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8598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冀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冀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东皋(go)燕然(yn)征蓬(png)B徙倚(x)汉塞(si)白沙堤(t)C驱犊(d)萧关(xio)贾亭西(ji)D萋萋(q)采薇(wi)啄春泥(zhu)2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现代散文春,作者朱自清。文中依次描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迎春图”五幅春景图,抒发了作者赞美春天的真挚情感。B济南的冬天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在描写冬天山景时,文章先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再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C雨的四季选自散文,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的知心人,他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3 . 下列句子中,表达准确、逻辑严密的一句是( )A这所学校校舍漂亮,树木繁茂,一定是一所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好学校。B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家庭幸福、社会发展,也关乎国家繁荣昌盛。C如果生活条件优越,工作坏境舒适,没有苦难与挫折,事业就不会取得成功。D只要关注极其普通的甚至瞬间产生的想法,你就会成为有非凡创造力的人。二、基础知识综合4 . 阅读语段,完成后面小题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 )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 )强挺立的一种树。它没有婆su( )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qi( )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1)给文段中粗体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晕(_)倔(_)婆su(_)qi(_)枝(2)解释文段中画横线的短语_。(3)语段中运用了_修辞方法。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父亲的咳嗽声刘心武(1)一位从大西北来北京上大学的小伙子,有一回来我家度周末,饭后我们坐在沙发上一起听音乐,我放送的是一盘西洋古典大提琴曲集。音箱中传出缕缕婉转柔美的乐音,茶几上小玻璃缸中的水蜡烛荧然闪动,我发现他眼睛里渐渐透出了泪光。在乐声中,我们开始了一场令双方难忘的交谈。(2)我问他,这音乐为什么让你感动?他说,不懂音乐;尤其不懂这种古典音乐;听大提琴专辑更是头一回;但是,不知为什么,听到这样的旋律,忽然想起了一些以往并不曾有意存放在心里的东西(3)我问那是什么东西?(4)他说,比如说,父亲的咳嗽声(5)我心里一动。问:在乐音里,怎么无端地想到了咳嗽声?咳嗽,应属于非乐音的一种噪声啊!(6)他说,是的,咳嗽不仅是噪音,而且是病态的音响(7)然而,他就是忽然想到了咳嗽声,父亲的咳嗽声。他对我说,他父亲是个老矿工,四十五岁前一直在井下作业,四十五岁后成了偶尔下下井的统计员,现在也还不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却被动员提前退休了。他从小就听惯了父亲的咳嗽声,在高考复习期间,父亲并帮不上他的忙,一切生活上的照应,也都出自母亲,父亲往往只是坐在一旁,手里用捆扎包装箱的废带子,编扎着造型拙朴的手提篮,眼睛,时不时地朝温习功课的他望上一眼,偶尔父子目光相遇,双方便都赶紧移开,而这时父亲必然会咳嗽几声(8)我说,你父亲一定有职业病吧?那是不是叫“矽肺”?(9)他说,矿上很注意防治“矽肺”,但像他父亲这样的老矿工,即便还不足以戴上“矽肺患者”的帽子,但那肺叶里气管里,总还是比常人多些个除不掉的粉尘不过,他说,在他复习期间,父亲在他旁边的那些咳嗽声,却不一定都是呼吸道里的粉尘作怪常常是,忙进忙出的母亲会过来嗔怪父亲:“你怎么回事儿?咯咯咯地在这儿闹人!你不知道人家现在不能分心?去去去!钓鱼去!找你的老哥儿们杀棋去!”父亲有时只好放下没编完的篮子,怏怏地踱出去了然而往往是,他在解题的过程中,忽又瞥见父亲一旁的身影,父亲注视他的目光便倏地闪开,同时是一串咳嗽的声音(10)他说,整个报考大学的全过程里,母亲说过许多暖他心窝也令他焦虑的鼓励与期盼交织的话语,父亲却几乎从未正面接触过这一话题他确曾在私下腹诽过父亲的木讷与低智他一度对父亲的咳嗽声心生烦厌(11)音箱里的大提琴声韵浑厚而又幽婉他沉默了好一阵,才接着说,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接到了来自北京的录取通知书,上火车的那天,父母在火车开动前,一直守在车窗前,母亲有道不完的叮嘱忽然,父亲挤到母亲前面,从胸兜中,掏出一个纸包来,递到他的手中。他听见母亲说:“该给的我都给了!这是你攒了好久的买鱼竿的钱,你就留下谁能怨你?你这人真是!倒好像是当妈的小气了似的!”说时火车已经开动,他打开纸包,父亲那浓厚的体臭袭入他的鼻腔,他鼻子一酸,抬头要看父亲,却已难见面影,不过,他分明听见了父亲极其畅快的一阵咳嗽声!(12)听到这里,我仿佛也听到了他父亲那深情的咳嗽声,这平凡却沁人魂魄的咳嗽声,与那大提琴的优美旋律,融为了一派人世间最可珍贵的天籁(13)是的,我们往往会忽视人世间那些最不起眼、最不动听,却其实是至为宝贵的亲情显示,而一旦我们在人生的跋涉中念及那些已不在眼前也不在耳畔的至亲至爱的细微而纯朴的存在,心弦为之瑟瑟颤动时,我们才痛楚地意识到,不管我们有多么坚强,有多少庄严而神圣、沉重而严肃的东西作为了生命的支柱,可是我们依然还是需要一些温柔的东西,拙朴的东西,特别是来自亲人、朋友的往往是最琐屑的,甚至是默然的一份关爱!(14)他想到了父亲的咳嗽声你也许想到了爷爷那任你小手抓扯的胡须而我忽然想到了当年同宿舍学伴在夏日为我晾晒过的枕头,那天当我在外狂欢兴尽归寝时,枕头发散出了阳光那清新甜美的气息5 . 文中围绕“父亲的咳嗽声”,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时间事件高考复习期间(1)_报考大学期间父亲未正面接触报考话题,只是时不时发出几声咳嗽。火车开动前(2)_6 . 任选角度,赏析第11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忽然,父亲挤到母亲前面,从胸兜中,掏出一个纸包来,递到他的手中。(2)他打开纸包,父亲那浓厚的体臭袭入他的鼻腔,他鼻子一酸,抬头要看父亲,却已难见面影。7 . 分析题目“父亲的咳嗽声”的作用。8 . 联系全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这平凡却沁人魂魄的咳嗽声,与那大提琴的优美旋律,融为了一派人世间最可珍贵的天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柳和折柳赠别中国古人送别时,常常折一截青青的柳枝送给远行的友人。三辅黄图桥有这样的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来,人们经常用“折柳”作为送别之词。在中国古代抒写离情别绪的文艺作品中,“折柳”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如“甲”,甚至一些惜别怀远的乐曲,也以“折柳”为曲名,比如“乙”。古人为什么要在送别时折一段又轻又软的柳枝呢?