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4625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少说是一种智慧江旺明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说:“你的话应该像黑夜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大师对话语的精辟见解让人颇受启示。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生活和工作之中,人与人之间运用适当的语言,可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增添乐趣、促进工作。然而,话语过多、夸夸其谈,便会让人生烦起厌。“善言不必多,言多必有失。”历史上的文臣武将,都明白“多言必败”、“多事多患”的道理,都知道管好口舌的重要性。东汉名将马援,很讨厌议论别人长短的人,他说:“儿孙中有人有这种行为,让我难受,我宁愿去死。”清代名臣曾国藩也认为“多言失德”,他说招致品德败坏的是“长傲”与“多言”。话语过多,往往显示出自己的虚伪浅薄。俗语“一壶水不响,半壶水叮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看一个人,评价一个人,智者不会光听这个人是怎样说的,而是要揣摸这个人是怎么想的,更要看这个人是怎样做的。少说话,不是不说话,是要抓住合适的时机说合适的话。说话之前,注重观察、审视、酝酿和蓄力,如同拉弓射箭一样,拉弓蓄力,射出去的箭才铮铮有声。麻雀每天从早到晚,啾啾叫个不停,却不引起人们注意;楚南有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少说话,多倾听。清代文学家张潮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倾听自然,回归自然,净化心灵,找回真实的自己。你也可以倾听自己,与自己对话,真正读懂自己,了解自己,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加热升温,摈弃虚华与浮躁,驱逐烦恼和郁闷,创造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旋律。对同志、朋友和家人,多一些微笑,保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面对无奈事情,淡然处之,微微一笑,若无其事,乃是最好的应对办法。面对天灾人祸,多一些微笑,保持豁达的心境和乐观的态度。少说话,多思考。多思考,就不会片面看问题;多思考,话语和行为就会少出错或不出错;多思考,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就容易被人接受。少说话,多干事。生活和工作中难免陷入困境,不将“难”字挂在嘴上,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做出成绩后不表功、不炫耀,不居功自傲,要学会守拙,善于推功揽过。被人误解、受到委屈时,也要少说话,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少说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艺术,还是一种美丽、一种智慧。记住大师的告诫,话语像黑夜星星。黑夜星星虽然少,但给人光亮,照人前进,被人欣赏,受人点赞。(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 .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 文章第段用朱自清沉默中的语句开头,有什么作用?3 . 文章第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4 . 根据文意,为文章第段横线处补充适当的句子。5 . 阅读下面内容,试概括出墨子的观点。你赞同墨子的观点还是本文的观点呢?谈谈认识?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蛤蟆硅绳,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寻找一棵树赵明宇我天天在元城的大街小巷奔走,眼睛不停地搜寻。遇到几个熟人,问我找什么呢,我低着头,没好气地说,我在寻找一棵树。今年春天,我盘算着回乡下老家看看。我想念哥哥,更想念哥哥院里的大槐树。哥哥今年60多岁,厮守着大槐树。大槐树像我的腰一样粗,据说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栽下的,有100多岁了。元城一带有个风俗,孩子生下来,要把孩子的胎衣埋到一棵树下,孩子就会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我爷爷、我爹、我和哥哥的胎衣全埋在了大槐树下面呢,你说,我跟大槐树能没感情?乘班车风尘仆仆赶回老家,推开那两扇熟悉的大门,我愣住了。大槐树呢?仔细瞅瞅,房子没变,猪圈没变,院里的那口红薯窖没变。哥哥迎出来,一头白发、一脸沧桑也没变。我确认没有走错门,手里提着的小包裹滑落地上,给哥哥买的营养品像花朵一样绽开。哥哥弯腰捡起花花绿绿的营养品,拉着满脸惊讶的我向屋里走,给我端水喝。我一把甩开他,第一句话就是:哥,咱家的大槐树呢?哥看看我,又把头低下,嗫嚅着吐出两个字:卖了。我一听直跺脚。哥啊,你真是老糊涂了,缺钱花找我要啊,怎么能卖掉大槐树呢!咱爹死的时候没钱发殡都没舍得卖啊!哥说,不就是一棵树嘛,值得发那么大脾气?你不在农村,不知道村里的情况。不是我缺钱花,而是村长出面,不卖也得卖啊。我理解哥哥的难处,可是我不甘心我的大槐树被卖掉,就来找村长。村长正在跟别人喝酒,看见我,给我倒了一杯说,二叔,您老回家看看?我说你们把我家的大槐树卖到哪里去了?我想赎回来。村长嘬嘬牙花子说,这事儿不好办,你赎不回来了。我说我加倍出钱,哪怕是他们把我的树做成了家具,我也要赎回来。村长摇晃着脑袋,吐一口酒气说,实话告诉你吧,那棵大槐树真是有福气,不仅活得好好的,比以前还风光呢,跟你一样进城去了。我的大槐树进城了?我转身就走,把村长的招呼抛在身后。我没顾上吃哥哥为我做好的饭就回城了。我的大槐树,你在哪里?我的脚步踏遍了元城的每一个角落,我的目光摸遍了路边的每一株花草。三天后的傍晚,我落魄地走在新建成的元城宾馆门前,望着金碧辉煌的门面,不由得眼前一亮:我看到了我的大槐树。尽管它被伐掉了半个树头,我还是能认出来。一搂粗的树身上有我童年摩挲的手印,有我用牙齿啃掉的树皮,变作了圆圆的疤痕。还有我骑过的枝干,光光的,滑滑的。我抱着大槐树哭了,引来好多人围观。一个穿着不俗的贵妇用睥睨的目光扫了我一眼说,真是什么人都有!这是哪来的疯子。围观的人渐渐散去,只剩下我自己的时候,我迷迷糊糊睡着了。半夜里醒来,大槐树身上爬满了霓虹灯。我感觉脸上湿湿的,用手一摸,原来是大槐树的泪水滴在我脸上。天亮时,两个保安把我架走了,还把我送到家里。保安跟我儿子说,实在不行就把你老爸送精神病医院去吧。儿子的脸色铁青,劈头盖脸跟我说,刚才领导找我谈话了,你再去宾馆闹事儿,我被提拔的事儿就泡汤了。你说我打拼这些年容易吗?闹不好工作也保不住。老爸啊,我求你了,给我们留点面子吧。儿子扑通一下跪在我的面前。后来,我经常坐在宾馆对面的马路牙子上,远远地望着抽出新芽的大槐树在风中摇晃着枝头。我知道那是大槐树跟我招手,我就泪流满面。不时有行人把我当做乞丐,把一张张纸币扔到我脚下。我不去拣,任凭纸币被风吹得七零八落,蝴蝶一样飞舞。6 . 以“大槐树”为线索,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7 . 