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88139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之间日益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最后都归结于人才、教育的竞争。“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得到了人们更广泛的认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成为令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内涵、意义以及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与下广大教师在专业化发展方面进行交流。一、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涵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具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是教师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近几年来,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和探讨中,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倡导“教师行为行动研究者”、“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主张教师从被动地专业发展向主动地进行其教学行为内涵上的专业化转化。教师的专业化更加注重教师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教学行为内涵和品质上的呈现,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性的加强也更需要教师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更新,以求胜任研究型或专家型的教师角色。(一)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的定位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当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正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得到确认,教师的工作作为重要的专业和职业得到确认,教师发展的意义和可能得到确认。在人类社会面临深刻变化的时代,教师正被重新发现。 过去关于教师的种种比喻虽然各具特色,却与新时期赋予教师的时代内涵相距甚远:照亮别人,毁灭自己的“蜡烛”,渲染了强烈的悲剧色彩;吐尽丝的“春蚕”,封闭了老师的生活视野;“园丁”的辛勤,砍杀了学生的天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在新课程改革中,老师要用新的理念,演活自己的角色。 教师不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成为研究者,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教师还应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合作者,善于和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庭沟通与联系;教师还应是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者。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也必将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 (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含义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其发展内涵是多层面、多领域的,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也包括了态度的转变。它要求教师教课程的设置必须也是多层面、多领域的;在知识技能上,必须以促进教师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整合为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层含义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空是无限的,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它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教师教育课程体现终身教育的特性。 教师虽然已经踏上教学工作岗位,也取得合格的教师资格证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他还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随着社会进步、发展而充实、提高自己的智慧与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走在时代的前列。 常言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对一件事尽力去做只能达到基本要求,用心去做才能做好。教师把自己的工作作为职业看待,就很容易成为“匠人”;作为事业看待,就会“热爱教师工作,对学生充满爱心,教学质量高”,可能成为传统的优秀教师;但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它作为专业,教师最快乐的事是穷尽毕生之力,研究如何在教研、教改、教育试验、专业研究方面树特色,出成绩。不充分体现教师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和水平,就难以达到专家型教师的境界和高度。 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缺乏良好的研究训练,信息资料短缺,要我们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搞研究、出成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观念上,许多人还没有把“教学问”和自己“做学问”联系起来,有这种思维的人很少。 新世纪的教育职业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即教师除了具备专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力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必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教学问题,致力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可能具备学者型教师的素质。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学到老,教学相长。 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中小学教师走向专业发展不仅是一个理念,也是一个进程,当然在教师向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多样的制约因素。从教师职业的角度看,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如下现实意义。(一)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师的工作,学校教育质量高低主要由教师来决定。一所学校可能房子很漂亮、仪器很先进、设备一流,但如果没有好的师资队伍,其教育质量也不会高,学生也不会来。课程的执行者是教师,再好的理念、内容,没有好的老师,课程改革也搞不好。反过来讲,即使理念不很新,教材编得也不是很好,可是优秀教师照样可以妙笔生花。以前我们讲“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现在我们要把它改成这么一句话:“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现在是一个好的教师,五年以后还是不是一个好的教师,这就很难说了,因为社会变化太快了。(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教育改革绝大多数是从上而下的,是一种政策,要你改,教师自身没有觉得他要改。这在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是可以这么做的,也必须是这么做的。但从深刻的道理来讲,应该说是教师的观念更新了,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教师的能力增强了,它就必然要改的。当你的理念更新了,能力提高了,你就认为现在这个教育方法不行,这个教育内容不合适,要改掉它。这时候,教改的原动力就是教师自己,这就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一个学校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向心力,有没有向上的力量,教师是关键。