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六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6834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六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六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六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六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戈壁滩上常常风沙h xio(_),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2)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ng ki(_)淋漓。(3)“聋”虽然带来了w k b n(_)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二、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第四篇小石潭记)(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于黄州著记承天寺夜游)(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棹小舟寻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解山阴今浙江绍兴。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剡(shn)指剡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嵊(shng)县。造到、至。2 . 解释加点词。(1)水尤清冽_(2)日光下澈_(3)积水空明_(4)因起彷徨_3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B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C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D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4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时戴在剡,即便夜棹小舟寻之。5 . 甲、乙、丙三个文段中,主人公出行的原因各是什么?各体现了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文言文比较阅读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注释: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颛(zhun):独一,专擅。6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苟富贵苟:_ 载与俱归俱:_7 .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佣者笑而应曰B复立楚国之社稷C客出入愈发舒D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8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9 . 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_;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_。10 . 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课内文言文阅读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1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出入之迂也(2)寒暑易节(3)汝之不惠12 .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13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B愚公有移山的远大抱负,也有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移山的事业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C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高万仞”,用夸张的手法写两山的高大,意在衬托智叟形象的高大。D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并不是宣扬封建迷信思想。14 . 解释加点字。缘溪行欣然规往皆若空游无所依斗折蛇行罔不因势象形而计其长曾不盈寸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下列小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5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是金陵人,客此。(_)(2)与余舟一芥(_)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17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以为妙绝B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余住西湖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不复出焉18 . 下面“而”的用法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而”相同的是( )A杂然而前陈者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C舟中人两三粒而已D宋无罪而攻之19 . 作者描绘西湖雪景,采用_手法,随意挥洒几笔,就点染出西湖雪景的神采。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富贵不能淫)(乙)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注)公仪子:即公孙仪。夫子:对男子的尊称。下人之色:迁就他人。即:假如。20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安居而天下熄(2)与民由之(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4)虽嗜鱼21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22 . 根据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有人认为公孙仪是“大丈夫”,你是否赞同,为什么?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二)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此文与醉翁亭记同为作者被贬滁州时所做。2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B上下一白长烟一空(岳阳楼记)C道其风俗之美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D以与民共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24 . 下列对文段(一)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映衬出作者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作伏笔。B“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描写了天地广大,人之渺小,传达出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C文中有关“崇祯五年十二月”及“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作者无限的惆怅和淡淡的哀愁。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不仅点出“痴”情人不止“我”个,更形神兼备地写出了赏雪人的情态,文情激荡,余味无穷。25 . 下列对文段(二)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B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C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D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26 . 把下面文段(一)(二)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27 . 从文段(二)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很有乐趣,你认为他有哪些乐趣?(请写出四点)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注释)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存:抚恤。耽:沉溺。九重:深宫之内。存意:用心操劳国事。28 .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C犹割股以啖腹遂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D既妨政事,又扰生民既来之,则安之29 .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管夷吾举于世皆以美于徐公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时有物外之趣C曾益其所不能其如土石何D故卿等为朕之耳目辍耕之垄上30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31 . (1)(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_A_,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_B_的中心论点。(乙)文太宗认为“为君之道”首先要_C_。(2)(甲)(乙)两文中划线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这些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四、课内阅读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下面小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3 . 翻译下列语句。(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4 . 忧患意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品质,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中。学了上文,同学们就“忧患意识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大家结合历史或现实,踊跃发言。请把你的发言内容写在下面。(不少于50字)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甲)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35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身怀绝技身陷绝境B乘奔御风自由奔放奔走相告C不以疾也奋笔疾书疾驰而过D良多趣味良辰美景良师益友36 . 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甲)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翻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理解:作者通过写处在三峡峡谷中不容易观看到太阳、月亮的感受,来突出三峡两岸的山高。B(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翻译: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激流冲刷着绿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景物的影子。理解:作者笔下三峡的春冬两季的水动静皆宜,既有湍急的灵动之美,又有幽深的沉静之美。C(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翻译:每到了天刚放晴的时候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凄寒肃杀。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理解:猿猴的哀鸣在三峡中回荡,使本来就清冷萧条的冬季景色更增添了一分凄凉。37 . 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三峡和黄牛滩两篇文章中都写到了江水,请结合两篇的内容,分析郦道元是怎样写出江水特点的。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迭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黄牛滩)注:迳(jng):同“径”,经过。色:形状。信宿:两三日。38 .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1)将军身被坚执锐(_)(陈涉世家)(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_)(出师表)(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_)(隆中对)(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_)(唐雎不辱使命)(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_)(出师表)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字词书写1、二、文言文阅读1、2、3、4、5、三、对比阅读1、2、3、四、课内阅读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