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五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0304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五次大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五次大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五次大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五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有关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玄奘西行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华民族的兴趣B鉴真东渡将元朝的佛教、医学等传到日本C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D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交流2 .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中的“千里长河”是指A黄河B大运河C淮河D长江3 . 图片是历史的载体,下列一组图片可以用来实证唐代A社会风气比较开放B民族关系十分融洽C文学艺术多姿多彩D中外交流非常频繁4 . 下列朝代中,宦官专权比较严重的有( )东汉 隋朝 唐朝 明朝ABCD5 . 学习了古代历史后,四位同学对隋唐历史进行了概括,其中与历史比较吻合的是( )A大一统国家的建立B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政权建立与南方经济的发展6 . 唐朝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唐玄宗在位后期的年号)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诗中的“世乱”指的是A黄巾起义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五代十国7 . 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有艺术的繁荣状况农业的发展状况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开放的社会局面ABCD8 . 下图是唐朝的“画圣”吴道子创作的送子天王图(局部),这幅画说明A中华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B中外文明的碰撞冲突不断加剧C文化在世界传播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9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中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在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_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是A分封B世袭C科举D禅让10 . 央视国宝档案曾介绍过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赵秉忠状元卷。“状元”这一称号源于A百家争鸣B商鞅变法C刺史制度D科举制度二、填空题11 . 它们是国家繁荣的产物。(1)它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2)南宋时期它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12 .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1)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的是:_(2)面对中原重陷敌手,写下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后被秦侩以“莫须有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将领是:_(3)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此人是:_(4)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此诗人是:_三、判断题13 . 如下图所示,大运河的中心是( )四、综合题14 .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相关的历史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时不可或缺的工具。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和图示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A,B,C分别代表了什么(2)图三中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图中反映的是哪个朝代创立的哪种制度?这一制度影响如何?(3)图四揭示了明朝中央官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15 . 古今多少帝王,在太平与战乱、成败与兴衰中创造历史,忠奸善恶,功过是非,留下不朽的英名和万世的臭骂。他们毁誉参半,盖棺而论定,是可敬可爱,也是可憎可恶的争议人物,阅读材料,仔细品味下面几位帝王。材料一: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1)材料中写到“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指什么?从材料中看出,秦始皇开创的哪种制度影响深远? 材料二: “高祖之后,史家誉为文景之治,其实,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2)材料中“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请你举出汉武帝在解决高祖和文、景二帝遗留下的诸侯封国问题上,采取了什么巧妙的方法?汉武帝在开疆拓土上,功劳巨大,与之有关的事件是什么?材料三:“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贞观政要(3)材料中的“我”是哪位帝王?材料反映了这位帝王的什么做法? 材料四: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宋太祖所创建的宋朝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中国文治盛世的顶峰,可谓中国君主专制史上的最开明的一个王朝,因此,尽管宋朝300年的基业中,长期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历代产生深远影响。(4)材料中“宋太祖”的名字是什么?结束大宋王朝300年历史的是哪个民族?材料五:对治国能力的评价:“可不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朱元璋也不识字,是个放牛的”,可朱元璋身为帝王时,他的文化水平已经达到能批阅奏折和签署命令的程度。毛泽东(5)“这个不识字的大老粗皇帝”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举出一例措施(6)通过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怎么样评价历史人物?16 .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材料二: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眯,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材料三:宋朝读书风气很浓,人们希望用勤苦来获得学问,再以学问来打通权力之门。萧子文简读宋朝史材料四: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部编版七下历史教科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材料三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利之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反映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国策?(4)结合材料四及教材指出明朝科举考试文体发生了什么变化?(5)综上所述,谈谈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二、填空题1、2、三、判断题1、四、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