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3631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冬去春来,满园芬芳之时,淡黄浅绿,袅娜轻盈,蝶儿翩跹,醉舞清风,春意盎然,弥漫在天地间。和煦的暖风吹散了心中的阴霾,漫步在春风里,品读着清黛灰朦,仿佛听到了春蕴的音符,仿佛嗅到了泥土的芳香。春天,仿佛展现了一幅云雾缭绕、恍若仙境的维美画卷;_。春天,雪水里孕育的春天,清新地露出了她的笑脸。柳烟成阵,万紫千红。连绵的青山,林木青翠;静谧的湖泊,波澜不兴。这是童话般的世界,薄雾笼罩,烟雨潇潇。(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_A翩跹(pin)B袅娜(lio)C阴霾(mn)D静谧(m)(2)选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含错别字的词语:_改正:_(3)“和煦”中的“煦”意思是_。“波澜不兴”在文中的意思是_。(4)请你仿照划线句再写一句。_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穿西装的修车老爹耶律忆老宅拆迁,我们这个工薪家庭得到了一大笔钱。加上父母多年攒下的积蓄,我们买下了一套带车库的复式洋房。入住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邻居不是“金领”就是“海归”。这让我多少有些自卑。可父亲却做起了更丢面子的事在家里车库前摆起了自行车摊。这是父亲的老本行。在老宅的院子里,他已经摆了十几年。街坊邻里都知道陈老头修车既便宜又牢靠,隔着几条弄堂都会来找他修车。我劝了父亲好几次,别修车了。可他的态度非常强硬:“不管有没有人来修,摊我一定得摆。你们要是嫌脏,我就天天打扫;要是嫌我穿这工作服丢脸,我就穿得体面点儿。”父亲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把我淘汰的西服、衬衫和领带翻出来,洗熨妥当穿上了。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小区里的人路过都会好奇地看看,不少人还会说上几句风凉话:“都住这么好的小区了,竟然摆摊修车?这老头脑子肯定有毛病了”可这丝毫没让父亲动摇,他每天依旧准时出来摆摊。眼看着一个多月过去没有一个人光顾父亲的车摊,我也着急起来,可父亲总是笑,不说话。“大爷,孩子的自行车坏了,能帮忙看看吗?”这天,一个中年人领着小孩站在车摊前,他们的到来让父亲顿时来了精神。他脱下西服,把领带折起来,系上干净的围裙,戴上袖套,忙活起来修完之后,他还用抹布擦干净车轴,一点机油的痕迹都没留下。看着孩子骑车远去的背影,他笑着说:“谁说我没生意?”自那以后,来找父亲修车的人多了起来,而且修的多是孩子们的车。空闲时,他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孩子们有时候顽皮,会动父亲的工具箱,可他一点儿也不生气,笑呵呵地说:“孩子们,玩儿完了要记得放回原处。”陈老头修车摊渐渐在小区里出了名,有时甚至需要“排队挂号”。我家车库前的空地,也成了小区老人打发时光的好地方。几年下来,父亲的修车生意越来越好,我也替父亲高兴。一天,父亲把我叫到跟前,将一个存折小心翼翼地递给我。打开一看,我傻了眼,存折上竟然有20万。父亲说:“我知道你们买这房子,没剩下什么钱。孩子还小,用钱的地方也多,我能帮你们搭把手,日子可以过得宽裕点儿,不要为了钱,活得太辛苦。”父亲说着,我连忙转过身,不想让他看到湿润的眼睛。不由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挤火车回老家。站台上挤满了人,他会嘱咐母亲看好我,然后冲进拥挤的人群。等安顿好座位,他又忙着给我们打开水泡面,一路忙前忙后。现在,我长大了,应该多多照顾父亲才是。可每次看着在职场拼搏的我,父亲总是说:“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我和你妈养老不用你们操心。”如今,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总是熬到晚上9点多才收摊,总是顶着火辣的太阳骑3个小时车,去城西最便宜的店进货,总是一年半载也不为自己添件新衣裳当我想买这套洋房时,父亲二话没说,把多年的积蓄都给了我。当我嫌弃他摆车摊时,他又西装革履,把车摊装饰成为“花园”,把修车的活计演绎成生活的艺术。这么多年过去,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选自意林2019年第5期,有删改)2 . 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故事情节补充完整。老宅拆迁搬入复式洋房_ 初期父亲车摊无人光顾父亲修车生意越来越好 _。3 . 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分别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1)他脱下西服,把领带折起来,系上干净的围裙,戴上袖套,忙活起来(2)一天,父亲把我叫到跟前,将一个存折小心翼翼地递给我。