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3263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电视节目深受观众青睐,是因为它们所传递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感拓宽了人们的传统价值观。B2017年盐城城南新区将垃圾清运全面推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增加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C2017年1月2日上午,大约1500名左右的跑步爱好者齐聚盐城东方汽车广场,参加了“第二届盐城坐标城市定向赛”。D近日,美国波士顿市政广场,一辆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波士顿橙线地铁列车吸引了大批民众驻足。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愿意在相向而行的前提下增加自美进口贸易量,推动中美经济的共同发展。B晚会上,梧州市粤剧名家潘楚华将成名作女驸马唱得字正腔圆,令观众刮目相看。C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祖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备受国人追捧。D梧州市市树六旺树,树形美观,四季常绿,它的大量栽种,将使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二、基础知识综合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A)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B)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y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C)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远那么tu帖,(D)使人迎面得到的映象,实在非常愉快。(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悬y(_)tu帖(_)调和(_)(2)“旗帜”在文中的意思是_。(3)上文中有一个错误的词“_”,它的正确写法是“_”。(4)下面的句子应放在原文的(_)处。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紫禁城里说“透风”:没有不透风的墙紫禁城古建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作为紫禁城古建筑的核心骨架,木材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弯、抗压和韧性,但也存在怕潮湿、易腐朽等材性缺陷。因此,使紫禁城古建筑的木构件始终处于一个干燥通风的环境,对于古建筑本身的延年益寿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然而,从建筑工序的角度讲,通常是先安装木柱柱网和梁架,再砌墙。古建筑的墙体很厚,在与木柱相交的位置附近,砌墙时往往会把柱子包起来。封闭在墙体里的柱子,如果不经常通风干燥的话,很容易产生腐朽。为解决这一问题,聪明的我国古代工匠利用古建砖料巧妙地制作了一种“空气循环器”透风。春节前夕,故宫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修缮项目中意外地发现了两份保存完好的乾隆年间的春节曲目戏折,吸引了不少人眼球。而A这两份戏折,就是在西配殿的金柱砖雕透风内静静躺了200多年。对于现代建筑而言,空气循环器是一种现代科技设备,其主要功能在于使建筑室内外的空气不断流通,达到空气交换的目的。顾名思义,为解决墙体内木柱通风问题而诞生的透风,其作用正相当于一种原始的空气循环器。B所谓透风,其实就是一块带有镂空雕刻的砖。通常工匠会在木柱与墙体相交的位置,不让木柱直接接触墙体,而是与墙体之间存在5厘米左右的空隙,同时在柱底位置对应的墙体位置留一个砖洞口,尺寸约为15厘米宽,20厘米高。为美观起见,工匠们还采用刻有纹饰的镂空砖雕来砌筑这个洞口,这个带有镂空图纹的砖就被称为透风。C透风主要依靠墙体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墙体内外空气温度差造成的热压等自然力,促使空气流动,使得建筑室内外可以进行空气交换。这一通风方式在保证建筑功能情况下,让建筑通过自然通风来调节墙体附近木柱的湿度环境,从而保证了木柱本身的干燥状态。在设置透风的墙体上,一般会在底部和顶部各设置一个,并保持两个透风在同一竖直线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空气对流和循环。若仅设置一个透风,相当于空气单向流动,除湿效果必然不佳。同时设置两个透风,方便空气从底部透风进入,沿着柱身往上流动,尔后从柱顶位置的透风排出,可使墙体内的柱子在上下方向都能空气流通。这样,柱子与墙体之间潮湿的空气就被排出去了,柱子也就能始终保持干燥状态。同时,紫禁城古建筑外墙上的透风位置实际是与木柱位置对应的,如果墙体的某个位置安装了透风,那么墙体立面肯定就有木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紫禁城古建筑的外墙,每隔一定距离就会有一对透风。紫禁城的工匠在长期的古建筑施工中,积累了丰富的透风制作经验。他们不拘泥于仅仅在实体砖上开洞来满足墙体内木柱通风需求,而是将砖雕做成了丰富多彩的纹饰,D比如雕成狮子形象的透风。狮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常见的神兽,它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代表英勇、王权和威严,象征地位、尊严和吉祥。透风的使用,对古建筑整体而言,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并兼有文化性和艺术性,体现着我国古代工匠智慧与艺术的结合。(注释)戏折:曲目单。4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解决封闭在墙体里的柱子腐朽的问题,我国古代工匠利用古建砖料制作了透风。B需要设置透风的墙体,一般只在顶部设置一个,便于空气单向流动。C紫禁城古建筑外墙上的透风位置与木柱位置对应,其外墙隔一定距离会有一对透风。D透风兼有文化性和艺术性,体现着我国古代工匠智慧与艺术的结合。5 . 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了透风的制作原因、工作原理、积极意义等。B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点明说明的对象“透风”。C第段从紫禁城古建筑说起,继而谈到木材料怕潮易腐的问题,便于引出说明对象。D第段中加点词语“通常”是指通常情况,不排除有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6 . 下列关于文中划线语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具体说明了透风防腐功能的强大。B下定义,明确地说明了透风的实质是带有镂空雕刻的砖。C作诠释,清楚地说明了透风的工作原理。D打比方,生动地说明了工匠将透风雕做成了丰富多彩的纹饰。阅读下列内容,完成下面小题。回家龙应台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放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车。”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说:“我不认得这里,我要回家。”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她开步走了。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陪她在乡下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戚戚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的手,不会跌倒的。