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7591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发展,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剧烈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关于这个时期说法错误的是战争连绵不断 国家剧烈动荡 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生产力飞跃进步 经济重心南移ABCD2 . 论语记录的是的言行A孔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3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A铁犁牛耕的推广B商鞅变法的实施C都江堰的修建D秦朝统一的完成4 . 一位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应该是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他们都重用人才并改革内政D他们都导致王朝的火亡5 . “大禹治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下列关于“大禹”及“大禹治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禹治水是神话传说B大禹最早创立禅让制C大禹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D大禹治水的故事传递了人们对大禹的尊敬爱戴之情6 .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B统一度量衡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推行县制7 . 绝世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体现了哪一个朝代的成就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8 . 下列问题是某同学做历史学习笔记时归纳的一些有关北京人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有能够直立行走 平均身高157厘米 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种植蔬菜,蒸煮米饭ABCD9 . 下列早期人类最先使用火的是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元谋人D山顶洞人10 . 下列诸侯国属于战国七雄又属于春秋五霸的是( )鲁 楚 燕 韩 秦ABCD11 . 妇好,中国古代一位奇女子,她不仅仅是商王的王后,还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巾帼英雄。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你觉得这个故事最可能记载在下列哪种书写材料上ABCD12 .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一县。”商鞅的做法A增加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B维护了农民的利益C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D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13 . 周天子是上天派来管理人间万事万物的,享有“神”一般的威望。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处境为A实行改革,势力大增B地位下降,依赖诸侯C至高无上,独揽大权D昏庸无能,实行暴政14 . 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哪个地方的居民能够最先品尝用稻米做成的香喷喷的大米饭( )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15 .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C国君的暴政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16 . 今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赠送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引起媒体热议。出自论语的是A民为贵,社稷其次之,君为轻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兼爱”“非攻”D顺应自然与民心17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18 . 传说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他是( )A尧B舜C炎帝D黄帝19 . 氏族聚落的居民,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代。要想了解氏族聚落居民的生活状况,假如可以穿越时空,你应回到( )。A距今170万年前B距今70万年前C距今六七千年前D距今4 000年前20 . 下列哪种原始人类已经会人工取火了?(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北京人D爪哇人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战国结束这段历史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人与人的和谐;请列出这样一对君臣,他们君臣和谐,经过努力使部落日益强盛,最后灭亡商朝,建立了西周,他们是哪对君臣?(3)人与自然和谐;战国时期在成都平原修筑的著名水利工程是什么?该工程在当时发挥了哪些作用?2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材料一和哪个历史事件有关?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在谁的支持下完成的?(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3)这个事件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材料二:如下图(4)材料二图中的人物是谁?他的核心思想和政治学说是什么?(5)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什么?(6)请用一句话评价这一人物。三、辨析题2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材料二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材料三(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七千年前的奇迹材料四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郭沫若(1)根据材料一分析远古居民居住在什么地方?在材料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2)材料二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4)材料四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三、辨析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