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毕业班第一阶段测试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594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毕业班第一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毕业班第一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毕业班第一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毕业班第一阶段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七上罗湖期末)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A . 抖擞(su) 静谧(y) 莅临(l) 咄咄逼人(du)B . 酝酿(1ing) 整宿(xi) 菡萏(hn) 以身殉职(xn)C . 菜畦(q) 感慨(gi) 坍塌(tn) 拈轻怕重(nin)D . 怅然(chng) 栅栏(zh) 澄澈(chng) 沉默寡言(gu)2. (2分) (2018七上长春期中)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花支招展 人声鼎沸 繁花嫩叶 淅淅历历B . 水波嶙嶙 个得其所 呼朋引伴 稀稀疏疏C . 咄咄逼人 翻来复去 人际罕至 絮絮叨叨D . 争先恐后 博学笃志 倾盆瓢泼 喜出望外3. (2分) (2019九下夹江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运动会上,各班运动员奋力拼搏,屡创佳绩,赛场上处处弥漫着欢乐的气氛。B . 科学实验需要周密的计划,实验过程也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需要积极的探询。C . 突然,一阵微风拂过平静的湖面,明亮的月光与水中的树影不停地晃动起来,好一幅浮光掠影的画面。D . 在学校举行的古诗词吟诵大会上,李晓华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4. (2分) (2019七上平遥月考)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课堂上,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B .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C . 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D . 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水平。5. (2分) (2019荆门) 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B . 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C .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D . 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6. (1分) (2019八下岐山期末)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选文中的“他”指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_,其生动幽默的语言体现出了他_的性格;“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_一事,这也表明主人公已经从过去的_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9郴州) 古诗文默写。 (1) 忽如一夜春风来,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哲理的两句诗是_,_。 (4)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还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眼前。”岁月如歌,初中三年美好时光转瞬即逝,正如孔子所说的_,_。(用十二章中的文句填写)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0分)8. (1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卷石底以出:_ 为坻,为屿:_怡然不动:_ 俶尔远逝:_往来翕忽:_ 斗折蛇行:_犬牙差互:_ 凄神寒骨:_悄怆幽邃:_ 不可久居:_乃记之而去:_ 崔氏二小生:_9. (9分) (2019八下潮阳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潭中鱼可百许头_斗折蛇行_心乐之_(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二段中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侧面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的画面来写。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但又无处不在写水。B . 本文写岸上景物,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跃然纸上。C . 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交代同游人为顺序安排材料,移步换景,前后照应,结构紧凑。D . 作者开始游小石潭的心情是快乐的,但只是短暂的快乐,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原本因贬官失意、忧伤和悲凉的心情就自然流露出来了。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9九下鄞州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渔家(明)孙承宗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注】篙:撑船的竹竿或木杆。(1) 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江雪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_的感受,渔家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_的态度。 (2) 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你对诗歌的理解: 渔家通过_的细节描写以及_的环境描写,表现渔家的_。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11. (16分) (2019七上萧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亲亲麦子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颗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地拓展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肥。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数十粒麦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向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芒如剑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又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个麦,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俯首膜拜,诚谢敬仰!(选自诗意的栖居)(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本文生动详细地记述了麦子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一生,运用准确细致又充满热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麦子的情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 . 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以及拟人、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作品生动形象,显得很有文采。C . 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的父亲种麦子很有经验,例如在第段,他吃下鲜嫩的麦子就能判断麦子的长势。D . 本文安排文章的结构颇有匠心,如写父亲播种、母亲收割时各有侧重,行文富有变化。(2) 从以下两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进行赏析。 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3) 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 12. (25分) (2019八下陆川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读出声儿来钱钢我们中国人,把“看书”叫做“读书”。顾名思义,“读书”就是要把书念出声儿来。你瞧,“书声琅琅”,“抑扬顿挫”,这些词儿,都形容了老辈人读书的情形。不过,这些年里,这种读书的情景越来越少见了,可是,我还是赞成读书读出声儿来我的母校杭州市西湖小学,有几位从军队文工团转业的语文老师,他们极重视学生的朗读,我的班主任卜庆荣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当她站在讲台上,充满感情地领着我们朗读课文的时候,常使我们想起,卜老师家墙上那张她当年在舞台上报幕的照片。像导演训练演员一样,她严格地(甚至是过分严厉地)要求我们读书、背书。直到今天,我还能记起她教我们朗读狗又咬起来了大嫂,停下你送行的脚步吧等课文的情形课文是记不真切了,深深印在记忆中的是那动人的语调。每本书都有自己的“音调”。那些真正优秀的作品,“音调”都像音乐般优美老作家孙犁写过一部名为铁木前传的中篇小说,作品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童年啊,你的整个经历,毫无疑问,像航行在春水涨满的河流里的一只小船,回忆起来,人们的心情永远是畅快活泼的。然而,在你那鼓胀的白帆上,就没有经过风雨冲击的痕迹?或是你那昂奋前进的船头,就没有遇到过逆流礁石的阻碍吗?有关你的回忆,就像你的负载一样,有时是轻松的,有时也是沉重的啊!我曾多次阅读铁木前传,每次,我都要高声朗读这段结尾。正是在那种“读”的愉快中,我体味到了孙犁语言的清新。我还喜欢高声朗读高尔基的意大利童话。我还喜欢朗读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如华山的英雄的十月。记得有位老同志曾对我说,中国文学有一个突出的美学特征:诉诸听觉,诗,自不待说,从话本发展而来的小说,同样鲜明地保留了听觉艺术的特点,如明白、晓畅、上口等等。其实又何止是中国的作品如此?不久前,我听我的一位邻居用俄文背诵菜蒙托夫的抒情诗那音调是那么优美迷人,以至于我的那位邻居坚持认为,俄文是世界上最富韵律感的文字。其实又何止“文学”如此?好的演说词,好的报刊言论,好的日记、书信,甚至好的理论书,都能使人在听觉上获得美感。读书读出声儿来,就是说,要从少年时代起就培养这种美感。我永远感激我那位敬爱的卜老师,她使我和我的同学们从小受过严格的朗读训练。长大成人后,提笔写作,少年时代读过的那些书的音韵旋律就会在耳畔萦绕。当然,有些“音调”终究会显得陈旧过时,束缚自己的文笔。那么,就捧起新的优秀的书籍再读吧,去寻找新的气韵,新的音色,不消说,还是得“读出声儿来”。(1)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和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音调”本义指声音的高低程度,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适合朗读的特点。B . “读”指作者反复默读铁木前传。C . 句告诉读者,中国文学具有借助听觉展现美的特征。D . 句建议人们在新的优秀书籍中寻找新的意境和韵味,新的与众不同的特性。(2) 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书要大声朗读才能读出韵味来。B . 读书不仅要读中国的作品,还要读外国的作品。C . 读书就要朗读新的优秀的书籍。D . 读书就要“读出声儿来”。(3) 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本文作者极力主张朗读,因为朗读能获得美感。B . 培养读书的美感,要从少年时代开始,因为少年喜欢朗读,擅长朗读。C . 本文作者认为读书是抑扬顿挫的吟唱,对从小受到严格的朗读训练,培养起来的读书美感记忆深刻,且可受用一生。D . 本文作者谈的都是自己的切身感受,而且言辞恳切,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写得亲切自然。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 以“心中有话对你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可叙述经历,抒发情感。不少于5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6-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7-1、7-2、7-3、7-4、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0分)8-1、9-1、9-2、9-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11-1、11-2、11-3、12-1、12-2、12-3、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