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5月月考(期中)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3416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5月月考(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5月月考(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5月月考(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5月月考(期中)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根据拼音写汉字高mio _蝉tu_分q_ k巢_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河流往事吴佳骏河流是船的路,船在动,时间也在动。静止的,只有水,以及水下面的石头和沙泥。我站在河岸边,看见树的影子和我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仿佛它们都来自水底世界。落日在远山上,露出一张圆圈的脸盘,像是喝醉了酒,又像是被画家涂抹了颜料,红红的,浓,鲜。(A)风从河的上游吹来,我的影子,树的影子,随之晃了晃,就被揉碎了。化为满河的残阳,染红了流水,也染红了船头艄翁的惆怅。我在河水的流动中长大。每天傍晚,我和村里的小伙伴,都要跑去河边玩耍。在沙滩上拾贝壳,捉躲在水草里的鱼虾。或者,赤裸着身体,在河水里游泳。溅起的水花,惊动了不远处浮动的野鸭。有时,我们会一个猛子,潜入到打鱼人的小舟底下,用背脊使劲拱动船底,把小舟弄得左右颠籁。打鱼人以为捕获了大鱼,迅速收网查看,却发现我们已在船的前方,露出乌黑的头,笑声朗朗地向远处游去。打鱼人知道上当,骂一句:混蛋!重新将网撒向河面。(B)春天像一只候鸟,从山那边飞来,从岁月深处飞来。停在河岸边的松树、柏树上。树上的鸟窝,是季节的另一个家。那些树有些年头了,枝杆粗壮,叶子翠绿,一看,就是得到了水的滋养。生长在水边的植物,比生长在早地的植物,多了几分灵气。河滩上的青草,一个劲儿地疯长。远远看去,像铺了一层嫩绿的地毯。放牛的孩子,把牛牵到河滩,任其大口大口地啃着青草,自己则骑在牛背上,吹响竹笛;或躺在草地上,嘴角叼一根狗尾巴草,闭上眼,睡一觉,做个美梦。让野草的苦香,弥漫鼻孔和肺叶,弥漫童年和记忆。我蹲在河边,仿佛另一条河流。河流是无声的,舒缓的,它以表面的平静,掩藏了流动的喧响。我也是无声的,我以我的沉默,埋藏了内心的波涛。也许,唯有在河岸上织鱼网的那个老人,知晓我心中的秘密,但他没有说。凭他的阅历,他一定是理解我生活的孤苦和人生冷暖的。老人一辈子都在风浪中漂泊,以捕鱼为生。一条陈旧的木船,就是他的家。他那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落满了阳光和风雨,也沾满了鱼腥和水渍。我最喜欢的,是看老人坐在河边织网。黄昏时分,夕阳似碗里搅拌的蛋黄,总能勾起人的幻想。我和小伙伴站成一个圈,将老人围住。看他手拿竹针,在网眼里麻利地串来串去。动作的娴熟,表明了他经验的老道。老人边织网,边跟我们讲他的往事。他越讲越玄乎,我们越听越觉得深奥。他说:人啊,其实也是一条鱼,时时被生活这张无形的大网罩着。即使你侥幸挣破网,逃脱了,又会被另一张更结实的网罩住。很多人,都是在这种可怕的挣扎中慢慢老去的。说完,老人停下手中的活,擦掉眼角挂着的泪花。这时,夕阳唤来夜幕,覆盖了老人的身影,也覆盖了我们的身影。在我割草累了的时候,或者,牵着牛在河边饮水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个老人和一条船的画面来。我不明白,那个老人,一生都守着一条船,到底有什么意思。而且,那条木船,早已破旧,船底开始渗水。我担心,它还能否承载得起一个老人的重量。只要一个不大的旋风,船就会被打翻,随老人一道葬身河底。我这样想着的时候,其实要更多的,是在想我自己。老人到底是活得精明了,他一眼就识破了我的心机。他说:孩子,别以为我不晓得,你每天都来看我织网,其目的,是想借我的船渡河。(11)那天,老人从我背篓里装着的青草下面,翻出了我藏着的一包衣服和裤子那是我在昨晚等父母睡着后,半夜里爬起来偷偷收拾好的。那几条裤子,是被我父亲穿烂后,母亲给我改做的。包裹中,还有一件毛衣,是母亲去年卖了家里那头羊,从镇上买回毛线熬夜给我织的。我舍不得它们,就统统带上了。况且,我还不知道,在未来的路上,将会遇到怎样的冰雪和风暴。我还没有习惯一个人上路。(12)老人最终没有送我过河。他重新将我的包裹装进背篓,上面用青草遮盖密实。他极力在用他的衰老,保护我的自尊。(13)我远远地凝视着那条破船,风吹来,船身倾斜,要散架的样子。我突然看穿了那条船的命运:那条船,即使能渡我过河,却无法承载我的父母和故乡,无法承载故乡的贫穷和苦难。(14)我不过是河岸上一个光着屁股的孩童,还不知道水的深浅。(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2 .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我”和老人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3 . 请按照提示赏析文中AB两个画线句的表达效果。A.风从河的上游吹来,我的影子,树的影子,随之晃了晃,就被揉碎了。化为满河的残阳,染红了流水,也染红了船头艄翁的惆怅。 (用词的角度)B.春天像一只候鸟,从山那边飞来,从岁月深处飞来,停在河岸边的松树、柏树上。(修辞的角度) 4 . 第段中“我也是无声的,我以我的沉默,埋藏了内心的波涛。”联系全文,揣摩“内心的波涛包含了哪些内容。5 . 第段再次提到那条破船,有何目的?6 . 结合文章内容合理想象,在段“他极力在用他的衰老,保护我的自尊”一句前面,对老人语言、外貌、神情等进行生动地描写,并与上下文自然衔接。(50字左右)月是故乡明季羡林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轩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7 . 第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8 . 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请作简要概括。9 . 读文中的画线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认识思乡之情的。10 . 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来表达思乡之情,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回答问题。(甲)至于夏水裹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幕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清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璧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慢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障。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商下随岩宛转。