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3215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 (2017九上南充月考) 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古诗文。 (1) “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 (2) 酒困路长惟欲睡,_。(苏轼浣溪沙) (3) 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 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写苏轼渴望再次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 (5)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的最高理想是“_,_。” (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李绅对贫苦百姓田间除草的描写;“_,_”,这是白居易对贫苦百姓割麦的描写(用观刈麦中的名句填写),他们都对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 (7) “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话来说,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_,咨臣以当世之事。”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 (3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 解释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结庐在人境_亭亭净植_(2) 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无车马喧B . 飞鸟相与还C . 晋陶渊明独爱菊D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 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表达志趣和情怀是两文的共同点,甲崇尚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B . 甲乙两篇都写到菊,甲借菊写出心与自然的亲近,乙用菊衬托莲的高洁正直。C . 甲中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D . 甲乙两篇体裁不同,特色各异:甲直抒胸臆,挥洒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蕴深刻。(5) 乙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2分)3. (8分) (2019八下巴南期末)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不知其旨也(_)然后能自反也(_)教学相长也(_) 学学半(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B . 文章以比喻开篇,形象地论证了实践的重要性,为下面的论证做铺垫。C .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D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运用排比,一气呵成,文气充沛。(4) 试结合现实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4. (4分) (2019鹤岗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列曰:“肉食者部,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总邪?民亦无总邪?王亦无总邪?”使者不说 , 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又何间焉 间:_使者不说 说:_(2) 翻译下列句子。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3) 曹刿认为“肉食者鄙”,从【甲】、【乙】两文来看,鲁庄公和赵威后是否“鄙”?说说你的看法。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5. (14分) (2019八下余杭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情节(英)福斯特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从人物可看出作品的特色,而从动作(人物的行为)才能感到悲或喜”。可以断定,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见解是不对的。现在就让我们谈谈为什么不同意他上述见解的理由吧。“凡是人的悲或喜,”他还说,“都是以动作来表现的。”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人的悲喜之情也蕴藏于内在活动之中,并不为外人所知。对此,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小说家也不无同感。我们所说的内在活动,亦指那种没有外在迹象的活动。然而,我们也不必借此机会责难亚里士多德。他在写上面引用的那些话时,是仅就戏剧而言,这无疑是符合事实的。因为剧中人的悲喜之情只能以动作的形式表现,否则,观众就无法看懂。这正是小说与戏剧的重大区别。我们曾给故事下过这样的定义: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小说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虽然情节中也有时间顺序,但却被因果关系所掩盖。又例如:“王后死了,原因不详,后来才发现她是因国王去世而悲伤过度致死的。”这也是情节,不过带点神秘色彩而已。这种形式还可以再加以发展。这句话不仅没涉及时间顺序,而且尽量不同故事连在一起,对于王后已死这件事,如果我们再问:“以后呢?”便是故事,要是问:“什么原因?”则是情节。这就是小说中故事与情节的基本区别。情节是要凭智慧和记忆力才能鉴赏的。首先谈谈智慧。聪明的读者跟好问的读者不同。前者不仅注意用眼睛浏览新事物,还动脑筋思考。他看待事物常用两种观点:先将它孤立地看,然后再同前面看到的其他东西联系起来。也许他还不明白,但并不急于马上弄清楚,留待以后再说。一本结构严密的小说,往往许多事情是错综复杂、互相呼应的,即使很有水平的读者也要到读完全书才能居高临下,鸟瞰全貌。小说中的这种令人惊奇的、也可说是神秘莫测的成分有时人们空洞地称为推理成分对情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设下悬念,如“王后为什么死去?”这是一种比较粗糙的表达方式。要是用暗示或对白的手法则较为高明,待再写若干页以后才让真相大白为好。神秘感对情节十分重要,没有智慧是无法欣赏的。对好奇心强的读者只要“然后然后”就行了,而要欣赏到神秘的奥妙,除用一半心思阅读下去外,还要留下另一半心思进行思考。现在再谈谈记忆吧。记忆与智慧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我们记住了才能弄明白。如果王后死时,我们已忘掉国王的存在,那就永远无法弄清她的死因。有些编造情节的作家总希望读者记性好,而读者也希望作家写得有头有尾、十分紧凑,对情节中出现的每个动作、每句说话都加以认真考虑,并注意节省篇幅;即使情节复杂也要前后连贯,像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只把死材料堆砌起来。对情节中的言谈或行动写起来有难有易,但都应令人产生神秘感,应让其顺着情节往前发展,不要迷失方向。情节开展以后,这些言行就要不断勾起读者的回忆,从而根据新的线索,即新的因果关系重新加以整理和思考,直到结局为止。如果情节引人入胜的话,最后结局就不会使人产生“待续”的感觉,只感到它是一个艺术的整体。这也许是作者所要显示的那种美感。假如作者什么都写得一清二楚,那就没什么美感可言了。尽管小说家不能以追求美感为目的,但如果他写不出具有关感的小说便无法立足。【注】本文节选自小说而而观第五章。本书是作者在英围剑桥人学三一学院所作的讲演,被誉为“20世纪分析小说艺术的经典之作”。福斯特:英国小说家。(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作者并没完全否定文章开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说法。B . 情节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则更强调因果关系。C . 读者应该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才能欣赏小说的情节。D . 小说家应以追求美感为目的,不然便没有艺术可言。(2) 文中多次提到“国王”和“王后”的例子,其目的是什么? (3) 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了,对于这篇“演讲”来说有什么样的好处? (4) “情节开展以后,这些言行就要不断勾起读者的回忆,从而根据新的线索,即新的因果关系重新加以整理和思考,直到结局为止。”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结尾部分,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在这时候,他又想起了郊外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他反复地问他自己:“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使你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用,你是否已经尽了一切努力呢?”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我似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了!”许多天过去了,正在等待得难以忍受的时候,他那跟他一样激动的母亲突然走进屋子,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那不是信,是由州委会打来的电报。电报纸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勾起读者回忆(划线的词句)他(保尔)是在_的身体状况下创作小说的。