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4148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7八下岑溪期末) 下面对三国演义这部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罗贯中,描写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为主,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B . 小说中有很多精彩战役的描绘,其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合肥之战、长平之战。C . 小说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D .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大雨将至,雨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这段话描述的故事是青梅煮酒论英雄。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2019八上阳江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ji z_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母亲在家庭里极能rn lo rn yun_。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tn dng r d_。看见满院lng j_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3. (4分) (2012苏州)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 子曰:“敏而好学_。是以谓之“文一也。”(论语)(2) 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3) 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4) 会当凌绝顶,_。(_望岳)(5) 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_)(6) 兼霞苍苍,_。所谓伊人,_。(诗经)(7) 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8) 后值倾覆,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4. (1分) (2017八上宁波期中)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_横柯上蔽,在昼犹昏_5. (13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子俨等疏(节选)(东晋)陶渊明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 , 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注】与子俨等疏:写给俨等五个儿子的书信。大分:指寿命。役:从事。班荆: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同财:共同使用财产,指没有分家。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景行:比喻光明磊落的品质。至心:至诚之心。(1) 根据成语,推断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鲍叔、管仲,分财无猜(两小无猜)_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没齿难忘)_(2)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3) 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亲旧不遗”,亲戚不弃,固然可贵;旧友不离,更是让人感动不已。B . “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是说生命将到达终点。这是写此书信的背景。C . “然汝等虽不同生”,意在告诫孩子们,非一母所生,要适当保持距离。D . “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是勉励孩子们,要审慎对待。理解良苦用心。(4) 上文举鲍叔、管仲等六人的事例,有什么用意? (5) 结合上文和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写出你对陶渊明的认识。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分)6. (1分) (2019九下东阳模拟) 请运用传统文化知识,找出下面这段话中表述错误的一处,并加以改正。 美国学生贾斯丁来我校参观学习,想要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小明向他介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古诗中有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该节日时间为农历十五,这一天人们会赏花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_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8七下高密期中) 名著阅读。 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昼夜,A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昧草药,给他灌下去A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A:车呢?(1)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_,选段中人物A是_。 (2) 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为什么大病一场。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子”后来的命运怎样?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8. (16分) (2019九下江干开学考)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生命的声音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要活下去,他突然觉得对生命充满了希望。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1) 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 (2) 层次梳理。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悚然一惊_百感交集变化原因:_。(3) 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相濡以沫”这个成语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矿工与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 (4) 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5) 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9. (8分) (2019东莞模拟)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你有感觉到视力模糊吗?总隐约听到手机铃声?无论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都24小时不离身?手机没带就好像失去了方向感?如果你发觉自己有这些“症状”,恭喜你!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在今天已经亲密得俨然我们的一个身体器官,在家也好出门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手机已经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在“手机依赖症”已经严重泛滥的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患上手机依赖症,给人带来诸多苦楚,轻则患上知识焦虑,看不完的文字图像令人烦扰;重则遭受身体精神双重折磨,眼疲劳,手臂肌肉酸痛,形成“触屏手”。五光十色的手机屏扰乱了正常生活作息,导致机主难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萎靡,生物钟全盘紊乱,长期下来免疫力下降疾病滋生。更主要还是对精神方面的影响。如果说电子通讯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作用,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隔着屏幕恐怕不太好抒发。长此以往,人类的人际交流能力也可能慢慢退化,让位于所谓的“人机交流能力”。从客观上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手机智能化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也让大众不知不觉“囚禁”其中。以前手机只能通话、发短信,现在手机的娱乐、休闲,甚至办公功能大大丰富。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时刻,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都能让人投入其中,停不下来。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如淘宝客服、微店、APP运营商等。工作被“绑在”手机上,久而久之也难以摆脱。另外,现在不少单位利用手机便捷、通用的特点,建立各种各样的Q群、微信群,不少工作都在手机上讨论,人际关系也在各类群的“打情骂俏”上活络起来,因此,用不用手机有些时候已经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而从主观上看,一方面,用手机填满空白时间,给人提供一种“不虚度光阴”的假象。以前发呆、走神、等候或冥想、深思的时间,现在逐渐被刷屏的快感代替。另一方面,手机也是一种“人际焦虑”的转移。试想下,一群人聚会,如果没有手机,又没法很好融入话题,呆愣着多尴尬;而在陌生人环绕的空间,为了避免和陌生人对话,或者避免自己被关注,埋头玩手机“体面”地躲避他人,自得其乐。主客观因素作用下,“低头族”数量的剧增也不足为奇了。去年,大意为“与人网上聊天不如现实中一起吃饭”的文章,一度在社交网刷屏,引起了不少人共鸣。文章讲的是,美国一男子对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感到厌烦,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先后与几百位朋友面对面交谈,当真实、立体的个体隔桌对话,眼神交流,言语气场共融,都是网络上文字或语音交流达不到的效果,他得出结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有人说,放下手机是治疗手机依赖症的最好方式。但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症偏爱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的群体,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不乐与人交流是此症状的重灾区。对于有的人来说,手机跟毒品没什么两样,不是想放就能放得下,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机主自身的决心和毅力。(1) 下列对“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能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对人的吸引力极大。B . 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C . 使用手机能给人带来刷屏的快感,转移“人际焦虑”。D . 玩手机可以帮助性格孤僻、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找到自信。(2)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一连串的问题,列举了“手机依赖症”的具体表现,既引出说明对象,又形象地展示其危害。B . 本文采用逻辑顺序,围绕“手机依赖症”展开说明,先分析其危害和成因,再探讨解决方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C . 用不用手机其实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所以要治疗“手机依赖症”,必须从客观原因入手解决问题。D . 文中提及美国一男子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的事例,与“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作比较,说明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3) 你身边有位朋友苦于摆脱不了“手机依赖症”,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说帮助他的办法。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 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2) 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九、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写作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总要求: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题一:请以“ 让我无比歉疚”为题,写一篇文章。先补充完整题目再作文。题二:花季少年,正如人生的朝阳,只有怀揣梦想,才能凝聚力量,只有拥抱梦想,才有精彩人生。梦想既可以是滚滚奔流,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梦想也可以是涓涓细流,如每个人的人生愿望。你有自己的梦想吗?你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好准备了吗?请以“拥抱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3-1、3-2、3-3、3-4、3-5、3-6、3-7、3-8、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4-1、5-1、5-2、5-3、5-4、5-5、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分)6-1、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7-1、7-2、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8-1、8-2、8-3、8-4、8-5、9-1、9-2、9-3、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九、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