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7058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我们学过他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抒情诗饮酒等。B散文忆读书、小说故乡、诗歌长城谣、戏剧茶馆的作者分别是谢婉莹、周树人、席慕蓉、老舍。C选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空城计叙述了诸葛亮面对强敌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去的故事,赞颂了诸葛亮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大智大勇,指挥若定的才能。D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文学样式。代表作家有丹麦的格林兄弟和德国的安徒生。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在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之旅中,随处可见的幸福画面让我们zh(A.伫 B.驻)足流连:领略北国妖娆的风光,我们内心为之喜悦;四本粗拙(A.zhu B.zhu)的山海经,让鲁迅读出了之前一度被忽略的幸福;邓稼先为国隐姓埋名31年,奋斗终生,是(甲)(A.当之无愧 B.一马当先)的英雄。走出心灵的(乙)(A.阴霾 B.雾霾),经历重重磨难,丑小鸭脱胎换骨,享受着成功的幸福。一次次精彩的旅程,构成美丽的一道道风景。(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粗拙(A.zhu B.zhu) zh(A.伫 B.驻)足(2)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A.当之无愧 B.一马当先)(乙)_(A.阴霾 B.雾霾)(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一次次精彩的旅程,构成美丽的一道道风景。修改句:_三、现代文阅读有机奶粉更有营养吗云无心有机奶粉更有营养吗?虽然有不少研究对有机食品与常规食品进行了比较,但学术文献中并没有数据支持“有机食品比常规食品更有营养”的说法。再来具体看看有机奶与常规奶。有一些研究比较过二者的营养成分。研究发现:有机奶与常规奶的主要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乳糖和钙等,没有实质差别,二者的一些微量营养成分可能会有不同。比如,有文献报道,有机奶中的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常规奶要高,这让“有机食品倡导者”很高兴。在同一项研究中,还测出有机奶中的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常规奶要高。而在其他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常规奶中的共轭亚油酸和铜、锌、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比有机奶要高这些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因此,如果非要按照某一成分的含量来判断常规奶和有机奶的“营养价值”,就会得出混乱的结论。对这些差异,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呢?首先,跟人体的需求相比,这些差异的影响很小。以3不饱和脂肪酸为例,即使有机奶中的含量稍高一些,人体也无法通过喝奶获得足够多的3不饱和脂肪酸。其次,奶粉中的3不饱和脂肪酸到底对婴儿发育有多大意义,目前还没有定论。因此,各国的婴儿配方奶粉标准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含有3不饱和脂肪酸,而只是将它作为“可选成分”。如果3不饱和脂肪酸是影响奶粉“营养价值”的成分,那么标准中就会将它列为“必需成分”。其他的成分差别也是如此。一方面差异很小,另一方面检测出来的数据是有机奶和常规奶各有所长。目前,在市场上的奶粉中,许多常规奶粉会添加叶黄素、牛磺酸、核苷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2等国家标准中的“可选营养物质”,而有机奶粉一般不会添加这些物质。如果非要用“可能有好处”的成分来评判奶粉的营养价值,那么“有机奶粉更有营养”的说法就更不能自圆其说了。(11)其实,婴儿配方奶粉的组成是遵循“配方要求”的。不管使用有机原料还是常规原料,都要符合国家标准。在国家标准的范围内,我们并不能用某些成分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来评判奶粉“营养价值”的高低。(选自科学画报2016年第10期,有删改)3 .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机奶与常规奶的主要营养成分没有实质差别,可能在微量营养成分上会有不同。B科学家发现常规奶中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的含量比有机奶要高。C各国的婴儿配方奶粉标准只将3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可选成分”。D有机奶粉一般不会添加叶黄素、牛磺酸、核苷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2等国家标准中的“可选营养物质”。4 . 某婴儿有机奶粉在广告中宣传产品“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常规奶要高,所以营养成分更高。”读了这篇文章,你认同这种看法吗?5 . 根据文意,谈谈我们该如何看待“有机奶粉比常规奶粉更有营养”这一问题。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从香菱学诗谈起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 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入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请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濯,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6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其主要论证方法是_。7 .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中心论点?8 . 根据你的理解,在第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9 . 在第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10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11 . 文中列举了许多名人的事例,如果把第段和第段的例子交换一下,可不可以?为什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燕子来时王琪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情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黄土高原,也变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了起来。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农人们栽瓜点豆,文人们敲诗吟句。真是燕子来时春正好,天也风流,地也风流。我从小对燕子情有独钟。它美丽、优雅,傍人而居,小鸟依人。看到燕子,就看到了春天和希望。看到了播种和耕耘,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菌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身影,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暗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今年三月,我又看到了一场盛大的燕子舞会。