“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指的是_。“小说”是指_。整理和思考结尾部分保尔_的精神,与整部小说中保尔的形象是一致的。6. (19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长亭古韵游览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时,时常与亭不期而遇,在游赏之余,我们还可以走进亭中,坐下来切身体味一番亭给我们带来的古典韵律之美。亭最初并不是指建筑,而是指一种行政建制。秦汉制度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专指建筑的亭子是后起之义,比如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于泉上者”中的亭。至少在东晋时,已经有这样的亭子出现,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这里的“新亭”即是“亭子”的意思了。更为著名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那篇兰亭集序中提到的“兰亭”,亦此类也。园冶屋宇说:“释名云: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意思是,亭的主要功用是供人停留、休息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主要功能又有很大的延伸,包括游赏、休憩、宴集和送行等。我国有许多名亭,绝大多数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这些不同凡响的名字。反过来又为本已很有名的亭子增添了光彩。这些名亭的名字大体上可分为四种“风格”。一是对亭周围景物的高度概括或写实。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四面荷风亭、塔影亭、苏州虎丘的三泉亭、避暑山庄的北枕双峰亭、曲水荷香亭等。二是亭名表达了亭的建造者或主人的情趣、志向等。比如沧浪亭,取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湖南岳麓山的爱晚亭,则取自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是亭名的风格是写意式的,它们用抽象的字眼表现某种意境。比如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山西晋祠的真趣亭,北京北海的意远亭等等。四是亭名中隐含着一段历史掌故。比如,浙江诸暨浦阳江边堤岸上有一座浣溪亭,亭中有一对联云:“浣纱存古迹,救国出真人。”一望而知是纪念春秋时越国大美人西施的。与其他传统建筑相比,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虚”。亭不依赖墙,只靠亭柱的支撑(也有少数依墙而建的半亭),此种自由独立的审美特点,中空不倚的视觉效果,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空”与“无”的作用,与老子“当其无,有室之用”的思想相符。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追求清静无为即要尽量涤除尘世的搅扰烦恼,向大自然无限地贴近,而亭的建造地点和所用材料的随意灵活、用料简省、形式多变,同样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不论是皇家园林中富丽堂皇的亭,还是私家园林中和山问、水上、路边的亭,其基本的建筑风格都是简与虚,而后者更代表了一种民间的、率性的、清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亭是我国一种司空见惯的建筑,它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今天,虽然亭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功用已经基本丧失,但它们的美丽身影依然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山水的胜处,在古典园林的深处,静静地散发着独有的魅力。(1) 读了此文,你如何理解“亭”这种建筑的“虚”?(2) 文中提到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兰亭”,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 标题“长亭古韵”中“韵”体现为:7. (12分) (2019昌平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实现了多个中国航天史及航天器的“第一”:第一次研制并成功发射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和科学探测;第一次形成了深空探测任务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研制流程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我国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材料二:“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3年12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登月任务获得成功。“稳稳当当地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是一个难题。”欧阳自远说,“嫦娥一号”是撞月“硬”着陆。“嫦娥三号”是“软”着陆,不能使用降落伞。研究团队已计划在接近月球表面时首先利用反作用力缓冲,然后让“嫦娥三号”自由落体实现降落。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嫦娥三号首战告捷,对整个探月工程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征程上,中国是后来者。但广大航天人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始终不变,跨入航天强国的志向始终不渝,书写出中国航天事业的崭新篇章。材料三:2019年1月3日早上,“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探测器的速度从相对月球1.7公里每秒逐步下降。在6到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嫦娥四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首次任务,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航天战线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1) 阅读三则材料,下列选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嫦娥一号”与“嫦娥三号”探测器都是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的,先后共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次”。B . “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时不使用降落伞,实现自由落体降落,对整个探月工程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C . 三次探月的着陆难度逐次递增:“嫦娥一号”是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嫦娥三号是“稳稳当当地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嫦娥四号”是在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后成功着陆在预选着陆区附近。D .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2) 综合三则材料,说一说我国探月工程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都有哪些?(每个要点8个字) (3) (链接材料)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设计者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未踏实的脚印,象征着_;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着_;落笔处由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美好愿望。 (链接材料)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6九上蚌埠月考) 作文:“幸福其实很简单,可能就是因为太简单了,就总是忽略到看不见”,有人说人生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圆,我们在无形的区域内寻找着幸福,幸福兴许只是些许我们未曾在意的东西,或许就是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个凝望的眼神,一件寻常的衣服,一杯淡淡的开水当我们走完整个圆时,当我看清所有的路时,却发现我们放下了,忽略了太多太多幸福,只要我们用心体味,那种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幸福其实很简单,而又太容易忽视请以“幸福其实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地名和人名;不少于6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1-2、1-3、1-4、1-5、1-6、1-7、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1、2-2、2-3、2-4、2-5、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2分)3-1、3-2、3-3、3-4、4-1、4-2、4-3、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5-1、5-2、5-3、5-4、6-1、6-2、6-3、7-1、7-2、7-3、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