而教师的力量从什么地方来呢?从教师的发展来,人会产生惰性,如果教师工作变成机械性的工作,每天上班面对学生,上课,批改作业,年复一年,到最后就会懈怠,就会丧失教学兴趣,那学校里就没有生气了。而学校凝聚力的提高,让人觉得有朝气,使学生、教师不断地有新的目标,不断地有新的成绩,不断地有新鲜感,不断有成就感,不断地有向上的动力。我们所说的发展,不是让所有的老师都去当校长。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一种事业感、成就感,在教育岗位上的职业发展。(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随着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越来越追求在工作当中的兴趣和成就感。教师职业有一种很危险的惰性,特别是小学教师。因为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不懂事的孩子,孩子头脑里知识很少、很浅薄,社会阅历更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进步了,老师高兴了,知识用到最后,就不想去更新了。但社会变化了,教师却不能适应了。教师的红烛精神、春蚕精神,从奉献角度说是很好的事,但从教师发展的角度说,是不合适的,教师必须在职业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以人为本不是抽象的概念,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事业感、成就感,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五)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的,我们应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但教师的发展也是我们的目的,通过教师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是应该的,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千万不能只使用人,而不发展人。三、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需要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现实,把教师专业化作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心,积极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为此,本人在结合我们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际问题基础上提出以下思路:(一)确立终身教育理念,倡导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创立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指出:“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终身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在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习大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目前不管是在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构建一种终身学习的体系,为每一个渴望受教育的人创造学习的机会和氛围作为一种理念和教育的奋斗目标。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许多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可以说这种现代终身教育意识已经不再是自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而是被世界各国政府当作一个政策目标而加以肯定和实施的教育方针,是强制性和自觉性相统一的一种教育制度。面对如此发展态势,终身教育理念使人们对教师教育也有了新的理解:学校正规的、系统的教育,不再是教师受教育的终结,而只是其教学生涯中受教育的一个阶段;教师受教育的过程应该延伸到成人乃至终身。“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要不断地接受教育才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和教育需求,这是时代和“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对教师提出的共同要求。(二) 确立教师教育一体化,构建形式多样的教师教育体系1、教师专业化需要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趋势。一体化发展的实质是教师成长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一体化要求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程规划、总体设计、通盘考虑,体现了教师教育在职前、职后培训中,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安排内容、课程设置、培养规格和评价方法等各个方面相互沟通,有机衔接。英国詹姆斯波特就明确把教师教育分成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在职培训三个阶段,即“师资培养一段制”。基础教育,即大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教育即二年的教师职业教育和训练;在职培训,即教师除七年有一学期脱产进修外,在整个教学工作期间都应坚持进修,以扩大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加深对教育理论、技术的理解。三个阶段是完整的过程,缺一不可。而目前我们除了基础知识外,从教所需的教师专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却是一大薄弱点,很多即将从教的大学生、研究生,虽然在本学科领域内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但往往连最基本的教育技巧和教育能力也没有。为此,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应该吸收国外教育的最新理念,构建我们的教师教育体系。2、建立教师教育基地,构建教师教育体系教育分为三个教育系统,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的行业教育系统和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系统,这三个教育系统各有侧重,并承担各自不同的教育任务。各个层次的学校教育、行业教育和文化生活教育都应该具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职能,尤其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和以资格教育为主的行业教育要承担起教师专业化教育的责任。3、建立专业发展学校教学实习经验对于教师教学经验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可以中小学为基地建立专业发展学校,目的在于加强中小学与教师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在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与大学专家教授之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使中小学成为教师实习和学习的最佳场所。(三) 提高和明确教师专业化标准,改善教师的专业培养环境随着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量的增加,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再满足于一般和基本的教育,而是希望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和对教师的要求自然也会越来越高。自然,提高教师的培养标准来提高教育质量就成为必然的结果。在教师职业标准的建设问题上,我国虽制定了一些如教师资格基本准则、教师的岗位职责标准等,但都较为笼统与概括,其科学性、规范性尚待提高,可操作性较差,制定统一的、更为规范、科学的教师职业标准和保障制度应是我们教师专业化建设方面急需要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美国教育严格挑选每一位教师,他们在专业上强调要对口和适切,在学术上要严格,不让不合格者从教,为此美国教育协会特制定从事教师职业(考试和教育要求)的标准,提出了一套专业指标体系,作为专业化的努力方向。它要求拥有一套特殊的知识技能体系;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职业训练;要求不断的在职进修;提供一种可终身从事的职业活动和永久的成员关系;制定专业自身的标准;倡导服务社会高于个人私利的精神;拥有强有力、紧密联系的专业组织。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教师专业化需要明确确立教师的职业标准。综观世界发达国家,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不外乎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等方面。