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向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她真的把脚大跨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戚戚低头走起碎步来。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霎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火车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键,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响决定了一切。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她看看前方,一纵列座位伸向模糊的远处。她转过身来看往后方,列车的门紧紧关着,看不见门后头的深浅。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只有动荡不安的光,忽明忽灭、时强时弱,随着火车奔驰的速度像闪电一样射进来。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里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暖度可以让她稍稍安心。我在她耳边说:“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段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7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8 . 文章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9 . 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的句子的表达作用。10 . 结合文章,说说你对文章结尾“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的理解。11 . 下面两段都是描写“背影”的文字,比较它们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何不同。(甲)从后面看地,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讲,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四、句子默写12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独学而无友,_。_,则无败事 _,病树前头万木春。芳草鲜美,_。 斯是陋室, 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新颖传神的比喻来咏雪的千古名句是:_,_。五、课内阅读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 通:饲)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3 . 马说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人名),本文运用了_的写作手法,以千里马喻指人才,以食马者喻指_。14 .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骈死于槽枥之间(_)(2)一食或尽粟一石(_)(3)虽有千里之能(_)(4)执策而临之(_)15 . 翻译下列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16 . 文中作者长叹一声“呜呼”,这个词蕴含着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六、课外阅读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东方朔设奇相救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注释申宪:依法惩处。申,按照。宪,法律。愎(b):固执任性。愍(mn):哀怜。17 .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益死之速耳(_)(2)汝宜速去(_)18 .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慎勿言,但屡顾帝A(你)谨慎地不要说话,只要多次回头看皇帝B(你)千万不要说话,但要多次回头看皇帝C(你)千万不要说话,只要多次回头看皇帝D(你)谨慎地不要说话,但要多次回头看皇帝19 . 选文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请细读选文,摘录文中词语填空。乳母_、乳母求救、东方朔_、武帝免罪。20 . 根据文意,对汉武帝赦免乳母的行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说明他容易受人左右。B说明他是念及旧情的人。C说明他被东方朔所激。D说明他最终以私害公。七、名著阅读21 . 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回答问题。走在最后面的是保尔,他拄着锨,已经非常疲乏。等他过来,冬妮娅和他并排走着,说:“你好,保夫鲁沙!坦白地说,我没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到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上了委员,或者委员一类的首长呢。你的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心哪”保尔站住了,用惊奇的眼光打量着冬妮娅。“我也没想到你会变得这么酸臭。”保尔想了想,才找到了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问题:在冬妮娅眼中的保尔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在你心目中保尔是个什么样的人?八、综合性学习22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12月8日凌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此次发射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4次发射。(1)请为以上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根据材料内容,以“嫦娥四号”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赞颂性的话。九、作文23 . 题目二:本试卷书院精神为现代人撑起心灵的绿荫中提到:“书院历史源远流长,肇始于唐,兴盛于宋,经元、明、清至今。仁人志士在书院寒窗苦读,心忧天下。”在古代,书院教育以“博学”为首要,落脚于“笃行”,强调知行合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研读经典,互相切磋,畅谈人生;还可以走出自家书院,去外面游历考察,丰富自己的阅历。假如回到唐朝或宋朝,你成为一名书院学生,你的一天将如何度过?请你发挥想象,以“书院生活的一天”为题,写一篇故事。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字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基础知识综合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课外阅读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