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真题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7204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真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真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真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真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C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它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D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2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典当)B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言行守旧,不合时宜)C我赶紧拭干了泪。(擦)D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停止)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朗润决别蝉蜕喜出忘外B游弋轩榭狼藉走投无路C战粟愧怍屏嶂骆绎不绝D温驯犷野绚丽油然而声4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风骚so逊色xn惟余莽莽mng窗棂lngB凝望nng娉婷png摇曳y抑扬顿挫cC坍tn塌自吹自擂li瞥pi见一碧万顷qngD腼腆tin强qing聒不舍箴jin言给gi予5 . 浑源县悬空寺有一副对联:“石阁轻如纸;危岩缀虚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A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同,内容相差。B上联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该是平声。C张挂的对联,按照中国传统,必须直写竖贴,自左而右,由上而下,不能颠倒。D这幅对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悬空寺奇绝险绝亦巧绝的建筑特点。二、现代文阅读(一)浅夏槐花开初夏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光阴区间,好比弟兄三个中那个最不打眼的可怜的老二。迎春花开了,桃李花谢了,春天一如满城的烟柳风絮,眼见它来,不知它去,悚然发觉的时候,已经是烈焰当空烧的盛夏了。如若不是无意中抬头看见那几树雪白的槐花,不是一缕缕清雅沁脾的槐花暗香飘入鼻孔,提醒我现在正是浅夏,正是一年中不算冷也不算热的最佳时节,恐怕我会像很多个往年一样,对浅夏毫无印象。几棵苍劲婆娑的槐树长在中学的校园里,巨大的树冠逸出墙外,遮住巷道上方的一小片天空。每天清晨,我匆匆穿越这条曲折绵延的巷道去单位上班,记忆中,似乎从来不曾抬头望一望那几柄荷盖一样的树冠,哪怕是炎夏经过时,它们曾慷慨地赐予过我惬意的清凉。满脑子里想着的,是繁杂无休的公务以及纠结如麻的人事。然后一整天,在许许多多貌似必须且正确实则可有可无的文山会海以及来往应酬之中,密密实实地虚空着。一个陷入了红尘的人是不可救药的,是不可理喻的,是可怜复可悲的,如同一截淹没在荒芜沼泽中的树桩。人生,有时像一个并不可笑的笑话。多年以前,在我还是一个青涩而又意气风发的青皮后生的时候,皖西南那个名叫木瓜冲的村庄里我的故园的院墙外,还生长着一大片茂密的槐树林。在那有着无尽的闲空的青春期,我常常捧着一本书,在槐荫下潜心阅读,或者在繁茂的槐花下望着一只正在搬运猎物的蚂蚁发呆。青春是一件颇可艳羡的事,尤其是在华年渐逝的今天回头去望。然而,每一段生命都自有其欢欣,也自有其焦愁,青春也是一件颇为迷惘的事。除了大把的韶华,除了怀抱高而又高、远而又远的理想,青春一无所有,乃至一无是处。在似乎拥有了一个普通庶民经过不懈努力应当拥有的一切的今天,在一些个稍稍清醒的夜晚,再打量那些远去的岁月,不能不发出一些庸俗的然而现实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感叹:一个人的得到,其实完全是付出了青春的惨痛代价的,如果有可能,我愿意把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的一切,换取时光倒流,哪怕是回到那因为前途迷茫惆怅不已的一无是处的18岁。曾经嘲笑过古代那些梦想长生不老因而求药求仙的君王,也曾经讽刺过那些意志消沉、沉迷于享受、庸庸碌碌的中年,现在想来,我有什么理由嘲笑和讽刺他们?过去的他们就是今天的我,任时光流转,史册翻过,生命貌似坚强实则脆弱的本质,从未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而生命的价值和可贵之处,或许正在于它的短暂倏忽和不可复现。30岁以前,我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30岁以后,我是一个适应性很强的人。一个人的成熟必须以牺牲自我为前提。锋利的刀片伤人也伤自己,圆润的河石呢,它心甘情愿地被裹胁在河水之中,难道就真的觉得安妥?人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关于进取和妥协的悖论,无论左或者右还是居中,都无法完满,残缺是它内在的不可更改的本质。一个成功地活了一世的凡人,不过是竭力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最大的可能接近原初无限的愿望罢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生命需要亮丽的色彩。这亮色,就像这鸣蜩咝咝山花开遍的五月,就像这浅夏时节无比通透的碧云天,就像这满树一串串灿白馨香的槐花。6 . 文中的槐花有哪些特点?请根据全文概括回答。7 .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一个陷入了红尘的人是不可救药的,是不可理喻的,是可怜复可悲的,如同一截淹没在荒芜沼泽中的树桩。 这亮色,就像这鸣蜩咝咝山花开遍的五月,就像这浅夏时节无比通透的碧云天,就像这满树一串串灿白馨香的槐花。8 . 文章写“多年以前”这段回忆,其作用是什么?9 . 作为一个中年人,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明胶的那些“马甲”最近,随着“毒胶囊”和“老酸奶”备受关注,“明胶”这个陌生的名词迅速广为人知。实际上,明胶并非新事物,只不过它以前总是穿着别的“马甲”出现在公众面前。而“明胶”这个称呼往往用于工业界,也就不为寻常百姓所熟悉了。明胶的真实身份是一种胶原蛋白水解物。胶原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皮毛、骨头和胃肠等组织中:在分子层面上,它呈纤维状,很坚韧,也不溶于水。传统小吃中的皮冻,由浓的骨头汤形成胶状物,就是原生态的胶原蛋白。从本质上说,明胶或者胶原蛋白是蛋白质,但是它们作为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很低。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是其氨基酸组成。通常的氨基酸有20种,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各不相同,有8种是必需的,其他12种则可以通过其他氨基酸转化而来。衡量一种蛋白质是否优质,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它含有多少必需的氨基酸,以及这些必需的氨基酸的比例有多接近人体需求:所以,如果把它作为食谱中唯一的蛋白质来源,那么无论吃多少都满足不了人体的需求,而大量非必需的氨基酸反倒增加了代谢负担。不过,明胶行走江湖靠的不是营养价值,而是不同的“包装”。穿上不同的“马甲”,它就具有了不同的卖点。最“高贵”的“马甲”是阿胶。阿胶与普通明胶的不同只在于现代的阿胶要用驴皮来做原料,而生产方法是涂上了神秘色彩的“传统工艺”。穿上了“阿胶”这个“马甲”,它就成了“美容圣品”“补血佳品”,具有各种神奇的“功效”。