一是因为“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丙”,借柳条随风飘扬,似牵人衣,来表达难分难离,依依不舍的心情。二是因为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里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三是因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所以古人折柳相送,也寓意友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其实,古人折柳赠别,赋予柳树种种感情,其文化源头是他们对于柳的崇拜。在中国古人看来,青青的柳树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界的植物,还是一种象征物。中国古代的神话中,太阳西沉的地方叫柳谷。古人认为太阳正是在有柳树的山谷里得到了生气,获得了力量,第二天早上才能那么新鲜、光明、温暖,从东方升起。另外中国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送葬的灵车都可以称作“柳”。这也曲折反映了古人希望死者能像“柳”一样,获得再生。柳树在中国古代还经常被用作消灾祈福的工具:正月里,门前插一枝杨柳,可以挡住百鬼;有些地方认为柳枝可以驱除蛇蝎等毒虫;满族的巫师萨满们用柳枝祛除鬼怪;白族新婚的家庭以柳驱邪。很多地方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全家安康;满族祭祖时还用柳枝蘸水洒在儿童头上,这是向孩子赐福。由于中国古人对柳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们送给远行之人的一段柳枝,虽然谈不上尊贵,却包含着殷切而深远的祝福祝远去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顽强而蓬勃地生存和发展,祝远去的人一路平安,来日幸福。9 . 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诗句依次应该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ABCD10 . 第段加点词“这样的认识”是指什么?11 . 古人折柳赠别的原因是什么?12 . 本文是从“折柳送别”的_、原因和_等方面来介绍古人“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的,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13 .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为什么呢?这要从柳树本身的特点说起: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断了可以重新生长,倒着插,横着插都可以存活。每到冬去春来,柔弱的柳树总是最先吐出小小的嫩芽。柳树顽强的再生力、旺盛的生命力给十分重视草木的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句子默写14 . 填空。(1) 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范仲淹)(2) _,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陆游)(3)万籁此都寂,_。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五、诗歌鉴赏长相思雨万俟咏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选自宋词鉴赏辞典)15 . 全词采用侧面描写,突出夜雨_的特点。16 . 词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词人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述理由。A恨B愁C空六、课外阅读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窗外有枣林,雏雀习飞其下。一日,猫蔽身林间,突出噬雀母。其雏四五,噪而逐描,每进益怒。猫奋攫之,不胜,反奔入室。雀母死,其雏绕室啁啾注1,飞入室者三。越数日,犹望室而噪也。哀哉!猫一搏而夺四五雏之母,人虽不及救之,未有不恻概注1于中者。而猫且眈眈然,唯恐不尽其类焉。乌乎,何其性之独忍于人哉?物与物相残,人且恶之;乃有凭权位,张爪牙,残民以自肥者,何也?清薛福成注1庸庵全集注1啁啾:许多小鸟的叫声。注2概:通“慨”注3薛福成:清外交家,散文家。文章宗法桐城,是曾国藩四大弟子之一。17 .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雏雀习飞其下习:练习B猫蔽身林间蔽:隐藏C越数日,犹望日而躁也犹:好像D乃有凭权位,张爪牙凭:凭借18 . 第二段是对_一事的评论,批判了_的社会现象。七、名著阅读五、名著阅读(4分,各2分)1956年2月29日夜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傅雷家书节选)23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_)(姓名)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八、综合性学习20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日前,中国诗词大会同名图书与读者见面,该书由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的文字脚本整理润色而成。新书中国诗词大会(上下)由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官方独家授权出版。董卿也邀请读者们一起加入这场诗词狂欢,她说:“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你荡气回肠,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我们将开启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句。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智慧,也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30字以内,标点符号计数)。(2)请依据对联常识以及你学习古典诗词的感受,将下面六个短语组成一副对联。读好诗耳畔眼前品佳作山明水秀燕语莺啼九、作文21 . 根据要求作文。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这样说:“不会再有匀速前进的同龄人,你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就算你待在原地,你缓慢成长,也是一种退步。”“千万不要在你本该奋斗的时候,选择了安逸。千万不要在年轻时不爱努力和打拼,每天过的云淡风轻。暂时落后同龄人,并不可怕,真正的超越,是在纵向的比较中,成为更好的人。”以上的这些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你可以叙述事件,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发表观点展开论述,可以说明某一种现象或事理,还可以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进行写作。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基础知识综合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课外阅读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