(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三姑:地名。慢亭峰:山峰名。11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属引凄异(2)不及返顾(3)岩即幔亭峰后崖也12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土大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13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14 . (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下面三段文言文,分别节选自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的末段,阅读后完成各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乌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丙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5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指朝廷。B微斯人微:少。C树林阴翳翳:遮盖。D客此客:客居。16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马之千里者B醒能述以文者以其境过清C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真无马邪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国险而民附17 .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A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惊异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B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有时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C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D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有时惊异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18 .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三段短文中,面对世事或人生的浮沉,作者的情感有别:甲文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乙文的随遇而安中是怡然平和;丙文的率性任真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B三段短文中的一些句子表达也颇有深意:甲文“微斯人,吾谁与归”暗含滕子京,以此规劝勉励好友;乙文末“太守谓谁”的问与答,解开全篇悬念,余音绵绵;丙文“问其姓氏”而不言姓氏,则暗含诀别之意、家国之思。C三段短文的表达方式各有异同:甲文以议论、抒情为主;乙文在叙事中,融入议论和抒情:丙文在叙事中穿插了大量的人物描写。D三段短文中都有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甲文是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乙文则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丙文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包含了作者对“痴”字的称赏。四、句子默写19 . 用课文原句填空。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礼记教学相长)庭下如积水空明,。(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鼓作气, ,。(左传曹刿论战)山坡羊潼关怀古写潼关险要壮观的句子是,。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心理的诗句是,。五、诗歌鉴赏(甲)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乙)天平山中明杨基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20 . 用自己的话说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这两句诗的意思。21 . 古诗中的“雨”往往寄寓着诗人的独特情感。请分析这两首诗中的“雨”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六、名著阅读22 . 名著阅读。 根据格列佛游记中的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说中,小人国里的官员腰上几乎都缠着丝线,这是怎么回事?请简要说明这些丝线的由来,并说说在作者眼里那些官员是怎样的人。 (2)“年少曾有漂流梦”,如果有可能像格列佛一样出海冒险,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国家里的哪一个场景?请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加以说明。七、作文23 . 作文读下面一首小诗,写一篇文章。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前进,前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的作品。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老师、同学的真实姓名。八、其他24 .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至于夏水襄陵_叩石垦壤_富贵不能淫_一厝朔东_25 . 古人既取名,也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别有趣味。如“孔门十哲”之一的宰予,字子我,“予”与“我”同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与“”同义。“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端木赐,字子贡,“赐”与“贡”反义;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与“”反义。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字词书写1、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作文1、八、其他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