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0037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4分) (共3题;共14分)1. (3分) (2017七下威远月考) 请指出下面商店招聘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 错别字:_改:_(2) 错别字:_改:_2. (8.0分) (2019八上榆树月考) 默写。 (1) 山随平野尽,_。_,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 (2) _,长歌怀采薇。(野望) (3) 几处早莺争暖树,_。(钱塘湖春行) (4) 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5) 黄鹤楼中运用对偶修辞描写登楼所见的诗句是:_,_。 (6) 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 (7) 钱塘湖春行中以花草来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_,_。 3. (3分)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顾野有麦场_弛担持刀_屠暴起_一狼洞其中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乃悟前狼假寐_盖以诱敌_二、 阅读理解(43分) (共6题;共46分)4. (3分) (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 名著阅读 (甲)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式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他没戴帽子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农民谈话,一边认真地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银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边的行人一起在走。他的谈话、举止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活泼的人。(乙)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农民喜欢红军吗?”“喜欢红军?他们当然喜欢。红军分地给他们,赶走了地主、收税的和剥削者。”(这些“红小鬼”都有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词汇!)“但是说实在的,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红军呢?”“他们亲手替我们做了一千双、一万双鞋子。妇女给我们做军服,男子侦察敌人。每户人家都送子弟参加我们红军。老百姓就是这样待我们的!”(丙)“那你得缴多少税和地租呢?”“四十元一年!”“那是在红军来这里以前?”“是的,现在我们不缴税”“但是有这样的不同,”一个青年农民插嘴说,“如果我们的街坊说我们没有帮助白军,红军就相信了。但是碰上白军,我们即使有一百个好人为我们担保,而没有一个地主,白军仍把我们当红匪。可不是这样?”那个老头点点头。(1) 文段(甲)摘录了对三位红军领袖的外貌及言行举止描写的语句,他们分别是: _ _ _(2) 文段(乙)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情节。( ) A . 过大草原B . 四渡赤水C . 飞夺泸定桥(3) 斯诺在书中采访记录了很多少年、“红小鬼”、农民等说的话,有哪些用意? (4) 斯诺在书中指出:“红色中国”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会获得胜利。请根据全书的阅读体验和以上材料,阐述“红色中国”终会胜利的原因。 5. (3分) (2018八下温州期中) 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具体内容,选择梁晓声的一个观点,加以阐述。 文学作品应该有几种魂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少有三种:第一种,革命者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行动。第二种,情爱,这是永恒的,不会消失的。第三种,与苦难和厄运抗争,战胜生命,这点更没有过时。梁晓声6. (13.0分) (2019武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好诗呢?大自然的景物是人所共见的,如果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只有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先看这两句诗:“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再看另一句:“群鸡正乱叫。”哪是好诗,哪是坏诗?“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一条鱼跃过像白绸一样的水面,如同一根玉尺抛在白绸子上;黄莺穿过像丝一样的柳条,像一枚金梭在许多条丝线中穿织。你看,多么漂亮,而且对仗工整,但只是描述风景外在的形象,没有内心的感动。这样,即使写出再漂亮的句子,也只有文字和技巧,缺乏诗歌应有的生命。“群鸡正乱叫”是杜甫的诗句,只看这一句,好像不是好诗。但读诗不能只看一句,要看整体的传达。羌村整组诗,表现的是诗人历经战争离乱,与妻子儿女长期分别后回家重逢的情形,“群鸡正乱叫”这句诗就有了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美的字,而是要找合适的字;不是写几个漂亮的诗句,而是要写出诗人自己的感动。我曾经告诫学生“修辞立其诚”,真诚是作文与做人的基本要求。学生感动于女朋友寄给他一片红叶,创作了诗句“红叶枕边香”。诗句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但我却无法从他的诗句中感受到他的感动。陆游的菊枕诗,是思念他被迫离异的第一任妻子的:“记采菊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当年他的妻子采了菊花,把菊花的花瓣缝入枕囊,如今在曲折的屏风和深重的帷幕间还留有菊花的幽香。每一闻到这香气就让他忆起四十三年前的往事,可是现在在昏暗的灯光下,向谁去诉说这使人断肠的感情呢?这样,菊枕的“香”就使无数的后人感动了。所以,诗歌除了要有真诚的感动,还要将这种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感动。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用他整个的生活乃至整个的生命来写诗的,这样诗歌才有兴发感动的生命。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内心有了感动,是这个生命孕育的开始。把这份感动写出来,使之成形,能让读者感动,甚至能让千百年后的读者都受到感动,诗歌的生命,从此生生不已。学习诗歌,要能体会诗歌中这种美好的生命,养成品味诗歌兴发感动之生命的能力,这是读诗最为宝贵、最可重视的价值和意义。(基于命题需要根据叶嘉莹讲稿改写)(1) 作者认为“群鸡正乱叫”是好诗的理由有哪些?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句描写了人所共见的景物,使群鸡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B . 诗句注重的是诗歌应有的生命,而不是漂亮的文字和技巧。C . 诗句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经过战争离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感动。D . 