结合文章具体的语言环境,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我的目光摸遍了路边的每一株花草”一句中“摸”有何表达效果?(2)“我抱着大槐树哭了”“远远地望着我就泪流满面”,体现了“我”哪些情感?8 . 标题以“寻找一棵树”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请做简要的分析。9 . 文章结尾写我经常坐在宾馆对面远望老槐树流泪,行人把我当做“乞丐”进行施舍。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深意?二、句子默写10 .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和篇名。(1)_,风烟望五津。(2)_,悠悠我心。(3)气蒸云梦泽,_。(孟浩然_)(4)青树翠蔓, _,参差披拂。(5)_,_,似与游者相乐。(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7)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8)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三、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衒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11 . 本文是_代文学家刘基的作品,选自_。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甚矣哉,为欺也!13 .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发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无情揭露了元末社会政事的腐败。B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柑的外形美与内质丑的对比,文官武将外表显赫和本质昏慵的对比等,都使形象更鲜明且深化了主题。C第二段“如有烟扑口鼻”、“干若败絮”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柑的实质。D文章的结尾“退而思其言”,表明作者在深思熟虑之中品味卖柑者言的真谛所在。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4 . 这首小令前三句在写作上运用了_的写法,能显示全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_。15 .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记与欧公语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餕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选自东坡志林)16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初似儿戏,然或有验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B殆未易致诘也思而不学则殆C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D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17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D医问其得疾之由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18 .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B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C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疗贪、已佞、治怯、疗恶疾”等,是仿照欧阳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D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了下来,说明当时这番谈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六、综合性学习班级举行“孝亲敬老”系列活动,共有以下四个活动项目: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活动内容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寸草心回报三春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巾帼英雄,忠孝两全探究认知木兰的形象19 . 请根据活动主题,在下列选项中选取相应的活动内容,把序号填写到括号内。( )A给父母做一份爱心早餐B写回忆父母养育之恩的征文C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送温暖20 . 在第项活动中,同学们对木兰诗的活动主题有了争议,到底是表现对国家的忠,还是表现对父母的孝?下面是两种意见的交锋记录表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写出支持第二种意见的理由。(60字左右)第一种意见:表现对国家的忠第二种意见:表现对父母的孝支持理由面对国家紧急征兵,木兰敢于担当,毅然决定代父从军,体现出舍小家为国家的精神。木兰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几,木兰无长兄”,可见她主要还是从家庭考虑,为家人排忧解难,尽一份女儿的孝道责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表现木兰奔赴战场的勇敢矫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表现木兰英勇善战,胜利归来。一个御敌卫国的英雄形象屹立在读者面前。_21 . 通过探讨你认识到忠与孝国与家其实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借用孟子的话来表达就是“天下之本在国,_,家之本在身”。七、作文22 . 请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以“有份感激在心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文题二:生活中总有一些味道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新翻泥土的味道,成熟果实的味道,舌尖上绽开的食物的味道,汗水滴落时劳动的味道,书籍里蕴藏的知识的味道请以“味道”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不得套作抄袭。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迹美观。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2、二、句子默写1、三、课内阅读1、四、诗歌鉴赏1、五、课外阅读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