尽管包括阿胶厂家在内的许多人试图用科学方法去证实它的“神效”,不过迄今为止也没有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名声最差的“马甲”就是明胶了,虽然营养价值有限,但它却有优越的加工性能。在食品中,它的用途是增稠。比如说,牛奶中的脂肪不利于心血管健康,但是脱脂牛奶做成的酸奶口感很差,就可以用明胶来增稠。虽然营养价值不高,但毕竟没什么害处,现在流行的“老酸奶”,也是同样的思路。明胶的另一大用途是成胶。许多厨艺爱好者熟知的“吉利丁粉”,其实就是明胶的英文音译,把它在热水中溶化,凉下来就成了固体胶,许多果冻就是这么做出来的。除了酸奶和果冻,还有许多加工食品需要增稠和成胶,明胶也就成了现代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剂之一。明胶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是因为工业明胶的存在。除了在食品中有用,明胶在工业和医药中的应用也很广泛,而工业明胶对有害杂质处理的要求不高,因而对原料和生产流程的控制不像食品和药品那样严格,特别是皮革加工中的下脚料,经过了一些有毒试剂的处理,可能含有的有毒物质更多。用这样的原料生产的明胶,用于工业也还可以,用于食品、药品就比较危险了。比起生产要求高的食品明胶,工业明胶的成本明显要低,不过,有害杂质的存在并不影响其使用性能。也就是说,加到食品里,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同样“好使”,这就是不法分子有捣鬼机会的根源。10 . 第段中“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是其氨基酸组成”一句中的“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1 . 第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2 . “工业明胶”为什么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结合第段简要说明。13 . 文中的“马甲”指的是什么?结合段举一例加以说明。三、句子默写14 . 古诗文默写。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苏轼定风波)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卖炭翁)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_,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虽有嘉肴)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新重用的句子是:_,_?四、课内阅读文言阅读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5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阡陌交通(_)(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3)处处志之(_)(4)便要还家(_)16 .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穷其林其人端视容寂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犹鱼之有水也C不复出焉万钟于我何加焉D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17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8 . 内容理解及拓展延伸。(1)选段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源于本文且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的一个成语是。(2)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9 .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两句以夸张的手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歌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20 .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六、语言表达21 .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1)父命之(_)(2)与民由之(_)(3)威武不能屈(_)(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5)人恒过,然后能改(_)(6)衡于虑,而后作(_)(7)入则无法家拂士(_)七、综合性学习(材料一)最近发布的一份少年儿童网络使用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儿童“触网” 出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年龄比例内容34岁23%看动画片5岁31.9%使用QQ或微信7岁8.5%网购14.4%发布图片、视频或文字(材料二)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家长的引导一定不能缺位错位。在监护、引导儿童的网络行为,帮助儿童提高网络素养,防止儿童染上网瘾方面,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加强对孩子健康用网的引导,让网络成为孩子们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工具,而非绑架生活的玩具。(材料三)儿童“触网”已成不可避免的趋势,社会要做的就是打造好安全防护的墙。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让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起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责任。学校应尽快加入网络安全教育,同时要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加强网络秩序治理整顿,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给孩子打造一个让家长不再谈之色变的网络环境。22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23 . 下列是对儿童“触网”出现低龄化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对网络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意识很强,自控力也很强。B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网络社会已经浸润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C孩子“触网”越早、用得越好,是孩子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强的表现。D越来越多儿童接触网络,从中找寻属于他们的快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24 .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如何应对儿童“触网”低龄化问题。八、作文25 .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1字数在600字以上;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真情实感。(1)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作文。(2)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