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3608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映得红一道绿一道的。B . 小时读囊萤印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C . 霍山县是皖西大别山区的一个革命老区,那里,青山碧水,茂林修竹,景色优美。D . 佛子岭水库初建时,名誉全国,现在已是融灌溉、养植、发电、蓄洪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库了。2. (2分) (2019绥化模拟) 根据语境,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坦然是失意后的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许多事的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我们只需尽量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请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_A . 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B . 没有大海的壮阔,但要有小溪的优雅。C . 没有小溪的优雅,但要有大海的壮阔。D . 没有小溪的优雅,可以有大海的壮阔。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8绍兴模拟) 默写古诗文名句,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1) 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 (3) _,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十三首) (4) 池上碧苔三四点,_。(晏殊破阵子) (5) 酒入诗行,揉出万种风情。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抒情言志;有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送别抚友;亦有李白月下独酌中“_,_”,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孤独至极的感慨。 (6) 杜牧赤壁中的诗句“_,_”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才不为用的感慨与不平之气。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4. (3分) (2019平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小题。 西江月顷在黄州(宋)苏轼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注】此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肱:指胳膊弥弥:水盛的样子。障泥:垂于马肚子两旁遮挡泥土的垫子。玉骢,青白色的马。可惜:可爱。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杜宇:杜鹃鸟。(1) 诗人通过描写月照浅浪、_、_之景,勾勒了一幅莹澈清明、安恬静穆的春夜画面。 (2) 从词作中可读出作者的哪些情感? 四、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9娄底)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選,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以/千里称也B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 . 才/美不外见D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马也(这)B . 食之不能尽其材(吃)C . 执策而临之(马鞭)D .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B . 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C .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现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D . 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4)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5)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 五、 课外阅读 (共1题;共9分)6. (9分) (2019七下天台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项籍弃书捐剑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注释】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略:大概。(1) 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学书不成,去 _ 剑,一人敌 _不足学_又不肯竟学_(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4) 短文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非常中肯地对项羽、刘邦之争的结局及其原因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5) 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7. (12分) (2019九上淮南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阮直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举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来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许、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都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四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灸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板,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逆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选自2017中国杂文年选,有删改)(1) 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 (2) 第段划线处“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 (3) 结合语境欣赏下面语句。 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4) 下面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5) 第段引述康震教授的话有何作用? 8. (20分) (2018七上浦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地烤红薯周海亮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A)天空平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秤盘,拉起提绳。“啪”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尝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他说:“这能比得上烤红薯?”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卖烤红薯啰!”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烤红薯白送啰!”这时,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并转身朝男人走来。边上的平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烤红薯白送?”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你们宿舍几个人?”长脖子少年说:“四个。”男人接着问:“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说:“不错。”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天渐渐黑下来。(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糊了。”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个烤红薯。电灯恰在这时熄灭,平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涩与甘甜。长脖子少年突然说:“你和卖烤红薯的那个人长得很像。”黑暗里,平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1期,有删改)(1) 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 手忙脚乱烤红薯_高声吆喝送红薯_(2) 文中的男人对儿子(平头少年)的父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3) 结合上下文,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4) 文中有两处关于雪的环境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5) 第段“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烤红薯的微涩与甘甜”中的“微涩”和“甘甜”意蕴丰富,请揣摩并写出平头少年的内心活动。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八下金山期末) 题目:凡人琐事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叙事具体,条理清楚。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答案:略2、答案:略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答案:略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4、答案:略四、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1分)5-1、5-2、5-3、5-4、5-5、五、 课外阅读 (共1题;共9分)6、答案:略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7、答案:略8、答案:略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9、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