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9259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积累(18分) (共3题;共18分)1. (4.0分) (2019九下苏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早春三月,微微雨,空气中弥(mn)着栀子花的清香,撑起一把花折伞,走进雨巷中,听雨,看雨,数雨,一寸一寸感受雨的清澈与细微。绵绵的雨声里,路面把小巷衬得玲珑(t)透,意味深常。小桥流水的苏州,宛若含苞的白莲,质朴而雅致地盛开。风是古风,水是遗韵,远眺虎丘塔,古意绵深,近赏拙政园,别致清幽。雨滴滑落叶尖,泌入我的衣领,让我和它一同感受这初春的绿意(ng)然。那无尽的(xi)想,随着无穷的水舒缓地向前流去(1) 根据拼音写汉字。 mntngxi弥_透绿意_然_想(2) 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改_;_改_2. (11.0分) (2019九上芜湖月考) 默写。 (1) 露从今夜白,_。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寂寂江山摇落处,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_,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5) 行路难(其一)中表明李白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自信心的句子是:_, _。 (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_,_。 (7) 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描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诗句是:_,_。 3. (3分) (2019九上黄岩期末)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驳论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再树立自己的观点,比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反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观点,再树立正确的观点,进行论证。B . 写诗,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比如余光中的乡愁,结尾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有无限的眷恋,有无法排解的家国愁绪C . “他甚至歇斯底里骂孩子,神经质抱住老婆哭鼻子。”(路遥平凡的世界)此句中的加下划线字词在句子里做状语。D . 并列复句的几个分句是没有主次之分的,比如“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就是并列复句。二、 阅读理解(67分) (共5题;共67分)4. (7.0分) (2019广安) 阅读名著,完成下列各题。 (1) 水浒传这部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_的主题。 (2) 请阅读骆驼祥子中的一个片段,写出片段中横线上A处与祥子密切相关的人物名字。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A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A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请问A是_。(3) 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集,凝聚着傅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_(填人名)深厚的爱;昆虫记在真实记录和描写昆虫生活的同时,还渗透着_(填作者)对人类的思考。 5. (5分) (2019七上天台月考) 阅读朝花夕拾后,我们有了很多收获,班级里开展了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 我们认识了书中的六个主要人物,可小明只想到四人,请补全其余2人。 朋友范爱农、父亲_、_、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先生寿镜吾。(与作者的关系+人名)(2)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儿童时代天真烂漫的生活场景。 冬天在白雪皑皑的百草园里捕捉鸟雀,上课的时候趁教书先生不注意偷偷地和小伙伴做游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这些都是一个孩子生命里最初的欢乐与诗情画意。(请联系其它篇目在横线上再补充一个这样的生活场景)(3) 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A . “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他能勾摄恶人魂魄。B .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是要拯救国民的精神C . 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D . 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6. (19.0分) (2018眉山) 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后面小题。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哒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儿,落到地面的声音。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儿击落一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打枣的事儿。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母亲仰头朝树上望一忽而,举起棍子就打。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母亲说,枣熟好了才好吃。等树上的枣儿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花糕吃。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给母亲要爸爸。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地哭喊起来。母亲把我搂在怀里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那天,母亲只一会儿就树上的枣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十三岁那年,到了红枣收获的季节。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诉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真的,我举起棍子噼里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但是看着被打得光秃秃的树,我心里又很难过。母亲却笑微微地说:“枣树越打越旺。”