事被逐回花果山的?小说中孙悟空还被唐僧逐回两次,试概括其中一次逐回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6. (16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棒,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国、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堆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了。B . 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凸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C . 第段先提出“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观点,然后从小说和诗词两个角度分别举例,论证了这一观点。D . 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比如文中作者将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和经典阅读的作用予以对比,有力地强调了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从而强化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信息时代更需要经典阅读”。(2)下列不能证明第段中“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堆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 . 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引发了年轻人对于真挚无邪的爱情的向往。B . 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让诵读它的人拥有了坚守美好情操的情感体验。C . 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以使我们较全面地了解历史,拥有正确的历史观。D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既让我们感受到知己之可贵,又能涵养我们旷达的情怀。(3)结合本文内容,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信息时代为什么更需经典阅读? 7.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女娲补天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生活。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是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擎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擎天的柱子被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撞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的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剩下来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堵住了洪水。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 (2)天是被谁弄破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3)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选文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愿望?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8.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节选自汉书)【注】秉:执掌。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殆:大概。中人:中等资质的人。英俊:杰出人物。(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故虽有名马/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 . 食不饱,力不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C . 策之不以其道/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D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2处。 殆 开 之 不 广 取 之 不 明 劝 之 不 笃。(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4)“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甲】文第一段的内容,说说文中末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甲】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_;【乙】文用_的论证方法,强调_。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9. (6分)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吉样寺赏牡丹苏轼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注】苏轼当时在杭州做官。簪:插戴。十里珠帘半上钩:十里长街,百姓们上卷珠帘。(1)请说说“花应羞上老人头”中“羞”字的妙处。 (2)描绘诗人醉归的情景,并品味“醉”中蕴含的情感。 醉归的情景:_。“醉”中蕴含的情感:_。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下面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1)请以“你在我身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龙应台说:象棋里头我觉得最“奥秘”的游戏规则就是“卒”,卒子一过河,就没有回头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过了河的决定。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9分)3-1、3-2、3-3、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4-1、4-2、4-3、4-4、4-5、4-6、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5-1、5-2、5-3、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6-1、6-2、6-3、7-1、7-2、7-3、7-4、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8-1、8-2、8-3、8-4、8-5、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9-1、9-2、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