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精编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280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2019八上长春月考)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悄(qio)然 咆哮(po xio) 屏(bng)气敛声 摧枯(k)拉朽B . 要塞(yo si) 颁(bn)发 锐不可当(dng) 殚精竭(ji)虑C . 国殇(shng) 篡(zun)改 惨绝人寰(yun) 卓(zhu)有成效D . 镌(jun)刻 娴熟(sh) 杳(ch)无消息 清荣峻(jn)茂2. (2分) (2017九下曲靖月考)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 玷污 蹒跚 吹毛求疵 繁文褥节B . 斑澜 文绉绉 前仆后继 忧心忡忡C . 嘉奖 伶仃 重蹈覆辙 虎视眈眈D . 瞻仰 斟酌 渭然长叹 居心叵测3. (2分) (2018七上广州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那边的贵宾席,坐着几个文质彬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男子,正争论不休。B . 他说话这样不客气,真有点咄咄逼人。C . 早晨,到越秀山去走一走,呼吸新鲜的空气,真是心旷神怡。D . 今天下午小明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4. (2分) (2019辽阳) 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大数据的价值生成有其内在规律,只有深刻掌握并认识这些规律,才能提高科学运用大数据的能力。 修改:将“掌握”和“认识”调换顺序。B . 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只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好就有基础。 修改:将“就”改为“才”。C . 近年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已成为中国制造商显示其最新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 修改:将“显示”改为“表现”。D .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能否具有良好的心态、审慎的态度,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修改:将“成功”改为“成败”。5. (2分) 下列陈述(或做法)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 为了欢迎来访的兄弟省教师代表参观团,学校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 . 毕业了,张小明在王丽丽的毕业留言本上写下一则赠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 . 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她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D . 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季老师审查,并附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6. (2分) (2017鄂州)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A . B . C . D . 7. (2分) (2019南充)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B .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C . 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三名的人为探花。D . 杜牧在赠别中写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8. (2分) 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中各路神仙把美猴王塞进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四十九天后美猴王炼就了火眼金睛,冲将出来。B . 父亲的病(选自朝花夕拾)一文,回忆了作者儿时给父亲求医治病的种种荒诞情景,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C . 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吴用、谦逊深沉的宋江、粗鲁豪放的李逵、粗中有细的鲁达。D . 宋江做了梁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9. (6分) (2019九上江油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总结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学问。历览前贤俊杰,凡事业有成者,往往都善于总结。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潜心钻研水文,设计建造了“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六字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真言,泽被后世。楚霸王项羽自矜其功,直到四面楚歌时仍执迷不悟,发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的喟叹;而汉高祖刘邦清醒自知,将“所以取天下”的原因归结为“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回溯历史,一个人总结能力的高下,映照着认识水平、为人境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生走向与事业成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总结经验。正如毛泽东同志在1965年与程思远谈话时所言,“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事实证明,从革命年代、建设时期到改革岁月,打完一场仗、建完一项工程、推进一项改革,我们党都会及时总结反思,认真发扬优点、纠正失误。正是在不断地总结归纳中,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了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然而,现实中不少看似有模有样的总结,却背离了初衷。有人把总结等同于写材料,任由“秀才”坐而论道、凭空出理,只求辞藻华丽、句式整齐,不管是否源自实践,是否对工作有益;有人视总结为论功行赏的机遇,把尚在构思的蓝图包装成已经完成的工作,为明显存在的问题罗织借口,结果吹大了政绩泡沫,遮蔽了潜在矛盾;有人把总结写成流水账,抄抄文件、堆堆数字、列列表格,既囫囵吞枣应付自己,也草草了事敷衍上级。凡此种种,均徒有总结之表、无总结之实,落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如果对总结来个“总结”,敢于直面问题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心理学认为,人在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问题时,会本能地选择逃避或推卸,以拒绝痛苦情感的折磨。