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6397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大自然像个学者,学识b( )大精深,外表却又平易随和。孩子们可以在他怀中x( )戏,小鸟儿可以在他耳畔歌唱如果人类不善待他,贪婪索取,大自然也不会沉默:太平洋掀起狂ln( ),吞噬人类的屋舍家园;日本岛火山喷发,毁坏人类的高楼大厦。此时,人类束手无策,只能在心中默默q( )祷,希望能平息大自然的震怒。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自报家门汪曾祺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江苏北部一个不大的城市高邮。县境内有很多河道,出城到乡慎,大都是坐船,家乡的水总是柔软的,平和的,静静地流着。水不但于不自觉中成了我的一些小说的背景,并且也影响了我的小说的风格。我是一九二年生的,三月五日。按阴历算,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沾了这个光,我每年的生日都不会忘记。我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这是略高于“秀才”的功名,据说要八股文写得特别好,才能被选为“拔贡”。他有相当多的田产,还开着两家药店,一家布店,但是生活却很俭省。他爱喝一点酒,酒菜不过是一个咸鸭蛋,喝了酒有时就一个人在屋里大声背唐诗。他同时又是一个免费为人医治眼疾的眼科医生,我们家看眼科是祖传的。在孙辈里他比较喜欢我,他教过我读论语,还教我写过初步的八股文,说如果在清朝,我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那年我才十三岁),他赏给我一块紫色的端砚,好几本很名贵的原拓本字帖。一个封建家庭的祖父对于孙子的偏爱,也仅能表现到这个程度。我的生母姓杨,杨家是本县的大族。在我三岁时,她就故去了,我对她全无印象。我只能从她的遗像(据说画得很像)上知道她是什么样子,另外我从父亲的画室里翻出一部她生前写的大楷,字写得很清秀,由此我知道我的母亲是读过书的。我父亲是我所知道的一个最聪明的人,多才多艺。他不但金石书画背通,而且是一个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一名足球健将,他还练过中国的武术。他有一间画室,每逢春秋佳日,天气晴和,就打开画室作画。我非常喜欢站在旁边看他画,对着宣纸端详半天。他学过很多乐器,养过鸟,养过蟋蟀,会糊风筝。有一年他糊了一个蜈蚣这是风等最难的一种,带着儿女到老田里去放,蜈蚣在天上摆动,跟活的一样。他放蜈蚣用的是胡琴的“老弦”,用琴弦放风等,我还未见过第二人。如果我还不算太笨,大概跟我从父亲那里接受的遗传因子有点关系,我的审美意识的形成,跟我从小看他作画有关。我父亲是个随和的人,比较有同情心,能平等待人。我十几岁时就和他对座饮酒,一起抽烟,他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他的这种脾气也传给了我,不但影响了我和家人子女,朋友后辈的关系,而且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的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感度。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本县读的。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着,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糊灯笼百看不厌。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了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和事。我自小学五年级至初中毕业,教国文的都是一位姓高的先生,高先生很有学问,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在他所授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我读的高中是江阴的南菁中学,这是一座创立很早的学校,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高中二年级,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危急。我随祖父,父亲在离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在这座小庵里我除了带了准备考大学的教科书,只带了两本书,一本沈从文小说选,一本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这使我对文学形成比较稳定的兴趣,并且对我的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九三九年,我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考大学。到昆明,得了一场恶性疟疾,高烧超过四十度,住进了医院,这是我一生第一次住院,也是惟一的一次。我刚刚能喝一碗蛋花汤,晃晃悠悠进了考场。考完了,一点把握没有。