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阳光如流水般温柔,倾泻在我的周身,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路边无数的绿叶,像顽皮的孩童,争先恐后地攀上枝头,着意卖萌;无数的花朵,如初恋的少女,在风中禁不住笑出声来,引得路人也驻足观望。当我来到一片苗圃旁时,我被一片啁啾的燕语吸引住了。我停下脚步,一只熟人似的燕子,就停在离我不远处的花枝上,它有着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以及剪刀一样的翅膀和尾羽。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而当我抬眼向天空望去时,一幅群燕舞空的壮观图景,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若离弦之箭,脱缰之马,十分壮观,异常美丽。我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久久地凝望着、伫立着,一动不动。燕子们争相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感受着春光的爱抚和生活的乐趣。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年春天,它们都像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跋涉千山万水,为家乡引来百花满园,流水潺潺。小时候,老家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燕子窝,天天看燕子觅食,听燕子闲谈,自然而惬意,古典而唯美。我常常惊叹于那些燕子,它们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我从它身上不仅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那些小小的燕子。然而,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12 . 请结合文章第自然段,概括作者“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原因。13 .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14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来时的美好春光: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万木争荣,桃红柳绿。B文章第自然段写阳光、绿叶、花朵,为的是与盛大的燕子舞会形成对比,突出燕子给作者带来的特殊感受。C文章第自然段,通过回忆“我”与老屋屋檐下燕子和睦相处的情景,表现了燕子和人类的亲密关系。D通观全文,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描写燕子乖巧、伶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E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写场景、抒发感情、思考现实等融为一体。15 . 请简要分析第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四、句子默写16 .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一览众山小。(杜甫 望岳)(2)潭西南而望,_,_。(柳宗元小石潭记)(3)斯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4)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孔孟论学习中谈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_,_”。 (6)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中用“_,_”表达对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五、课内阅读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与朱元思书)17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日光下澈(_)(2)猛浪若奔(_)18 . 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全石以为底B潭中鱼可百许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影布石上负势竞上D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坻、为屿、为堪、为岩1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0 . 通读甲乙两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请简要分析。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淇上送赵仙舟(唐)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注)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21 . 在淇上送赵仙舟首联中_和_两字写出了两人见面时间短暂,表达了来去匆匆的遗憾。22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淇上送赵仙舟都属于离别诗,但表达的心境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七、名著阅读23 . 范进中举中,中举前的范进,在胡屠户看来是“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中举后是“贤婿老爷”,“姑老爷”。胡屠户与范进之间是什么关系?就胡屠户对范进前后态度的变化,请分析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24 . 名著阅读。下面关于名著傅雷家书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现身说法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 “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B傅雷常常在儿子情绪有波动时给儿子写信,因而傅雷在家书中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方面并不多,大部分只停留在关于儿子的感情、情绪处理方面。C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问题。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音乐家,再为钢琴家,终为艺术家。D傅雷教育儿子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严肃,切勿像过去那样太温和。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A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请结合语段,说说作者在家书中提到的人物A是谁?举这位艺术家的例子的用意是什么?八、作文25 .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 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歇、戏剧除外);不得抄袭: 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基础知识综合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2、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