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3317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B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如既往了。C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汹汹地向他走来。 D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二、字词书写2 . 阅读下面语段,依次在方框内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春天是美丽的,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q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夏天是热烈的,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茂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的绿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有闲情逸zh的人,总会感受到生活 的诗意。三、现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晒”在古代也流行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当下人的生活状态,非一个“晒”字莫属。晒吃,晒喝,晒玩;晒喜,晒忧,晒老,晒小真是无所不“晒”。现代人喜欢“晒”,其实,古人也有各种“晒”。“晒”有多种含义,古人最初的“晒”可以说是“晒”的本义,即“在阳光下曝干或取暖”。古人晒得最多的是书。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是七夕节,这一天人们会晒书晒物。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有这样的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古人在七月七日拿出衣物书籍来曝晒,主要是为了杀虫消毒。但谁能说在晒的过程中没有借此炫耀呢?到了唐代,晒书风俗更盛。朝廷干脆把七月七日定为“晒书节”,规定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文人晒书,正好借此机会梳理一下藏书,温故知新,更多的是让书受阳光的照射,免遭蠹虫之灾。古书记载的古人晒裘、晒衣,取的也是“晒”的本义。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韦氏月录曰:“七月七日晒曝革裘,无虫。”革裘即皮衣,这不是平民百姓都能晒的,当然是那些豪门贵族的专属。晋书阮咸传记载着一件事:一年七夕,阮氏家族的富豪们都拿出华贵衣服来晒,顿时满庭院流光溢彩、炫目无比。见此情景,清贫的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篙挑起一件粗布短裤,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阮咸的举动颇有点像今天有些人以“炫穷”来对抗“炫富”。汉武帝时,建章宫内太液池旁有专门的晒衣阁,每年七夕的时候,常见宫女在那里晒衣服。唐朝的皇帝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宋蔡确在失调名七夕中云:“骊山宫中看乞巧,太液池边收曝衣。”可见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帝老儿都热衷于此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古代的“晒”的含义也逐渐演变,由原含义延伸,泛指将自己的罕有物或特殊技能等展现给别人的行为,与人分享,任人评说。古人自然不能利用手机玩“晒”,但也是“晒”之有道。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用诗文来“晒”。现代人喜欢“晒”美食,其实古代人早就有这个爱好了。唐代诗圣杜甫一次在吃了美味的鲂鱼后,晒出了观打鱼歌:“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宋代苏轼更是一个吃货,有一次吃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后,即兴题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经他这么一晒,老妇人的环饼香飘万里,大赚了一把。汉书曾记载西汉时期的东方朔晒工资,只有可怜的“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一囊粟,是指一袋没有脱壳的小米;钱二百四十,是指二百四十枚三铢钱。这些就是东方朔刚参加工作时一个月的所有薪水。不过,比起东方朔来,“晒”工资最大的玩家还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他一生辗转多地,转任多职。这位可爱的白乐天不管到了哪里,都没忘晒一晒自己的工资单。白居易早年做户曹这类小官时,说自己“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到了35岁,官至县尉,他写下了观刈麦:“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可见,那时他的工资有了明显的提高。37岁时,他得了个左拾遗的职位,工资一下子翻了几番,于是他写下:“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50岁时,白居易官至杭州刺史,此时他的工资已很高,生活也很安逸,他不禁感慨,“云我五十余,未是苦老人。刺史二千石,亦不为贫贱。”54岁,白居易转任苏州刺史,他在题新馆中又写道:“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白居易官至太子少傅时,工资更是达到顶峰:“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工资高,还清闲,惹得后世的苏东坡也艳羡不已,“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在临死前,白居易还念念不忘留下自咏老身示诸家属,最后晒一晒工资:“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古人中高人比比皆是,在那个时代他们居然也可以晒自己的朋友圈,而且晒得还很不一般。唐代诗人刘禹锡写有传世名作陋室铭,短短81个字,却是言简义丰。他不但晒自己的房子如何超凡脱俗,还晒出了自己的朋友圈,结交的高雅朋友,更晒出了自己的生活情调。可以说,刘禹锡的陋室铭晒得很高明。3 .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古人在七月七日拿出衣物书籍来曝晒,主要是为了杀虫消毒,但也有借此炫耀之意。B文人晒书,既可以梳理藏书,温故知新,又可以让书接受阳光的照射,免遭蠹虫之灾。C古人不能利用手机玩“晒”,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诗文来“晒”。D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晒出了自己的房子、朋友圈和自己的生活情调。4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古人“晒”的行为。B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晒”字的发展演变这一逻辑顺序来说明古人各种形式的“晒”。C第段中“古人最初的晒可以说是晒的本义”一句中的“最初”不能删去,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选文第两段主要使用了作比较和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的说明了古人常用诗文来“晒”工资的行为。5 . 请根据选文有关“晒”的内容,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和生活实际,探究哪些“晒”有意义,哪些“晒”无意义,请各举一例并说明理由。(链接材料)“晒”,在广东方言里有“炫耀”的意思,如:晒命:向别人吹嘘自己的身世。“晒”,也有“公开”的意思,如:权力必须晒在阳光下,必须加强监督。“晒”,在网络上流行就是本着“分享你的一切,晒出你的一切可以晒的东西”的指导思想,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资源、与人分享等,如:晒心情,日记;晒房子,晒衣服;晒摄影作品,晒旅游心得等等。阅读母亲的羽衣张晓风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记忆的箱箧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母亲的樟木箱子又深又沉,像一个浑沌黝黑初生的宇宙。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莱和红艳欲滴的小萝卜。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回过头来说:“别碰,别碰,等你结婚送给你。”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外公总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而当年的肴肉和汤包又是如何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己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的痴然如醉。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的关上箱子,藏好钥匙。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妈妈?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我究竟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想也不方便告诉她什么,只胡乱应付着:“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当代世界出版社,有改动)6 . 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7 . 揣摩并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8 . 读第至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第两段中加点词语“欣悦自足”和“最爱回顾”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2)从第段叙述中可以看出“母亲”在小时候倍受宠爱、尽享“美味”,而第段中作者却说“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9 . 从文中可以看出“我”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四、句子默写10 . 经典诗文默写(1)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赤壁)(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3)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 (李煜相见欢)(5)_,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是非木柿,_? (纪昀河中石兽)(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劳其筋骨 (生于忧患,死安乐)(8)春天,_,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9)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10)_,一切都将会过去。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五、课内阅读阅读小石潭记,完成第下列题目。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1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蒙络摇缀(_) 俶尔远逝(_)其岸势犬牙差互(_) 凄神寒骨(_)12 . 解释两题,用“/”符号将文中画线句在标点符号处标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13 . 第段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特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六、语言表达14 . “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七、综合性学习15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阅读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1)为这幅漫画拟一标题,不超过7个字。(2) 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八、作文16 . 以那一天,为题,先从下面四个词语中选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A晴空万里B红霞满天C细雨绵绵D暴雨倾盆(提示与要求)(1)供选的词语只有四个,可补充文题。(2)审好题后,调动你美好的情感,选好作文材料。注意写成记事为主的作文。(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5)考虑到内的充实,作文字数不要少于6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语言表达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