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0秋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语文试题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7190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2020秋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2020秋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2020秋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2020秋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上词语,正确的是( )(1)“下来吧,孩子,”他带着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2)因为有这样的冬天,干啥还希望点别的呢?(3)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4)我们唯一的,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A安慰慈善宽恕装饰B慰问慈善宽待装潢C慰问慈爱宽恕装潢D安慰慈祥宽待装饰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佝偻(lu)驾驭(y)日薄西山(bo)越俎代庖(bo)B蓬蒿(go) 分歧(zh)怏怏不乐(yng)鞠躬尽瘁(cu)C菡萏(dn)伎俩(ling)度德量力(du)即物起兴(xng)D案牍(d)慰藉(j)鞭辟入里(b)长吁短叹(y)3 .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迤逦(y)矫揉造作(jio)寒喧一筹莫展B缜密(zhn)汗流浃背(ji)迁徙手屈一指C提防(d)扣人心弦(xin)脏款崭露头角D挑剔(t)锲而不舍(qi)震撼所向披靡4 .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同志对青年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是青年充满朝气、实现理想的重要力量。B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C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D“真是一个粗心的孩子!”他忽然又叹息一声:“唉,谁又不是这样呢?”5 .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C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与其天涯思苦,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D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青少年能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B只有尽快修建好横跨汉江之上的庞公大桥,就能缓解襄城、樊城的交通压力。C发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D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自首播以来,牢牢占据新媒体榜单魁首第一位置。7 . (题文)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城市里的菜地晓寒河对面那一大片狭长的河洲,都用来种菜。河把土地分开,同时也把生活分成两种。我的窗户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面镜子,照山照水,照一座小城,照出一片菜地的丰歉。我和土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来到这座小城以后,渐渐疏离了农事,把一片菜地当成风景看了。我是菜地里的常客,有闲了就去,点一根烟,慢慢地,边走边看。黄瓜花开了,偷偷绕过巴掌大的叶子,高举在阳光中,泼辣辣的黄,做好了招蜂惹蝶的准备。苦瓜开始显山露水,沟沟壑壑都在膨胀,一刻不停地忙着扩充自己的地盘。芹菜拱出来,挤眉弄眼,芽尖上的泥土还没来得及抖落干净。白菜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肿大。不起眼的白菜,也学会了用夸张的比例来表现自己的憨态可掬。这些花朵,叶子,瓜果上,都挂着不同的节令,像超市里货物上贴着的标签。菜地,已成为我另一本鲜活的日历。我母亲很少来城里住,城市在她眼里,一身的毛病。你看你住那么高,抬起脑壳一看吓死人,夜里睡着了都不踏实;一眼看过去,到处都是屋;街上车子打架,走在路上都提心吊胆。而她一辈子生活在村庄里,打开大门就对着田垄和山冈,到处撒满了稻子,瓜菜,花草树木,鸡鸭牛羊;喊一嗓子就有人答应,这种敞亮和温情是城市里拿钱都买不到的。有年春天,儿子过生日,母亲破例来住了两夜。一天傍晚,我领她去菜地里看看。一路过去,母亲指指点点:这个菜栽得好,你看苗嫩葱葱的,以后肯定结得多;这块不行,要赶紧松土,施肥,再不搞就迟了,你看这人一懒,地也懒了。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母亲几乎没停过嘴巴,脸上的表情也阴晴不定。一根藤蔓爬到沟里来了,母亲把它牵回架子上,一条虫子在叶子上爬,母亲把它提了。母亲在不自觉中就把这些事做了。各种瓜菜,没有一样是闲着的,拔节的拔节,长个的长个,散发着不同的清香。在里面走着,亲切,踏实,知道自己离土地最近,离庄稼最近,离根最近。这晚,母亲显得很高兴,大概是没有想到,城市里还有这样一处地方。不过,母亲并没有因为一片菜地而改变对城市的看法,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很少进城。我回家去,母亲总会去菜园里摘些菜给我带走,每次摘菜时都会问我,河边那块菜地还好吧?我说老样子。过了几年,母亲再一次问我,河边那块菜地还好吧?我说好着哩。母亲不再说话,看样子她对我的回答很满意。事实上,那块菜地早已经被推平,几条街道纵横穿过,一些商品房从上面拔地而起,菜地以另一种形式变得高耸幽深,河的这边和那边都变成了同一种生活。