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926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8西宁)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嶙峋(ln) 枯涸(g) 静谧(m) 忍俊不禁(jn)B . 菜畦(q) 炽痛(ch) 剽悍(bio) 戛然而止(ji)C . 寒噤(jn) 绮丽(q) 稽首(q) 即物起兴(xn)D . 骈进(pin) 汲取(j) 阔绰(chu) 锲而不舍(qi)2. (2分) (2018北部湾)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赋闲 斟酌 奇山异水B . 争辫 奇迹 别具匠心C . 恳求 摇篮 珠光宝器D . 应酬 婉惜 三顾茅芦3. (2分)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得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B . 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与共的重担,来回奔忙。C .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D . 这里没有棕树蛇的天敌,一旦它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4. (2分)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B . 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C .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进行了调查研究。D . 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5. (2分) (2018七下南宁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孙权劝学选自其中。B . 木兰诗是乐府诗集中的一首叙事诗,是南北朝时北朝的一首民歌。C . 最后一课作者是英国小说家都德。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小东西、长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D . 黄河颂选自臧克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6. (2分) 下列对本文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打比方)B . 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列数字、打比方)C . 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列数字)D . 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作比较)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 (2019七上渭滨期末) 诗文默写 (1) 十二章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 (2)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 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 (4) 天上的街市中用“_,_”的诗句,让牛郎织女自由往来,借此寄寓自己的理想。 (5)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_。(诸葛亮诫子书) (6) 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9分)8. (5分) (2014湖州) 许多学校将“中考倒计时牌”作为九年级教室环境布置的重要内容之一,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请发表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60字左右)9. (4分) (2017七下沂水期中) 语言运用仿照划线句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衔接,语意连贯。从小到大,一路走来,收获了许多甜蜜的回忆。甜蜜的回忆如花,芬芳四溢,令人迷醉。它如桃花,绽放在三月油墨的田野上;_,_;_,_;它如梅花,绽放在腊月雪白的屋舍旁。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6荆门)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回答问题。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 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1. (11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解释下列划线词。太丘舍去_去后乃至_相委相去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 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2. (16分) (2017八上富顺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时间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底4期B,有删改)(1) 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 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注意力喝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B . 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的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C . 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D . 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由不成熟变得更趋向于成年人。(2)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感觉得时间过得越快。B . 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路还是接触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喝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C . 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逐渐进入“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D . 人的年龄与过去的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大。(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篇说明有关“时间去哪儿了”的事理说明文。从生理学的角度科学地解答你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光阴似箭的问题。B .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采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在年龄大小与时间流逝的关系中是如何体现“相对论”的。(4) 章第小节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 (5)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第节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第段中“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划线的“渐渐”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七、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 (2018七下鄞州期末) 请以“我记忆中的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横线处填一个恰当的词或短语(如“这条街”“学校食堂”“游泳馆”等)(2)以记叙为主,适当加入描写抒情。(3)500字以上。(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1、7-2、7-3、7-4、7-5、7-6、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9分)8-1、9-1、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1-1、11-2、11-3、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2-1、12-2、12-3、12-4、12-5、七、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