天保佑,发了榜,我居然考中了第一志愿: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不能说我在投考志愿书上填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是冲着沈从文去的,我当时有点恍恍惚惚,缺乏任何强烈的意志。但是“沈从文”是对我很有吸引力的,我在填表前是想到过的。沈先生一共开过三门课;“多体文习作”、“创作实习”、“中国小说史”,我都选了。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沈先生教创作,反反复复,经常讲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学生都不大理解这是什么意思,我是理解的。照我的理解,他的意思是:在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的都是次要的,派生的。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近,富同情,共哀乐。写景,是制造人物生活的环境,写景处即是写人,景和人不能游离。什么时候作者的笔贴不住人物,就会虚假。我相信我的理解是对的,至少在现实主义的小说里,这是重要原则。我年轻时受过西方现代派的影响,有些作品很“空灵”,甚至很不好懂,近年的作品渐趋平实。在北京市作协讨论我的作品的座谈会上,我作了一个简短的发言,题为“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主义”,这大体上可以说是我现在的文学主张。我自己想想,我受影响较深的,还是儒家。我觉得孔夫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并且是个诗人。我很喜欢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他让在座的四位学生谈谈自己的志愿,最后问到曾晳(点)。“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写得实在非常美,曾点的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是生活境界的美的极至。我二十岁开始发表作品,写作时间不可谓不长。过了六十岁,就听到有人称我为“老作家”,我觉得很不习惯。第一,我不大意识到我是一个作家;第二,我没有觉得我已经老了。近两年逐渐习惯了,有什么办法呢,岁数不饶人。杜甫诗:“座下人渐多”。现在每有宴会,我常被请到上席,我已经出了几本书,有点影响。再说我不是作家,就有点矫情了。我算什么样的作家呢?1988年3月20日(节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2 .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1)俭省(_)(2)字帖(_)(3)蟋蟀(_)(4)自诩(_)3 . 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六版)中关于“家门”的四条释义,符合文题”自报家门”这一短语含义的一项是:( )。A家庭住所的大门,也指家。B称自己的家族。C本家。D指个人的家世,经历等基本情况。4 . 作者在文中详细介绍了哪两位亲人?他们对“我”的态度如何?5 . 通读文章,将下表补充完整。时间经历影响小学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着,西看看,百看不厌(1)五年级至初中毕业(2)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亲切而凄婉的余韵高中(3)(4)6 . 文章第自然段“但是沈从文是对我很有吸引力的,我在填表前是想到过的。”中“但是”“很”这两个词语删掉是否可以?请说明理由。7 . “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一句在文章中有怎样的作用?8 . 文末汪曾祺先生自问,“我算什么样的作家呢?”结合文章内容,以“您是一位的作家;意是一位的作家。”的格式,回答先生的自问。阅读昆虫记中螳螂捕蝉选段,完成下列小题。螳螂卵囊在普罗旺斯的乡下非常出名,农民们都叫它“梯格诺”。在这些淳朴的乡人眼里,“梯格诺”是治疗冻疮的特效药,据说只要把墙螂卵囊剖开、压出汁液抹在患处就能治愈。在接下来的冬天,我给自己和家人试用之后发现毫无疗效,冻伤的地方还是又肿又痒。此外妇女们还喜欢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外出收集“梯格诺”,把它们小心地缝在衣兜里。每当有人求援,善良的妇女会立刻拆开缝线,一边递上“梯格诺”,一边叮嘱道:“这是最后一个,千万别弄丢了,最近可没有那么好的月色啦。”别看“梯格诺”这么大名鼎鼎,当我告知这就是螳螂卵囊的时候,大家都惊讶极了。尽管被当作灵丹妙药收走了很多,田野里仍有大量的螳螂卵顺利地度过严冬,迎来了温暖宜人的季节。六月中旬的上午,阳光明媚,螳螂卵通常的孵化时刻到了。首先在每个门口的鳞片下,露出一个半透明的小块,后面有两个大黑点,那就是眼睛。新生的幼虫与其说像螳螂,不如说更像一条小船, 缓缓滑动着向外钻。它有一个胖脑袋,身体黄中透红,嘴贴在胸前,腿贴在腹部,这是螳螂的初态幼虫。初态幼虫的头部逐渐胀大,里面充满了液体。幼虫不停地一伸一缩,每扭动一下,水泡就变大一些,最后,它的头使劲儿弯向胸口,外套从胸前裂开了,于是它更加努力地弯曲、伸直、扭动。终于,腿和触须也获得了解放,一只真正的小螳螂出现了。第一只小螳螂的孵化吹响了育儿室的起床号,每一层的卵纷纷醒来,通道里变得热闹极了,大门处渐渐挤满了穿着外套的幼虫,它们争先恐后地往外钻。