我们对教师的衡量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把握。专业知识是指教师在所教学科领域应达到的标准,即国家规定的教师学历标准和在专业方面的知识含量、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自我学习和指导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等;专业能力是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学科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的实践应用知识、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智慧以及自我学习、不断反思和总结的意识与能力。这一点也是我们国家教师教育的薄弱点。为改变此现状,就应该加重专业能力的培训和考核,可以明确规定进行教育专业学习的年限限制,投入教育实习和实践的时间和经历,规定不同教育专业课程的最低学习时间(最低学分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该达到的宽度和广度等;专业精神包括道德标准和个性心理等,包括事业心、责任感、健康的心理、进取精神、良好的人生态度和创新意识等。教师的专业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决定教师行为的主要不是教师的业务素质或智能,而是教师的专业道德素养,它直接影响到教师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尤其是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作为一名教师,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必备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更应以为人师表的姿态将自己的道德、人格、情操、责任感及献身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影响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有教无类”,才能树立平等和公正的教育观念,才能关心所有学生理智和情感的健康发展。如果缺少这种服务责任意识,就是不称职的教师,就不应该拥有培养下一代的权力。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这三个环节的协同作用,应该是我们教师教育质量保证的基础。(四)改革现有的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以适应教育实践和社会对教师素质的需要教师教育课程是向未来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良好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是教师教育活动中影响人全面素质提高最为直接、最具稳定性的基本因素。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构建实际成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今世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有两点:一是教育课程门类多且课时比例重,突出了师范职业性和教育学本性;二是突出了实践课程,把课程的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实际,教师专业化的课程设置就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首先,要考虑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的内容,体现和反映先进的教育内容和新的理念与教学方法。其次,要考虑专业课的学科体系和专业与教育类课程的比重,把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有机结合,适当扩大教育学课程门类的比重,重点是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再次,要考虑教师自身的实际特点。不同层次的教师在不同的职业阶段有不同的实际需要,为此课程设置就不能简单划一,要体现和重视不同级别和职称的教师不同的需求,应避免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互脱节,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发展阶段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结构、比例等,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实效课程,解决一些各阶段各种不同需要的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五) 完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建设虽制约于多种因素,但是根本是制度建设。建立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保证制度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是保证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环节。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建设,教师专业化是不能实现的。一般而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管理所涉及的基本制度应当包括职业的资格证制度、质量认证制度、奖惩制度及从业教师的基本管理制度等。严把教师从业门槛。霍姆斯报告明天的教师中指出:“师范教育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地位,只能靠颁发反映了最高水平和最严格训练的名副其实的教师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能引导教师主动提高专业水平,保证教师专业地位,使教师培养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在美国,从事教师培养工作的专业人员都有明确的资格要求。由美国教育学院联合会质量认证理事会所拟订的教师的专业标准是三项要求。一是学历标准,二是学术水平,三是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了解程度和灵活把握教育技能的能力。我们国家对从事教育教学的人员,也有一个教师资格要求,即须取得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证书。但就目前来看,取得我们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最低要求。我们都知道,教学实习和教学实践环节是提高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必要途径。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期只有一个月,最长不到两个月,致使许多师范毕业生从教以后根本就不知道教师是什么?如何做教师?即使学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也只是空洞的理论学习,如果不与实践结合起来,则没有多大实际作用。为此,完善教师教育的各种制度,应该重新审视界定教师资格条件,加重教学实践的比重和教育能力的考核,并且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定期进行考核,打破终身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于2005年4月8日,召开的中国首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我国将实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制度。他说,从国际惯例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考虑,应对教师资格的有效期做出规定,一定年限,如3年或5年之后,重新审核认定教师资格,将实行教师资格临时证书、有期限证书、终身证书的分类管理。这种思路符合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质量认证和奖励制度。对教师的工作认定奖励是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应该对教师进行不断的考核和评定,划分出不同的等级,按不同的角色职能、胜任工作能力等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并分别提出不同的教育或培训要求,给予不同的专业职称和不同级别的待遇。完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的功能建设,确立规范、科学的教师资格认定程序,建立监控和申诉机制等,旨在建立科学的教师管理制度的保障措施,使之置于法律控制之下,确保教师的资格认可和管理的严谨、透明和合理,实现教师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公平化和公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