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中考语文预测卷三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8899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预测卷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预测卷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预测卷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预测卷三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游览 寒噤 描摹 振耳欲聋B . 雾霭 揣摩 汩汩 怒不可遏C . 凝重 横溢 吞没 磅礴气势D . 乘隙 浑厚 轰然 前呼后拥2. (2分)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 , 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B . 在昆虫的美丽国度里,大家恪尽职守 , 一切井然有序。C . 出类拔萃的捉鳖人,南方水乡每个县总有几个,而登峰造极的,几个县才有一个。D . 有自知之明的人,犯了错误也不可怕,他会从中吸取教训。3. (2分) (2019八下织金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B .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C . 春天的百里杜鹃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D .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4. (2分) 下列文段出自学问和智慧,其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骨,决不能成为房子;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美术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证明。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StPeters)或巴黎圣母(Notre Dame)教堂。若把学问譬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A . B . C . D . 5. (2分) 与其它三句意思不一样的是:( )。A . 我是要去西双版纳的。B . 我不得不去西双版纳。C . 谁也阻挡不了我去西双版纳。D . 我说过我去西双版纳吗?二、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24分) (共3题;共24分)6. (4分) (2019九下嘉兴模拟)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 开首两句出现的景物与天净沙秋思中相同的有_和夕阳。 (2) 下列理解恰当的是( ) A . 整首曲写尽秋意却无一“秋”字。B . 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秋天的美景。C . 前后画面的对比极尽秋景之迟暮。D . 最后一句以抒情收尾,直抒胸臆。7. (12.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4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啼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唯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袅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节选自王安石材论)【注释】骥:良马。后文的“骐”与此同义。刍:喂牡畜的草。求:寻找,寻求。烦御:烦劳驾驭。顿:整顿,这里指拉。辽:远。骀(ti):劣马。试:试验。(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 (2)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_(2) 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策之不以其道 不屡策 , 不烦御B .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所以饮水食刍C . 而伯乐不常有 不舍昼夜而追之D . 其真不知马也 在当其所能而已(3)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2)古之君知其如此,故不以为天下无材。_(4) 比较【甲】【乙】两文,说说两文作者主张的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什么相同之处。8. (8分) (2019八上南宁月考) 补写出下列诗文的空缺部分。 (1) _,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 (2) 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 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5) 风声一何盛,_!(刘桢赠从弟) (6) 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7) 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相顾无相识,_。 (8) 三峡中扣“素、绿、清、影”句子是:_,回清倒影。 (9) 与朱元思书文中含蓄地表达作者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 现代文阅读(30分) (共2题;共30分)9. (17.0分) (2019九上萧山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扫码风行,你还花“钱”吗?近年来,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各地,“扫码支付”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但是不论是我国还是世界各地,“扫码支付”的发展和普及依然有所不同。能够确定的是,这种“非现金支付”的方式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思考。【社会现象】很多人调侃,手机支付发展太过迅猛,有两类群体深受打击,一是乞丐。以前出门很多人都会备点零钱,当看到路上的乞丐,产生怜悯之心时,便会顺手将口袋中的零钱给乞丐。可是现在很多人随身都不带现金。二是小偷。人们不带钱包,小偷就无钱可偷;改偷手机吧,一个个走到哪儿都机不离手,哪有下手机会啊!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花“钱”不用现金是再普通不过的事。虽然“扫一扫”“刷一刷”发展越来越快,但仍有不少人习惯买东西付款时花“钱”。郝阿姨说,孩子多次教她用手机支付,但她都记不住操作,听了那么多被盗刷的新闻,自己担心上当受骗,还是感觉用现金安全。“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取点新钞票,包个现金大红包给孩子更喜庆,更能表达心意。”像郝阿姨这样的老年人,以及一些对新技术还不熟悉的人,觉得移动支付的操作方法还很复杂,相比传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金,只是账户数字的变化让他们缺乏安全感。【专家分析】“现金支付与非现金支付,其实各有利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现金不依赖于任何介质,不同于刷卡需要POS机、手机支付需要网络,现金使用起来更简单便捷。从现实情况看,还有不少人依赖现金支付,对一些中老年人以及农村或偏远地区的消费者来说,现金支付仍将是重要的支付方式。同时不可否认,现金在印制、运输、存储等方面与非现金支付相比确有其劣势。如今,不少人会遇到这种情况:买东西付款时,扫微信或支付宝经常会有优惠,但用现金基本上什么活动都没有,甚至还会有一些商贩直接明确表示“拒收现金”。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根据相关规定,现金是合法货币,商家不能强行要求消费者只能用某种支付方式,否则就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图表分析】【国际动态】北欧地区是无现金社会建设的先行者,瑞典、丹麦、芬兰是全球对现金依赖最低的国家。2015年,在这三个国家的零售消费交易中,只有6%通过现金结付,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为47%。除北欧地区外,欧洲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现金使用频率下降的趋势。英国自1988年以来,现金支付的比率下降了14个百分点。亚洲地区新加坡政府曾在2001年明确提出发展电子货币的最高目标,即建立“无现金社会”。印度莫迪政府2016年底发布著名的“废钞令”,规定在2017年3月31日后,正式废止旧版500卢比和1000卢比纸币。日本部分移动运营商也开发出了“手机钱包”,只要上传个人资料后就可使用,目前主要用于便利店和购买电车票。