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4810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模型/模样巍峨/马嵬坡天险/鲜为人知B踏实/踏青漾奶/怏怏不乐紫禁城/忍俊不禁C角逐/角色教诲/诲人不倦企盼/杞人忧天D赢余/赢弱颤动/打冷颤谥号/如释重负2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话实在离谱,令我们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B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老先生触景生情,禁不住流下了伤感的泪水。C一提到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邻居张大妈就夸夸其谈,充满了自豪感。D他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人,尽管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去劝导他,但是都没有效果。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B我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被震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C看着身边熟悉的风景,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D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颗颗珍珠。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的是( )A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B我原打算介绍王兵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有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C屠呦呦在小草中萃取的青蒿素,使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D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人感动,它提醒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5 . 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你应邀参加朋友的聚会,因故迟到,你抱歉地说:“不好意思,让您恭候了。”B“小伙子,你知道人民广场怎么走吗?”小张热情地说:“路不远,我带您过去吧。”C在公交车上,有人不小心踩了小雷的脚,他生气地说:“谁踩了我的脚,赶紧道歉!”D小华对我说:“你进步很大嘛。”我得意地说:“那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嘛。”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回家龙应台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1)。红磡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我们准备搭九广铁路北上。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车。”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弟弟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她开步走了。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陪她在乡下(2)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窸窸窣窣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手,不会跌倒的。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她真的把脚跨大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窸窸窣窣低头走起碎步来。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乍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响决定了一切。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站了起来。她看看前方,转过身来又看往后方。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暖度可以让她稍稍安心。我在她耳边说:“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嗞嗞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1)乡:指浙江淳安。(2)乡下:指台湾大武山一带。】6 . 文章写了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予以简要概括。7 . 文章第到段有什么作用?8 . 赏析下面的句子。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9 . 结合语境,写出对加点词语的理解。(1)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2)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10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写“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间接反映了妈妈年事已高。B第段画线句运用环境描写映衬了年老生病的妈妈凄凉的情形。C第段写“我”把妈妈“抱进怀里”的一系列动作,写出了“我”对妈妈的怜爱。D第段运用白描的手法,以一组生动画面具体描绘出妈妈要回到的那段时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做人须“勇改”凌焕新清代袁枚写过续诗品勇改一文,认为诗歌有弊病,就当勇于改正,“知一重非,进一重境”。其实,做人如同作文,人生亦须“勇改”。有人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白居易的诗歌脍炙人口,其遗稿“涂改甚多”“竟有终篇不留一字者”。人生在世,不可能“一气呵成”“一字不改”。追求完美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但正如哲人所言,“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正因此,一个“改”字十分可贵。“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吾日三省吾“过”,有利于减少谬误,校准人生的航向。春秋时的晏子德才无双,被司马迁称为“不辱使命,雄辩四方”。晏子曾把自己喻为一根弯弯曲曲又有无数疙瘩的木头,想成为有用的器具,就必须用斧子劈、刀子削、刨子刨、锯子锯。此言,不仅说明“人非圣贤”,更道出了改过之艰。“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做人如果看不到自身的“脏、乱、差、丑”,或虽看到但不肯“劈、削、刨、锯”,显然难以成就大器、彰显卓越。老舍写文章有一个窍门,就是写完之后不断念给人听“再念、再念、再念”。也有知名作家介绍写作经验说,把作品当成不是自己的,从别人的角度旁观,冷静地修改。像这样借力于他人的做法,同样不失为人生改过之灵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请别人帮助审视自我,也许更能把自己看个通透。打磨钻石用的是另一颗钻石,人生修为一样离不开他人敲打。当年晏子决意辞退三年不给他挑毛病的幕僚,相比之下,如今有的人对帮自己指出不足的人不谢反恨、恩将仇报,实在糊涂至极。勇于改正的前提,在于坦承错误。其实,一些人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对自身问题遮遮掩掩,往往源于爱面子。对此,陈云曾提出过“论事不论脸”的原则。他告诫犯错误的同志“不充好汉”,怕丢脸就一定会丢脸,不怕丢脸反倒可能不丢脸。那些翻船落马、身败名裂者,有几人不是因为文过饰非,从而一错再错、小错酿大错,最终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共产党人没有个人的私利,更应当讲真理不讲面子,像陈云所说,“在两个人谈话中”“在小组会上”“在大一点的会上”“在千万人面前”,都可以承认错误。做人应“勇改”,但不能妄改。袁枚曾说,自己的诗“改好者固多,改坏者定复不少”。奋进人生路,也面临“改坏”的风险。做人应当谨记崇德向善,跟着蜜蜂去寻找花朵;切忌比下比烂,被苍蝇蚊子引向污浊。叶圣陶讲过,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做人尤其是从政,应当知畏知戒、守身如玉,一言一行都“不肯随便”。如此,惟有像作文那样“改、改、改”,人生才能不断地“知一重非,进一重境”。11 . 文章开头从清代袁枚写过续诗品勇改写起,有什么作用?12 . 文章第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13 . 理解“做人应当谨记崇德向善,跟着蜜蜂去寻找花朵;切忌比下比烂,被苍蝇蚊子引向污浊”这句话的含义。14 . 下面这则材料能不能作为第段的论据?请阐明理由。战国时候,燕国有个年轻人,他听说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姿势潇洒优雅,就去赵国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结果他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步姿,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忘了,结果只好四肢着地,爬着回去了。三、句子默写15 . 默写。(1)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2)_,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其二))(3)_,犹有竟时。_,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4)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5)庭中有奇树,_。(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6)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描写钱塘湖早春花草景色的句子是_,_。(7)三峡一文中从侧面渲染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的句子是_,_。(8)_,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9)崔颢黄鹤楼中“_?_”两句写出了诗人登高临远,又值黄昏,归思难收的愁绪。(10)渡荆门送别中与“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一句相似的诗句是_,_。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画菊(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是南宋故臣。16 . 托物言志是本诗的特点。从“菊”身上,你能读出怎样的诗人形象?17 . 请赏析“抱”在诗中的手法和作用。五、课外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选自后汉书 范滂传)注释:仲博:范滂的弟弟。龙舒君:范滂去世的父亲。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和杜密。18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即自诣狱(2)勿增感戚 (3)既有令名(4)滂死则祸塞19 .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子何为在此为坛而盟B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马之千里者C何敢以罪累君以塞忠谏之路也D伏床而泣临溪而渔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1)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1 . 范滂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六、综合性学习22 . 根据要求,写一封信。作品形式书信品角色某校一位初中学生读者角色受学生信任的该校校长写作背景临近期中考试,体育课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于是写信向校长反映。写作目的希望校长解决此事。写作要求1.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2.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3.120字左右;4.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七、作文23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题目(一)送他人一朵花题目(二)你的_,让我记住了你(温馨提示:请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字的形容词,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要求)(1)文体限于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诗歌鉴赏1、五、课外阅读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