然而,哲人有言: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一个人在舒适区待久了,就如同“温水煮青蛙”,长此以往,只会踟蹰不前、能力退化。勇敢面对难题、善于剖析自我、学会总结得失,才能增长心智、提升认知,更好地适应当下和未来。法国作家福楼拜谈及写作体会时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你必须把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如果我们缺少勇于剖析的心理素质,丧失探寻本质的研究精神,就容易制造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花架子”,总结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结是客观的观察,也是高度的概括、智慧的结晶,必须保证“含金量”。王安石创作“春风又绿江南岸”时,一个“绿”字,就经历了十多个字的反复揣摩。安于做思想懒汉,惯于照猫画虎,难以成就高质量的总结。保持清醒、善于钻研、提高认识,才能知兴替、明得失,用理性之光照亮前行之路。(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 (4)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人总结能力的高下,映照着认识水平、为人境界,影响着人生走向与事业成败。B . 要做到增长心智、提升认知,更好地适应当下和未来,必须勇敢面对难题、善于剖析自我、学会总结得失。C . 现实中不少看似有模有样的总结都是徒有总结之表、无总结之实。D . 第段中“一个人在舒适区待久了,就如同温水煮青蛙”运用比喻修辞,增强了文章的文采和说服力。E . 我们如果不对自己做出高质量的总结,就会成为思想上的懒汉,惯于照猫画虎。10. (16分) (2019九下杭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有关“月”的主题阅读【材料一】古诗云:“月有阴晴圆缺”月球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地球运动,随着月球相对于地球、太阳的位置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的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被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这被古人看作月相的开始,叫作“新月”。随着月球亮区逐渐转向又转离地球,会依次出现“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等月相,最后,又会回到“新月”。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早在殷商时期,我国就创制了阴阳合历的特殊历法,后逐渐发展为现在仍在使用的农历。农历将月亮由新月至满月再至新月的周期定为“月”,以地球绕太阳的周期为“年”,并以闰月调整年与月的差值。这样古人抬头望月,便知道某一天是几月几日了。在观察月亮的过程中,人们还发现了月与气象的关系。“月晕则风”“月亮撑伞要下雨”等谚语就指导着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释名释天中对月相的记载:朔,苏也,月死复苏生也。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材料二】一直以来,月亮元素被广泛地运用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之中,这是一种把自然诗意化的行为,取得了园林的视觉美和人文美相统一的效果。我国古典园林设计者善于将自然之月同园林景观巧妙结合,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杭州西湖有著名的景点“三潭印月”。其设计者在湖中建造了三座中空的石塔,球面体塔身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形似满月。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燃灯烛,洞口蒙上白色薄纸。烛光从纸面透出,倒映于湖上,形成水中之月。此刻,天上月、塔身月、水中月交相辉映,融为极富诗情画意的奇幻美景。另外,设计者还将园林建筑设计为月的不同形态,表达人们寄托在月上的独特情怀。苏州园林中有不少形如满月的门洞和弦月造型的漏窗,造型雅致可爱,蕴含着人们对人生有圆满也有残缺的独特思考。设计者更将文化中的“月”运用到园林中。含有月意象的诗文楹联与园林景致相配合,营造了一系列以观月、品月为主题的园林景观。例如苏州沧浪亭,园外溪水映月,园内竹影摇风,“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楹联,就把诗意融入园景之中,赋予沧浪亭无限情韵。【材料三】假如月亮不见了,假如地球没有月亮陪伴,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地球的自转和月亮围绕地球的旋转,使地球和月亮处于种动态平衡,月亮就是地球的稳定器。如果没有月亮,后果会很严重。地球的南北轴会发生严重偏移,最大的偏移角度可能会达到90度。也就是说,南极、北极会变成赤道,赤道会变成南北极。如此来,地球的气候彻底混乱,人类即便还能在地球上生存,也得经常搬家、迁徙。就算地轴偏移没那么大,几度的偏移也有可能使现在北极圈的极寒地区在加拿大、俄罗斯之间不断移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曾经是风调雨顺的地区,由于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地轴小小的偏移,才形成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少有人住,而那个偏移只有1度。然而,我们在庆幸地球能拥有一颗月亮时,有一个事实正在发生着:月亮正以每年不到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未来月亮离地球会比现在远得多,地球甚至可能彻底失去月亮。虽然那将是非常非常遥远的未来发生的事情,但已经有科学家开始为此设计解决方案了。【材料四】月亮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光为我们照亮黑夜,为我们排解寂寞。不是吗?是月亮让李白在孤独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大胆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狂放地“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亮在李白的心中成了可以永远结游的朋友。月亮也似乎懂得那些游子的心,所以她总是用她的圆祈盼人间团圆和美满。她总是希望每一个游子能够平平安安回家,总是祝福所有的有情人能够成为一生一世相亲相爱的眷属,总是盼望每一个家庭能够和和睦睦美美好好。除此之外,她还为我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诗意,装点我们的家园和生活,让我们一代一代在这诗意的家园中生生息息。据说,在月明之夜,那些小偷和其他不良分子,其犯罪的概率都小了许多。由此看来,明洁而光辉的月亮是在劝化人们从善,是在把友爱、道德和人性洒向人间。是的,这就是月亮,她在广寒宫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却总是把美好与祝福呈献给我们。(1)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我们可以了解许多与月亮有关的信息:月相变化的规律、 _、月与气象的关系、_。(2)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 . 