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0175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属于唐朝发明并推广的农业生产工具的是( )A曲辕犁B水排C骨耜D交子2 .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正确的是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ABCD3 .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讲述了A唐朝与朝鲜的文化交往 B. 唐朝与印度的文化交往B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往 D. 唐朝与越南的文化交往4 . 河南省南阳市的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是A孙武B华佗C张仲景D王羲之5 . 观察下面的绘 画,画中左右双方人物分别代表着( )A北宋 辽B北宋西夏C南宋辽D南宋金6 .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 )A盘庚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秦始皇7 . 对下表中数据的变化,解读准确的是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沉重C南方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8 .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轶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改革户籍制度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9 . 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这些规定反映了皇帝制度的何种特点?皇帝独尊君权神授皇权至上皇位世袭ABCD10 . “烽火燃,五十年,陈巧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这首歌描述的古代帝王是A隋文帝B唐太宗C宋太祖D元世祖11 . “帝善(夸赞)其能(才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蔡侯纸”最早出现于A西汉B东汉C三国D西晋12 .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进步的是ABCD13 . 尚书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B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文字C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D商朝时甲骨文主要记录占卜结果14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使这个“新的朝代”达到鼎盛的帝王是A汉高祖B汉景帝C汉武帝D汉光武帝15 . 宋与辽、夏、金“议和”内容的相同点是A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B少数民族的军队撤回C划定双方的边界D议和具有积极意义16 . 下图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 )A全面推行郡县制B统一了度量衡C流通圆形方孔钱D实行车轨统一17 . 中华大地早期人类的代表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18 . 为秦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的事件是A商鞅变法B李悝变法C管仲改革D秦孝公改制19 . 如下图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题名是科考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进士科正式设置是在( )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20 . 半坡和河姆渡人能过上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A氏族组织形成B原始农业产生C私有财产出现D建房技术掌握二、综合题21 . 材料: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这一天,商鞅充满自信的站在咸阳城楼上,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群众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二、三、四、五、六、”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1)请说出商鞅变法的时间商鞅变法有什么历史意义?(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最为不满?22 . 以下图片和文字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材料一(1)材料一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图,概括该时期的政治特征。材料二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2)与史记对比,宋书中描述的江南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三 4世纪后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他们整顿吏治,加强集权,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官制,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人教版历史教材材料四(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归纳魏晋以来民族交融的主要内容。23 . 回答下列问题,完成某兴趣小组主题为“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的探究性学习。材料一探究类别探究成果探究感悟科技成就青铜工艺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它展示了(朝代)高超的铸造水平。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认识到中国古代优秀科技和传统文化曾领先于世界。造纸艺术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朝代),后又经(人物)的技术改进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文化成就文字演变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朝代)开始。当时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它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思想光辉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创立了家学派,该学派思想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材料二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讲话(1)完成材料一中的填空。(2)材料二中各学派的主张观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至今给我们社会及人生以启迪,请把下列思想家前的字母代码填入他们所主张的思想观点后面: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反对空谈主义,强调以法治国。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要求人们互爱互利,提出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3)根据材料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哪些精髓?24 . “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材料二: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一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材料三: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摘自七下历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是谁?(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动乱”指什么?生活在这一时期有“诗史”之称,被誉为“诗圣”的是谁?(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至少说出两条)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