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测试)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0181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A故乡和范进中举的作者分别是无产阶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和明代小说家吴敬梓。B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文章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作者是英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C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D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2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大殿廊下,鸣钟击磬(pn),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lio)绕。B计程车像饥蝗(hung)拥来。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燥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荫(yn)不再有用处。C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chn)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jun)。D在众目睽睽(ku)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shn)笑。他把扩音机紧靠住洞口,把音量开到最大限度,振耳欲聋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扩音机里传了出来。3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B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C“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4 . 选出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的更有意义,。”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ABCD5 . 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实践深刻启示我们,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这句话没有语病)B如果所谓集体、法人的利益总是“重如山”,个人的利益总是“轻如毛”,那么消费者永远改变不了被损害的地位。(这个句子是假设复句)C老子也称道德经,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为春秋时期老子所著。D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在诗歌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母爱和自然是他诗歌的重要主题。6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C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弱国好学的学生也一视同仁,热情教育。D有的游客明明看到公园草坪里“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蜂蜜、蜂胶、蜂王浆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假如蜜蜂消失,人们将告别大多数的粮食和蔬菜瓜果。此外,蜜蜂还为众多饲料植物授粉,没有它,肉类和牛奶也将变得稀有和昂贵;世界上植物类型变得单调,这会直接影响各种动物的生存也就是说:如果在生态系统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系统便会开始崩溃。令人不安的是,蜜蜂消失的事件正在发生。在美国,一些蜜蜂突然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超过60%的蜜蜂消失。如今,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欧洲国家。实际上,不仅仅是蜜蜂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北极熊也被列为了潮危动物。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生活的冰面缩小,食物来源变得稀缺,让北极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冬天,居然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残忍地捕杀小熊来填饱肚子。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100万倍。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我们就失去一项对未来的选择。随着某种生物的灭绝,或许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在地球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的灭绝。 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的行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害虫”和“益虫”这类概念的,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使命”。例如,昆虫吃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因此,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什么贡献呢?我们可以不再吃珍稀野生动物,少吃肉类多吃素食,节约用纸和燃气,少坐车多步行其实,由于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太密切,只要我们能稍微压制一点点欲望,都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贡献。7 . 文章说明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 . 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9 . 第段中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联合国将2012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B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有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C从文中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蜜蜂,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顺序进行说明。11 . 读完本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月光迟子建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这调皮的月光,让我只能睡睡醒醒。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带着股嫩嫩的绿意;夏日的月光,饱满丰腴;秋天的月光,洗尽铅华,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的月光新鲜明媚。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今天是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边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 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掩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 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5期,有删改)12 . 文章题为“月光”,作者却在第节写到了“太阳”,有什么作用?13 . 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文章第段中画线语句。14 . 第段写了四季月光的不同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5 . 如何理解第节中划线的“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这句话?16 . 作者在文章结尾时写到那团月亮“美得夺目”。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感到了那团月亮的美?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论语十二章(节选)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7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为人谋而不忠乎(_)(2)四十而不惑(_)(3)淫慢则不能励精(_)(4)险躁则不能治性(_)18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19 . 为什么孔子认为“贤哉,回也”?20 . 以上选文都有关于学习的内容,但所谈角度各有不同。请分别加以说明。四、句子默写21 . 古诗文填空。(1)蒹葭萋萋,_。(诗经蒹葭)(2)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3)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5)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6)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其五)(7)伤心秦汉经行处,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会当凌绝顶,_。 (杜甫望岳)(9)_,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0)斯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11)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1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出美好愿望的诗句是_,_。 (1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表现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以积极、乐观、鼓舞的诗句是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題。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2 . 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3 . 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请简要分析。六、名著阅读24 . (名著学习)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描写了四位在他成长中给与了他最大慈爱与亲情友情的人物,他们是_、_、_、_。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_家族的刁难,两个刁难分别是_、 _七、综合性学习25 . 为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选择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校团委将要举办一次“倡导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间读(材料一),从两方面概括出实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材料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南、北极冰川开始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城市和低海披岛国将被海水淹没。据预测,按现在的速度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水温升高将导致蓝藻过度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一是:二是:根据(材料二),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的意义。材料二:校团委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方式”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宣传委员准备制作一期海报,请你再帮助他设计一个栏目。栏目一:拟低碳标语栏目二:提低碳建议栏目三:五一期间,天气睛期,气温适宜。你们全家准备去鹿门山游玩。爸爸、妈妈正在为是乘车还是开车而犹豫不决时,你说:“。”听完你的建议后,爸爸妈妈决定一家人乘公汽出行。八、作文26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人生中总有些挥之不去的记忆,让我们刻骨铭心,或是一些人,或是一些事,或是一些物,或是一份情请以“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600字27 . 根据要求写作。匆匆流逝的岁月,有时会让我们感觉自己不断在失去,失去童年、失去伙伴、失去自由忙忙碌碌的日子,也让我们的心,一天天变得粗糙,渐渐很难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愉悦和幸福;但也许只要一个小小的契机,或者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梳理,你会发现其实你拥有的很多。请你以“我拥有的真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提示与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