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8521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坚持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就是要达到“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影响一个社区,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B无论外界环境和参赛条件都极端恶劣,“好声音”的歌手们总能够面带笑容、充满信心地完成所有的比赛项目。C从各国对黄灯的规定来看,设置黄灯的目的在于为驾驶员在红灯和绿灯之间提供一个“缓冲时段”,提醒驾驶员判断是过去还是停下。D这不可能是真的,我这样想,汽车不会跑那么远,差不多三十公里左右呢。2 . 语文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课文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三作家。B夸张这种修辞手法,故意言过其实,对人或事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两诗句都是夸张。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王绩野望的颈联。D三峡的作者郦道元,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两篇文章多用四字短句,句式整齐,声韵和谐;而且长句、短句相间使用,读来朗朗上口,是南北朝文学的卓越代表。3 . 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女娲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中的“绝妙”是形容词。B“开展活动”“锦绣山河”“天文地理”“热血沸腾”,分别是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和后补短语。C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这是一个并列复句。D“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中的主语是“罗布泊”。4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与杜甫合称“李杜”。B植树的牧羊人的作者是让乔诺,英国作家,电影编剧,他被认为是英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C“老师轻轻点下头”一句中的“下”是量词。D“外面一片漆黑”一句中的“漆黑”是名词。5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称职(chng)云霄刨根问底(po)兴高彩烈B妥当(dng)安祥混为一谈(hn)怪诞不经C庇护(b)绵延拈轻怕重(nin)骇人听闻D侍弄(s)诀别花团锦簇(c)迫不急待6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的设计别具匠心,使这幢楼既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B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描写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C虽然引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但两篇文章的观点却迥然不同。D晚会上,他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7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c),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灿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ji),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B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c)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耗(ho)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而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gu)园,足不下楼,兀(w)兀穷年,历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D他总是把无穷的忧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zu)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zhu)的心亲自带向远方。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你的天空会完好无缺吗朝颜天空零星地飘着细雨,洁白的木梓花在路旁恣意开放,甜香得仿佛要溢出蜜来。几个散学归来的孩子用伞柄钩着伞柄,奔跑着,嬉闹着,咯咯地笑着。这样的乡村冬景,覆盖着一层温馨美好的外衣,很容易击中我内心柔软的部分。现在,我置身于瑞金最偏远乡镇的一个村子里,是一名群众路线工作常驻队员。两年了,我挨家挨户走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却每每被一间间屋子的寥落和冷清刺痛双目。老人、孩子、一些嘎嘎叫唤的家禽,是村中的主角。而年轻人,则像珍稀的候鸟,唯有在年关将近时才会飞回来,暂时填满屋子的空寂。很快的,他们又将起飞,降落在不属于他们的城市里。自然,刚刚被焐热的怀抱,也随之飞走了。我寄居的这个家庭,毫无悬念的,亦是只剩了老人和孩子。寡居的阿姨六十多岁,领着一大群孙子孙女和外孙子外孙女。阿姨的声音热情高亢嘹亮,训孩子,斥鸡鸭,有着似乎强势的热闹。直到那一天,她被已经高出她半个头的孙女丽丽用板凳砸中,我才发现,瘦弱的阿姨其实是那样的外强中干。事情的起因多么简单,丽丽偷钱,又不服阿姨的训斥,于是随手抄起板凳,扔向了那个亲手抱她喂她养她长大的奶奶。然后,她若无其事地背起书包上学了。她的弟弟回来说,丽丽从学校旁边的小店里出来,左手提着辣片,右手攥着冰棒。在这件事发生之前,我早已领教过丽丽的身手敏捷。我们在餐桌上吃饭,她悄悄地端着碗潜进我的卧室,拉开我的钱包。她很聪明,不会一次全部拿光,不细心是不容易察觉的。但次数多了,便总有露馅的时候。有很多次,她将我箱子里的零食吃光,笔掏走,蜂蜜只留下小半瓶。但是她见到我时,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喊一句阿姨。我断断续续地听到奶奶和丽丽母亲在电话里的对话。“她要钱用,你就给她嘛。”“给了,她还是要偷啊。”“那你就多给一点嘛。”我知道,丽丽的母亲在外面开着一爿店,收入不错。她一定以为,钱是可以弥补一切的法宝。但她不知道,饥饿和欲望是一个无底的深洞,一经形成,便是用再多的钱也填不饱的。日子依旧在看似平静中向前滑行。后来,丽丽的母亲回来,又一次以弥补的方式,给了她一个智能手机。以手机为起点,状况一点一点地发生着。先是为了蹭WIFI,丽丽在打雷天偷偷将我的电脑接上电,导致电脑主机、路由器和“猫”统统罢工。然后是丽丽所持手机的话费以天文数字向上攀升,终于连她母亲也忍无可忍。后来,丽丽读大学的堂哥打开她的手机,发现她正与一位素未谋面的大叔进行着一场热火朝天的“网恋”,话费之谜终得破解。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仗义的丽丽,居然主动为远方那个大叔充话费。面对一场又一场的审问和劝说,丽丽甚至连眼泪都懒得掉下一滴。她沉默,麻木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我猜她一定想,她有什么错,除了那个虚拟的男人,谁曾给过她那样多的甜言蜜语,谁曾给过她那么多言语上的关怀呵护。这些年她得到的,除了钱,还是钱。作为驻村干部,我们曾在村委会煞有介事地成立了一个留守孩子辅导中心,希望能以一己之力,在学业上、心灵上,多少给予孩子们一些东西。