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6814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七下来宾期末)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B . 纪昀,字晓岚,明代文学家、学者。阅微草堂笔记是以笔记形式编写成的文言短志怪小说,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C . 古代对人的称呼特别讲究,比如“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D . 木兰诗中“对镜帖花黄”,“花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一般是未出阁女子的装饰,所以后来就有了“黄花闺女”之说。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2. (3分) (2019蒙城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春后,地耳应该是首先睡醒的。它们柔小的身影像一只只翘起的耳朵,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听落在地上的云彩被风卷起又铺开,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地耳一动不动地趴着,巧妙地w住身子下面的雨水和雷声担心阳光下的蒸发会让它们生命的河床再次干h。蜷缩的耳朵耐心地等侍春雷响过,只要春雨浸湿地面,地耳星星点点的黛绿,如火把举起来,为早春增添一抹春色。(1) 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碾过(_) w(_)住 干h(_)(2) 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正确写法是“_”。 (3) 联系上下文,“蜷缩”在文中的意思是_。 (4) 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_和_的修辞手法。 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9九下温州模拟) 古诗文名句积累。 (1) 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 (2) 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 (3) 日暮乡关何处是?_。(崔颢黄鹤楼) (4) 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 _,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6) 富贵不能淫,_,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 (7) 乡愁是诗人割舍不了的一段情。岑参在逢入京使中吟唱“故园东望路漫漫,_”,一汪热泪盛满乡思之情;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以“_,孤帆天际看”,道尽了天下游子共有的乡愁情怀;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以“_,_”道出壮志未酬归家不得的愁情,唱响了一曲悲壮苍凉的思乡之歌。 (8) 对待“义”与“利”,君子和小人有不同的态度:“_,_”,孔子告诫人们,不要见利忘义,要做到“仁中取利,义中求财”。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4. (10分) (2019呼和浩特) 名著阅读。 (1) 埃德加斯诺运用形象化的描述,捕捉生动的细节,并在叙事中穿插评论,让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光耀着永恒和崇高。 请你仔细阅读筛选出的相关信息,将表格补充完整。人物细节描述作者评论毛泽东_泸定桥英雄_他建立了中国革命化军队在游击战中不可轻侮的战斗力。他和毛泽东的联合不是互相竞争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沉着谦虚,说话轻声,眼光非常和蔼。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喜欢运动,喜欢读书。他们的英勇故事流传很多,他们永远是愉快的,乐观的。寄托着中国的将来。苏维埃掌权人物,感情相当深邃的人,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面客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一头浓密的黑发,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桥上一半木板被抽走,三十个勇士冒着弹雨,紧抓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余下的桥板。他们大多数人的军服都太肥大,袖子垂到膝部,上衣几乎拖到地面。(2)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请你从艾青诗选中列举出三首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并分析其中一首诗里“土地”意象的作用。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5. (20分) (2019八上宣州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月光启蒙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我问:朝哪里猜?母亲说:朝吃的猜。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1) 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处:她甲_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_。(2) 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 月光下,母亲为我“唱民歌”_说谜语(3)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4) 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 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B . 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C . 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D . 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5) 如果以“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永远珍藏着那一份母爱”来结尾,和原文比较,哪一个好?为什么? 6. (17分) (2018七下龙湖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 作者选材精当,精于裁剪,有繁有简,如作为“学者的方面”,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就写得比较简略。B . 文章结构精致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在“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这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C . 本文在叙述中加入不少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D . 本文的语言平实,精炼含蓄,但富于感情和音乐美。(2)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B .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说”了就“做”,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C . 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多年如一日,目的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D . 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了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突出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3) 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有矛盾?为什么?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9九上嘉兴期末)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泛若耶溪(宋)释行肇霁雨牵野情,孤舟遂兹赏积水连远空,落日垂万象岸回云独随,山转泉更响望望极寒源,由言放轻桨(1) 赏析诗句“岸回云独随”中“随”字的妙处。 (2) 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 (11分) (2019七下洛南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揶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 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B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 .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D . 可据理/臆断/欤(2)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山门圮于河_棹数小舟_是非木柿_盖石性坚重_(3) 翻译下面句子。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4) 阅读本文后,你有何启示? 八、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9. (8分) (2019九上湛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人鸟声俱绝_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是金陵人,客此_(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交代了看雪的时间和天气状况。B .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C .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了渲染烘托的写景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写出了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一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D .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看似自然无奇,却又耐人寻味,西湖因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8九上金华月考) 请根据20题中的艾青诗歌材料,从所给的两种写作形式中任选一种,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形式一:扩写诗歌树,可以写成一则童话,也可以编写一个故事,还可以形式二:自主阅读诗歌树,根据理解完成作文,可以写自己类似的经历,也可以发表议论,还可以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2-1、2-2、2-3、2-4、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3-1、3-2、3-3、3-4、3-5、3-6、3-7、3-8、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4-1、4-2、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5-1、5-2、5-3、5-4、5-5、6-1、6-2、6-3、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7-1、7-2、七、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1、8-2、8-3、8-4、八、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9-1、9-2、9-3、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