那些菜被埋在了城市的底下,人在上面走过,汽车从上面碾过,只有日子还在流转,雨仍然从天空落下。(选自2017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8 . 作者为什么说“菜地已成为我另一本鲜活的日历”?9 .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10 . 文章的标题是“城市里的菜地”,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母亲?11 . 联系全文,分析第段的作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老杨树下宿舍楼前耸立着一棵老杨树,纹理粗糙的枝干奋力托举起硕大的树冠。入夏来,树上缀满大大小小浓密的叶子,犹如撑开一把遮阳的巨伞,为树下乘凉的老人、玩耍的孩子提供着清爽和绿意。树荫底下横了一条绑着磨刀石、悬挂小铁罐的长凳。旁边有个拿菜刀的老太太正与身材消瘦的磨刀师傅侃价。师傅有一定年纪了,穿着一件围裙式的粗布工作服,脸上胡子拉碴的。他磨一把菜刀要6元,老太太不干,坚持只给4元。“你这是何苦呢!”我在一旁轻声埋怨磨刀师傅说:“5块钱给她磨了算啦,不就是少收1块钱嘛!”“那不成!”磨刀师傅断然拒绝:“少收她1块,待会儿你要磨刀,俺是不是也得少收1块?再来人磨刀,俺不都得少收1块。那俺今晚买干粮、买菜的钱就不够啦!”听他这么说,多收少收这1块钱还真关系到温饱的大问题。我不免试探着问:“那你一天能挣多少?”“这可说不好,干俺这行,哪能旱涝保收。”我又追问:“那你最多一天磨过几把刀?”磨刀师傅想了片刻回答:“你还甭说,头年真有那么一次。俺一天磨了20把菜刀、5把剪子。干一桩活挣5块。那可是俺生意最火的一天。”说到这,磨刀师傅的一双干眼中闪现出毫光,四周包裹的皱纹也舒展开了,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生动起来。通过交谈,我大致了解到磨刀师傅的人生经历。他姓邵,年近六旬,早先在一家县刀具厂上班,厂子倒闭后回乡务农。妻子多病,三天两头跑医院。为了看病方便,他和儿子陪要子进城长住。租房、吃饭、看病、买药全需要钱。儿子每天去建筑工地打工。他的肾有病不能干重活,只能凭磨刀的手艺挣一份零钱。我对邵师傅的同情心油然而生。趁着邵师傅干活,我回了趟家,翻出4把生锈的刀剪,又倒了一杯凉开水拿到老杨树下。“邵师傅,你先喝口水,再帮我磨磨这几把刀剪。”邵师傅接过水杯连声道谢,仰面朝天一口气喝完,然后开始干活。活干完后,我对他说:“4把刀剪,该给你24块对吧?”不料他回答:“你送的活多,得给你优惠,每把5块。”“那怎么行,不能坏了你的规矩。”我寸步不让地与他逆向侃价,一番拉锯后,邵师傅让步了。我抽出一张50元的递给他。他为难地说:“今儿送活的人少,手头没零钱找。”我一把将钱塞进他手里说:“那就别找啦!”他摇头道:“那不成!俺哪能占这种便宜?”说罢他拿着那张钞票转身直奔向邻楼底层的小卖部,不一会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先退给我26元,又把一小瓶显然是为换零钱而买的矿泉水,宝贝似的放进工具袋里。我猜想他大概是带回家去给有病的妻子或者出力流汗的儿子。我收下钱,跟邵师傅道了别,回家刚坐下,忽听门铃响。开门一看,原来是邵师傅。他微微喘着气说:“摁了好几家门铃才找到你。”说着举起一张卡问:“这是你刚才丢的吧?俺收工时在地上捡到的。”那是一张不设密码,任何人持有都能使用的商场购物卡。我告诉他这张卡不是我丢的,让他再问问别人。邵师傅有些失意地说:“已问过几个人了,都没人认领啊!”“那你就留着自己用呗,”为了使他安心,我又添了一句:“反正又不是偷的、骗的。”“那不成!不属于俺的俺不能要!”邵师傅回绝的神情仿佛人格遭受了侮蔑似的,直拿那双干眼瞪我。我急忙致歉说刚才失言了。“丢卡的人还不知有多着急呐!”邵师傅说罢又问我居委会的所在地。我猜他是想通过居委会寻找失主。邵师傅匆匆离去后,我的心潮难以平静。我伸头望窗外,老杨树下已空无一人,但“叮啷、叮哪”的铁板敲击声似乎仍在回荡。老杨树被夕阳铺洒上一层迷人的金色,晚风拂动着枝叶发出轻微的声响,宛若应和着铁板声在歌唱。(有删改)12 . 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邵师傅之间的故事。13 . 文中的邵师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14 .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到这,磨刀师傅的一双干眼中闪现出亮光,四周包裹的皱纹也舒展开了,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生动起来。15 . 本文以“老杨树下”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阅读教养的证据,完成下列各小题。教养的证据毕淑敏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如下: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等等,有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做到了这些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16 . 结合全文,说说教养的证据是什么。17 . 结合第段,将下面对本段论证过程的分析填写完整。首先,提出了的观点,然后从反面论述了,最后从正面论述了。18 . 说说第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三、语言表达19 . 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四、综合性学习20 .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_仿写句子,形成连贯完整的一段话。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_,_。五、作文21 . 作文(写作题目)记叙一件发生在你身边的令你深受触动或引起你思考的事情,并写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少于5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二、现代文阅读1、2、3、三、语言表达1、四、综合性学习1、五、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