这种帮扶形式被写进总结,写进宣传资料里,看上去很像那么一回事。然而事实上,真的收效甚微。每年暑假来临的时候,一辆又一辆的大班车开进镇里,又一群留守孩子将被带到父母所在的工厂、工地上。他们以一群候鸟的身份,飞抵那个陌生的地方。迎接他们的,会是一个水草丰美的湖泽吗?当更多的零食、玩具以弥补的姿态堆砌在他们的面前,那一片曾经塌陷的天空,是否会像女蜗补过的那样,完好无缺?(选自2016中国年度精短散文)8 . 简要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9 .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丽丽是一个怎样的人?10 . 结合语境,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语句。(1)而年轻人,则像珍稀的候鸟,唯有在年关将近时才会飞回来,暂时填满屋子的空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2)然后,她若无其事地背起书包上学了。她的弟弟回来说,丽丽从学校旁边的小店里出来,左手提着辣片,右手攥着冰棒。(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11 . 细读本文,根据你所了解的现实,说说文章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呀,他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2 .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中的“镶嵌”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13 . 作者为什么对老王感到“不安”“愧怍”?14 .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老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小题。永久的生命(节选)严文井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我们都非常可怜!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远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那些暴君们能够杀掉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不声不响的爱情来赞美它。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15 . 选文第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作者为什么这样说?16 . 品味选文第段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句子: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棵棵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表达效果:17 . 选文第段中“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句中“凋谢”和“不朽” 这两个词语的理解。(1)凋谢:(2)不朽:18 . “珍爱生命”是古往今来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请你写出一句与“珍爱生命”相关的名言警句(要求:不准抄袭选文中的相关语句,不准有错别字,否则不得分。)名言警句: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译注富贵不能淫)(乙)陈果,字稚硕,乡试登唐文献榜第二甲,授兵部山海关主事。果慷慨尚气,少与阮大成友。大成中年流落,挈妻子依之;及卒,果又以礼殡葬之,抚其子,择配,嫁其女。丙申,岁大祲,果出粟赈饥。(选自新安县志,有删改)(注)陈果:明代新安县人(今深圳南头南山村人)。阮大成:人名。挈(qi):带,领着。岁大祲(jn):这里指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新安县遇大旱,庄稼枯死,颗粒无收。19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父命之_(2)往之女家_(3)挈妻子依之_(4)及卒_20 .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2)果慷慨尚气,少与阮大成友。21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B甲文启示我们“大丈夫”要做到不因富贵、贫贱、威武而动摇。C孟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曾提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D从表达方式看,甲文是议论文,乙文是记叙文。22 . 按甲文中孟子的标准,陈果是否可以称得上“大丈夫”?请谈谈你的看法。四、句子默写23 . 经典诗文默写(1)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十二章)(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4)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_,_”让你感受到新旧事物时序的交替。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24 .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C“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的“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D词人巧妙运用典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实直白。25 .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近些年,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走进了大众生活。26 . 某同学要制作一份小报介绍二维码的应用,下列材料可选用的两则是A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B在火车票上印上二维码,记录买票人的信息,采用二维码进行售票、检票,可以大大提高通行效率,防止伪票。C在报纸、杂志上印刷二维码,读者通过扫描上面的二维码,能够快速的在手机上阅读报纸、杂志上的内容。D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已研制出多种码制。27 . 请向小伙伴再推荐一个生活中运用二维码的例子(试卷上已有例子除外),并用一句话说说它的好处。七、作文2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长途跋涉时,偶尔停下来,倒一倒鞋中的沙砾,前行的步伐将更有力;风雨兼程中,偶尔停下来,听一听虫鸣鸟叫,心境会变得宁静而悠远;偶尔停下来,回眸曾经忽略的感动,生命的种种况味蓦然顿悟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以“偶尔停下来”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29 . 题目:的周末请在横线上加一个限定性的词语,如“我”“妈妈”“愉快”“疯狂”等,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字迹工整,不能使用涂改工具!(2)补全题目,并把题目抄在作文纸上。(3)内容具体,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与姓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二、现代文阅读1、2、3、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