我们在庆幸地球能拥有月亮时,有一个事实正在发生着:月亮正以每年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B . 据释名释天中对月相的记载,“朔”“望”分别对应上图月相中“蛾眉月”和“满月”。C . 月亮为我们排解寂寞,为我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诗意,把友爱、道德和人性洒向人间。D . 假如地球没有月亮,地球的南极北极会发生严重偏移,最大的偏移角度可能会达到90度。(3) 下面的链接说明了选文中哪则材料的内容?请简述理由。 【链接材料】鹦鹉螺的贝壳上有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一个月形成一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鹦鹉螺每隔一里生长线的数目与月亮绕地球一周的天数恰好相同。现在鹦鹉螺每一隔的生长线在30条左右,而古鹦鹉螺化石显示;在距今约1.37亿年前的白垩纪,鹦鹉螺每一隔的生长线是22条;在距今约2.8亿年前的侏罗纪,每一隔的生长线是18条,到距今约4.2亿年前的奥陶纪,每隔的生长线是9条,也就是说,那时月亮绕地球周只需要9 天,算起来,那时月亮与地球的距离仅为现在的43%。(4) 下面的链接材料是著名景点“月到风来亭”的介绍,请你参看下图并结合原文, 简要说明“月到风来亭”的设计意图。 【链接材料】“月到风来亭”地势较高,踞水涯而建,三面环水。亭柱上有清代文人何绍基撰写的楹联“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亭内正中悬挂一面大镜,正对水面。明月初上,景致奇特。三、 诗歌阅读 (共1题;共2分)11. (2分) (2019九上江油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浦途中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注】秋浦: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蒲:蒲草。杜陵: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1)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岸蒲”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述。 (2) 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回答。 四、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1分)12. (11分) (2019七下江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1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阋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有龙则灵(_)谈笑有鸿儒(_)可以调素琴(_)(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仙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以山、水比喻陋室,以仙、龙比喻室主人的“德馨”。B . 文章从陋室幽美的自然环境、室主人博学多识、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三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C .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诸葛亮、扬雄的事例来证明“陋室不陋”,并以古代贤人自比,表明自己也有与古代贤人一样的志趣和抱负。D . 在语言表达上,文章多用四字句、五字句,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文字精练而又清丽,音调和谐,音节铿锵。五、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13. (11分) (2019八下嵊州期末) 文言文阅读。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乌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阙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注释】夭阙(qu)遇阻、阻拦。舂(chng)把东西放放在石臼里捣去皮壳。(1) 下列加下划线字解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其翼若垂天之云/曾不若孀妻弱子B . 去以六月息者也/策之不以其道C . 三餐而反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2) 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3处)。 适 百 里 者 宿 舂 粮 适 千 里 者 三 月 聚 粮(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4) 请联系上下文,分析加下划线词所包含的情感。 蜩与学鸠笑之曰之二虫又何知?六、 诗句默写 (共1题;共6分)14. (6分) (2018九上萧山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君子好逑。(关雎) (2) 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李白在行路难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_”表达了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两句表明诗人在朋友关怀下,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人到生活中去。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5. (11分) (2019八下萧山开学考) 根据下面对话,替班长写一则家长会邀请函,只写正文,不超过100字。 八(1)班班主任:我们打算开一个家长会,就在2月25日下午3时在教室里吧。班长:主要讲些什么内容?班主任:宣传中考政策,汇报孩子表现。然后你发个言,主要是让家长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如果有时间,让家长们互相交流一下。班长:好的,我这就去准备。八、 作文 (共1题;共1分)16. (1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一个充满温馨、令人感动的广告:一个上了一天班的女人,晚上回到家,给自己刚满四岁的小孩洗脚,然后,转身到母亲房间(或婆婆房间)给老人洗脚,她的小孩看见了这一幕,就使尽他全身的小力气也端了一盆水,并晃晃悠悠地走到母亲面前,说:“妈妈,洗脚”【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9-1、9-2、9-3、9-4、10-1、10-2、10-3、10-4、三、 诗歌阅读 (共1题;共2分)11-1、11-2、四、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1分)12-1、12-2、12-3、五、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13-1、13-2、13-3、13-4、六、 诗句默写 (共1题;共6分)14-1、14-2、14-3、14-4、14-5、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5-1、八、 作文 (共1题;共1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