诗句是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2) 作者将“红叶枕边香”与菊枕作对比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 好的诗歌应该“修辞立其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真诚的感动。B . 好的诗歌往往源于真实的故事,表现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C . 好的诗歌能将自己真诚的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这种感动。D . 好的诗歌具有生生不已的生命,内心有了感动就是一首诗歌生命孕育的开始。(3) 本文在品读诗歌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 . 读诗要体会诗中触动人心的真情实感。B . 读诗要把诗句放在整首诗中来品味欣赏。C . 读诗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状态。D . 读诗要理解诗歌美好生命的生生不已。7. (8.0分) (2019九上宣州月考)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需要“制造快乐的能力”“今年当你听到自己的名字,先别着急,等一分钟再上来!”在第九十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开场主持人以去年误颁最佳影片的乌龙事件为引子,既活跃了气氛,也巧妙地对会务工作做了提醒,引得现场观众掌声连连。谁都不会拒绝一个有趣的人,“学会了幽默,全世界都会欢迎你”。一位白人记者曾向南非总统曼德拉发问,南非局势那么乱,黑人参政到底有没有希望?他回答,“小伙子,我的年龄比你大得多,但我比你乐观得多,你为何如此悲观呢?”(A)可以说,幽默是“人类心灵舒展的花朵”,不仅让自己变得思维敏锐、胸襟豁达,也给他人带来欢乐,为人际交往增光添彩。法国作家埃斯卡皮,曾在著作论幽默中,将幽默比作是真理大家族的一员,是机智和快乐的孩子,这道出了幽默的本质。表面上看,幽默是一种引人发笑的手段,似乎人人都能轻松掌握。但让人快乐并非如想象得那么简单,是否具备洞察生活的能力,温和宽容的心态等等,都是决定幽默能否戳中笑点的重要因素。从国外的今夜秀艾伦秀等脱口秀,到国内的欢乐喜剧人等喜剧类节目,这些文化产品能够得到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广泛欢迎,主要就在于对受众需要快乐、希望发笑的精准把握。如一位观察者所言:让人笑,是一件值得人尊重的事。作为智慧的标志,幽默不分国界,但会因民族、文化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特质。比如,大不列颠的幽默有不少反讽、奚落、荒诞和双关,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幽默则较为含蓄,需要读出字面意思背后的内涵。如果对当地文化不够了解,理解其幽默自然也会“差点意思”。换句话说,幽默中包含了一个民族的鲜明个性,抓住笑点,读懂幽默,其实是在体味不同国家的文化精髓。泰国人常说,“遇见苦难,我们用幽默活下来”。由此想到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中的一个片段。在恐怖的纳粹集中营里,在残酷的战争和死亡面前,乐观、睿智的父亲基度,将一场不可避免的灾难,“改编”为一出“有趣的游戏”,只为保护年幼的孩子免遭伤害。幽默是他作为父亲,送给儿子最珍贵的礼物,也体现了最深沉、伟大的父爱。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将幽默当作“对付痛苦的最好武器”,即便有了裂痕,也会因此而沐浴到生活的阳光。幽默是“最好的良药”,无论何时,人类都需要制造快乐的能力。而在节奏紧张的现代生活中,不管是缓解压力,还是融洽气氛,幽默显然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项国外调查显示,无论择偶还是身处职场,幽默感都是为很多人所看重的一项个人素质。“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为生活多添加点意趣,人生才能更立体、更丰润。(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4日05版,文韩硕)(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怎样理解选文第段画线句子的意思?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将幽默当作“对付痛苦的最好武器”,即便有了裂痕,也会因此而沐浴到生活的阳光。(3) 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 选文第段的论证过程怎样?试加以分析。 (5) 将下面的句子放在(A)处行不行?为什么? 有朋友的孩子看见爱因斯坦就嚎啕大哭,爱因斯坦却摸着孩子的头说:“你是第一个肯当面说出对我的印象的人。”8. (6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安军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9. (13.0分) (2017八下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小题。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 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醉翁之意_ 树林阴翳_太守之乐其乐也_ 射者中_(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段将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结合,由近到远、由点到面介绍了琅琊山,酿泉,醉翁亭。B . 第二段通过描写朝暮,四时之景的无穷变化,抒发了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矣的快乐心情。C . 本文第三段依次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面。D . 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4) 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联系文本简要分析。三、 写作(40分) (共1题;共40分)10. (40分) (2019九下宁江模拟)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一)题目:我成长中的故事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感谢那些偶尔出现并打动我们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让我们的内心下一场雨,洗刷洗刷,然后继续前行。一只站在树枝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孩子们的头脑里宁愿画上很多问号,也不要画上太多的句号。以上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那些偶尔出现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不要一味依赖外部条件,要相信自己;要敢于质疑,善于探索作文要求: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毕业学校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4分) (共3题;共14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二、 阅读理解(43分) (共6题;共46分)4-1、4-2、4-3、4-4、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1、9、答案:略三、 写作(40分) (共1题;共40分)10、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