可是,就在螳螂窝边,有一些家伙早已垂涎三尺,急等着美餐一顿了。首先冲上去的是蚂蚁,它们没法几咬破坚固的螳娜卵意,所以提前几天就理伏在大门外,穿着外套的幼虫一露头,立刻就被蚂蚁揪住撕摔外衣咬成碎块。幸运的是,成功脱掉外套的小螳螂越来越多,它们只要逃过蚂蚁,多接触空气一会儿就能变强壮。这些小家伙举起前臂自卫,骄傲地穿过蚁群,不用躲躲闪闪,反而能把妈蚁撞到一边。它们爬上旁边的树叶,或者掉在草地.上,打算探索新世界,完全没想到还有更厉害的敌人窥视着自己。从矮墙上爬下来一只小灰蜥蜴, 它飞快地弹动舌尖,轻轻松松就把逃出蚁群四处游荡的小螳鄉舔进了肚子。每舔一口,它都眯起眼睛品尝着鲜嫩的味道,显得十分满意。除此之外,有些小螳螂甚至没机会见到阳光,就成了别人的猎物。有一种小蜂科的昆虫,它利用尾巴上的尖刺把卵产在坚固的螳螂卵囊里,孵化的幼虫就以螳螂卵为食,直到把整个卵囊都吃空。这样的暴行在昆虫中毫不稀奇,所以,螳螂在一个卵囊里产几百个卵并不多,也许还有点少。为什么雌螳螂不产更多的卵,让繁衍后代变得容易些呢!9 . 螳螂的卵及幼虫,遇到了哪些天敌的侵害?10 .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中“据说”一词的表达作用。11 . 选文第段划波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三、文言文阅读阅读愚公移山,回答问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木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2 . 中有很多寓言,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13 . 注音并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_)(2)河曲智叟亡以应 (_)14 . 愚公移山面临的困难有哪些?15 . 面对愚公移山的行为,其妻和智叟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请分析二者不同之处。16 . 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愚公身上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四、句子默写17 . 默写(1)会当凌绝顶,_。望岳(2)_,草色入帘青。陋室铭(3)人面不知何处去,_。题都城南庄(4)_,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天净沙秋(5)殚其地之出,_。捕蛇者说五、诗歌鉴赏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8 . 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清冷景色的句子是:_;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19 . 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B“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C“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六、名著阅读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老年人对小孩说:“流泪罢, 叹息罢,世界多么无味呵!”小孩子笑着说:“饶恕我,先生!我不会设想我所未经过的事。”小孩子对老年人说:“笑罢,跳罢,世界多么有趣呵!”老年人叹着说:“原谅我,孩子!我不忍回忆我所已经过的事。”(1)选文出自繁星春水,作者是_,作品歌颂的主题是_(2)这首诗中的小孩子有什么精神?请联系诗句分析。_(3)选择一个角度,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_七、综合性学习20 . 综合性学习八年级(1)班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材料一:5月21日下午,河南省招生办发布“诚信高考图解”,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诚信考试,作弊入刑”。材料二:6月1日起,青岛骗提公积金记入诚信档案,5年内难申请贷款。材料三:6月2日,北京举行电商诚信与商业模式创新论坛。(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你所在的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仿照“活动一”形式将其他的活动形式补充完整。活动一:诚信人物图片展活动二:活动三:(3)活动即将结束,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则结束语。(50字左右)八、作文21 . 请以“敲打”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6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字词书写1、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