直到第二年秋天,一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抓起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我弯身去拾,却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顿时,我的眼泪叭嗒叭嗒掉下来。一次欠,我用打老枣树的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但我不知道,当我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她一辈子含辛茹苦,将我拉扯成人。我却因为生活中的风吹草动或种种不如意一次次向母亲哭诉和发泄,而每一次哭诉和发泄都会像刀子一样割着母亲的心。后来,母亲离我而去,我也离开了那棵老枣树。但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夜深了。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1) 阅读第段,照示例用四字短概括后两次打枣的原因。示例:第一次:无理哭闹后打枣。第二次:_。第三次:_。(2) 结合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列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连用三个“终于”有何作用?)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3) 本文有多条线索,请说出其中两条。 (4) 下面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一段文字,与文中第段的画线句子进行比较:同样是写母亲,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7. (15.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月季花开郑毅刚租来的房子,院子里空空如也。春日里的一个周末,我从镇上的集市买来月季在院子里种下。北方的春天来得慢,来得静。开始的一两个月并没有什么动静。有一天,我突然惊喜地发现,月季已经抽出了柔嫩的绿枝!我欣喜若狂,忙叫来母亲。母亲笑着说:“我早就看到了。”我尴尬地低下头,惭愧自己没有早点看到它们。一有空闲我就端详月季。叶子由淡黄变嫩绿,由嫩绿变深绿,一叶叶铺开,一枝枝舒展。只是,它的茎一直都纤细,不甚粗壮。我问母亲缘由,母亲说那是因为它接受的阳光照射太少。我才意识到这株月季生长在树荫的夹缝中了。我开始有些怜惜它,然而又无能为力,只因院里没有更好的地方安置它。它一直向上生长,快要赶上我的个头儿了。盛夏的一天早上,发现那丛绿中间隐现着一个花蕾,我异常欢喜。那天,我从外面办事回来,母亲告诉我,说我上当了。我忙问:“怎么了?”母亲说:“你快看看花的颜色。”我走进院子,朝那丛花看去,三四朵白色的花正在怒放,即刻明白母亲指的是花的颜色。当初买花的时候,我说要开红色花的那种,卖花的老人信誓旦旦地说,保证是红色,没想到如今花开了,竟然是白色。我也不喜欢这种颜色。母亲很迷信,认为这种颜色不吉利。我有些懊丧,无语地站在那里。母亲劝我把花砍掉,我说不行,好不容易才长这么大。就这样同母亲执拗着,母亲只好叹叹气,没有再说什么。不久,母亲便大病了一场。生病期间,母亲几次提到那棵白色的月季花,话到嘴边,却又止住。我明白母亲的意思,就说过两天会把它挖出来扔掉。晚上接到父亲的电话,让我把母亲送回湖北养病,他说回老家病会好得快一些。这次,我没有挽留母亲。母亲年纪大了,北方的水土与气候让她很难适应。把母亲送上了火车。临别时,母亲说自己很愧疚,没能继续留下来帮我照看孩子。我说:“您的身体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我自己能解决。”她低下头沉默了一阵。我不忍心看到母亲这样自责,便催促她赶紧坐好,说火车快开了,自己也匆匆下了火车。火车开动的那一刻,我看见母亲隔着车窗向我挥手。此刻,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强忍住眼泪,也朝她挥挥手。回到自己的小院,我又看见那些白色的花。顿时,莫名的怒气使我朝铁锹走去。可是,当我紧握铁锹一步步走近它,心却软了下来,白色的花朵开得正艳。我许久都没再去看那株月季。天气渐凉,树叶在秋风的吹动下缓缓飘落,草也枯萎了。深秋时节,气温骤降,妻子提醒我多加一件衣服。出门时,我瞥见了院子里的那株月季,欲开而未开的花蕾仿佛冻僵了一般,心想,这回开不了花了。可是,等我中午回来,发现在正午的阳光下,它竟然舒展开那早已冻僵的花瓣,挺立在严寒中。我被它折服了!我深深地佩服着这花朵,它在旁人的漠视与嫌弃下独自开放,舒展着自己的生命,张扬着自己的热情,无所顾忌地释放着自己的能量。不知道母亲看见此时的月季花,会不会改变当初固执的想法!(1) 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表格中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月季开花经历和我的心理变化。 月季花开的过程情感月季抽芽晚发现我惭愧_我怜惜月季开出白色花_月季开后母大病我嫌弃月季凌寒独绽放_(2) 文章多次使用了照应,请写出其中的一组。 (3) 文中第段中的画线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4) 文章结尾写道:“不知道母亲看见此时的月季花,会不会改变当初固执的想法!”假如母亲此时真的站在凌寒怒放的月季花前,她会怎么想呢?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想象。 8. (21.0分) 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 下列各组中划线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B . 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C . 虽人有百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 . 妇拍而呜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3) 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A .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B .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 .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三、 写作(60分) (共1题;共60分)9. (60分) (2016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英国一名女婴出生仅一个多小时便夭折了,父母捐献了她的器官,她成为英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器官捐献者。这名宝宝名叫“希望”,父母在怀孕的时候就得知她先天无脑畸形,但他们没有选择堕胎,而是选择尊重生命。小希望出生仅74分钟就不幸夭折,结束了短暂的生命。父母难过不已,决定将她的肾和肝细胞等器官捐献给需要的患者。“虽然她的离开让我们很心痛,但是她能帮助别人减轻痛苦,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这是有些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小希望的父母说。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18分) (共3题;共18分)1-1、1-2、2-1、2-2、2-3、2-4、2-5、2-6、2-7、3-1、二、 阅读理解(67分) (共5题;共67分)4-1、4-2、4-3、5-1、5-2、5-3、6-1、6-2、6-3、6-4、7-1、7-2、7-3、7-4、8-1、8-2、8-3、三、 写作(60分) (共1题;共60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