至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储备银行2017年计划推出新支付平台(NPP),旨在继续推动澳洲无现金社会建设。而美国,现金交易仍在日常支付中占据较大比重,移动支付发展较缓慢。2013年的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人逾四分之一的付账方式仍然是现金,并且国内民众中始终存在一股拒绝无现金社会的强大力量。可见,世界建设无现金社会的步伐日益加快,尤其以北欧、新加坡等地区为先。这些地区有几个共通之处,一是经济水平高,人均GDP和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国内消费欲望旺盛;二是国土面积不大,城乡差异、国内地区间差异较小,推行政策阻力较低;三是国民受教育程度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四是政府推动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行政阻力、法律阻力较小。(1)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通过写乞丐和小偷的事例,说明只要以后都是“非现金支付”,那么这两类人将会消失。B . 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现金与非现金支付各有利弊,可推断这两种支付方式目前都有存在价值。C . 从【图表分析】可发现,移动支付安全隐患种类多,危害大,不利于移动支付的可持续发展。D . 对于“非现金支付”发展速度,欧美国家比亚洲国家发展地更加迅速,且更加有体系化。(2) 在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对“非现金支付”与“现金支付”的利弊产生了分歧。请结合上文【社会现象】【专家分析】和【图表分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正方:非现金支付比现金支付弊大于利反方:非现金支付比现金支付利大于弊观点1:现金不依赖于任何介质,现金使用起来更简单便捷。观点1:_。观点2:_。观点2:_。观点3:_。观点3:现金携带不方便。(3) 王奶奶在便利超市买了2罐牛奶,给了店家100元的纸币,店家借口说没钱找零,要求王奶奶扫码支付。请你结合上文,为王奶奶提供解决方案并说明理由。 (4) 阅读上文后,请结合相关内容,为我国“非现金支付”的合理发展提出建议,不少于2条。 10. (13.0分) (2019凉山)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植物也有语言夏爱兰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也是相互之间交流情感的桥梁。动物也有属于它们自己的“语言”,比如通过叫声或者肢体去表达意图。那么,植物有“语言”吗?很多人觉得植物既不会动也不会说话,无论周边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都无动于衷,怎么可能有自己的语言呢?20世纪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了植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发现在严重干旱时期,植物会发出一些奇特的声音。通过进一步的测量和收集数据,他发现声音的源头在植物体内的输水管上,植物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发生微小的震动。另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发现,植物缺水时发出的响声大小和缺水程度是有相关性的,缺水越严重,发出的响声越大。但是,当时还无法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倘若是因为植物缺水而有意发出这种声音的话,这种具有意识性的表现实在令人惊叹。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发现植物的语言非常奇特且魅力十足,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揭开植物发声的奥秘,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科学家岩尾宪三发明了一种“植物活性翻译机”,通过连接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够清晰地听到植物的声音。利用这台翻译机,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有些植物若长时间处于黑暗之中,一旦受到强光的照射,会发出较高音调的声音,如同人受到惊吓一般;有些植物在遭遇强风或者缺水时,发出的声音是低音调的,如同人承受到很大的痛苦一般;有些植物在经历生长环境变化后声音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如突然有舒适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或者在缺水的状态下突然被浇灌,声音会从刺耳变得很悦耳,这便是它们表达愉悦的一种方式。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声音进行研究后发现,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为了探索植物之间的声音差异,美国科学家通过仪器对植物的声音进行测量。在植物叶片的不同位置放置两个微型电板,电极的作用是接收植物发出的信号,再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器将这种信号转换成声音,并通过增幅机进行放大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通过对比测试,不同种类的植物会有其独特的声音。比如,豆科植物中有的声音类似口哨,有的声音犹如哭泣;而茄科植物西红柿却能发出响亮动听的声音。植物的“语言”本质上来说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就像人类感情中的喜怒哀乐。通过植物的这一特性,人们使可知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交化和需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照顾,有效地提升它们的生命力。(选自科普中国,有测改)(1) 文章中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 文章中第段中划线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 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3) 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植物语言”的特点。 (4) “植物活性翻译机”的发明,让我们发现了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现象。也还有许多的发明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请你联系现实举侧说明,注意说明语言的科学、严密和准确。 四、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共2题;共56分)11. (6分) (2019八上鄞州期末)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根据要求答题。 宁波多水,江河溪流纵横交错,蜿yn 曲折。为启通途,宁波的先祖们取木石为基,架桥为渡,几经cn 桑,形成了独特的桥梁文化。据光绪七年(1881年)的宁郡城河丈尺图志标载,单宁波老城内,就有古桥159座,至于宁波大市,大大小小的古桥,总数超过万座。而宁波现存的古桥已不足十分之一,很多精致的桥梁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一串熟悉的桥名让后人xi 想。昨天的宁波阴沉沉,飘着细雨。就在这样的天气里,鼓楼二楼一间不大的展览厅里,“宁波古桥旧影展”开展了。挂在墙上的50多张老照片,默默讲述着宁波古桥的前世今生。而通过这些桥,我们也能隐约ku 见宁波城市的巨大变迁。(1) 根据拼音写汉字。 (2) 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12. (50分) 深邃的你,痴迷的我;严格的你,叛逆的我;狡黠的你,单纯的我我在“你”的陪伴中、在与“你”的亲近和交流中,渐渐成长。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提示:“你”可以是人,可以是物。)题目: 的你, 的我要求: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姓名、人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24分) (共3题;共24分)6-1、6-2、7-1、7-2、7-3、7-4、8-1、8-2、8-3、8-4、8-5、8-6、8-7、8-8、8-9、三、 现代文阅读(30分) (共2题;共30分)9-1、9-2、9-3、9-4、10-1、10-2、10-3、10-4、四、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共2题;共56分)11-1、11-2、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