4 . 文章多方面表现了“修车老爹”的性格特征,请结合其中的描写分析“修车老爹”这一人物形象。5 .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段的作用。6 . 结尾写到“这么多年过去,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下你的感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一棵树江子在浙江丽水一个叫路湾的村庄里,有一棵树,一棵大樟树。1800多年前,这棵树怎么在这里扎下根来?爱刨根问底的人们,总爱问这样的问题。也许是一只鸟飞倦了,经过时让嘴里叼的一颗樟籽掉了下来。也许是一阵风,把本来在另一个地方另一棵樟树上的一粒樟籽吹到了这里。也许是顽劣的孩子,砍下了一根长着樟籽的树枝,要拖曳着搬回不远的家里,经过这里,一颗樟籽散落了下来,从此在这里安身立命。那颗樟籽慢慢长出了嫩芽,它在清风中舒展开了叶子,在原生的植被深厚的绿色世界里,怀着生怕打搅了谁的羞怯与不安。这以后樟树慢慢长大了。在浙江丽水的丘陵地带,它只是一个新生的幼儿,一个稍有不慎就会消失的孱弱生命。一棵风一吹来就吓得紧紧搂住泥土的嫩苗。在它的周围,土地肥沃,水源丰沛,灌木仆地,乔木升天。几百年过去了。它变得越来越结实,粗壮,有力。它在地下拼命地扩展着根系,贪婪地、执着地吮吸地底下哪怕最细小的水系。它在地上张开着枝叶,最大限度地吐纳着天上的云光。身边的草木纷纷退场。它们或是被一阵狂风拔地而起,或者在一阵刀斧白光中落下树冠,或者是在一场大水中遭到席卷,或者被庞大的草食动物蚕食了身子。身边的风水也在时光中不断改弦易辙。高高的土丘成了平地,原本平整的稻田被改道的河流冲刷成了河床。原本荒凉的山坳种上了莲子,每至夏天莲花开放,宛如天上的灯盏那一棵樟树在历次的变迁中却不仅幸免于难,而且越发树大根深。它就像有着神秘使命的生灵,一直保持沉默的本性,在心里用年轮的方式记载着天地之间的信息。它的皮越来越厚了。它的躯干也越来越粗了。它的枝桠,已经像一把巨大的伞,护佑着一方水土,形成巨大的浓荫。许许多多的鸟,在它的枝头上结巢,每到黄昏,像私塾里的孩子诵经,唧唧喳喳吵个不停。它已经很老了,老得空了心。它的躯干已经倾斜了,就像一个驼了背的老汉。它的躯体上有许多结疤,这使得它好像一个经受了无数风雨的老人。可是它自己修复了自己。从它身上长出的两根树枝倒挂在地上,并且长出了根它几乎是自己给自己做了一副拐杖,让自己有些驼背的庞大的身躯,不至于重心不稳。它几乎不仅仅是一棵树,更像是一个关于自然的巨型建筑,一个丰饶的生命体系。它出生于多年前的魏晋,脉管里是否回荡着与魏晋一脉相承的萧散遗风?江南乱世频仍,它身体的年轮里,是否依然珍藏了这块土地上金戈铁马的影像?是否有过一首隐匿在无数选本里的唐诗,专为它而作,有一首宋词,灵感的产生,缘起于它?它的树叶间,是否回荡过江南戏文的吟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渐渐聚拢在这块擎起过枝繁叶茂的大樟树的土地上。他们狩猎,放牧,砍柴,植稻,起屋造舍,生儿育女,繁衍成族。人们与这棵大樟树做了邻居。孩子们会经常爬到树上掏鸟蛋。老人们会在树下瞑目纳凉。大人们劳作累了,会把锄头支在树干,在树底下抽口烟。在古代,生存是件艰难的事情。问命于大樟树自然成了村民的首选。人们相信,那些长了千八百年依然繁华的生灵,一定是成了精的,是能够与神灵相通的生命,或者就是化作了树的神灵本身。古老的大樟树渐渐成了方圆十里名声显赫的祖宗、法力无边的神灵。它以沉默的姿态介入这块地方的伦理结构和生存方式,成为这块土地上不可或缺的生命,人人崇拜的精神图腾。2012年夏,因某种机缘,我有了拜见这棵名声显赫的老樟树的机会。我看到这棵硕大无朋的大樟树的枝桠上结满了红绸,红绸上写着祈福的词句,让我恍若见到挂满了勋章的老英雄,或者节日里被后裔们簇拥的盛装的老人。树下有一块崭新的碑。碑石上刻着100多个人的姓名和从数百元到数十元不等的捐款数目。碑的标题是“路湾千年古樟救援”。人们为一棵依然苍劲茂盛的老树慷慨解囊,与其说是一场悲壮的对死亡的抵抗运动,我感觉更像是孝顺的儿孙们,捧着大小不等的贺礼从四面八方奔来,齐祝身板硬朗眉目慈祥的老父亲南山不老。在老樟树几丈远的路旁,我看到镌刻在一块不锈钢上的布告。布告内容为当地政府关于加强河道管理的通告。通告指出不许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桥梁、码头,采砂,取土,淘金,爆破,钻探,挖筑鱼塘,等等。通告全部采用标准的公文语言,我却视此为一首与生态有关的诗,有着对自然的小心吁请意味和低吟浅唱的腔调。整个通告没有一句涉及老樟树,但我觉得每一句都与老樟树因果互证。(有删改)7 . 文章围绕“一棵树”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加以概括。8 . 结合文意,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加以赏析。9 . 文章后三段文字,写“我”拜见老樟树的所见所思,有什么作用?10 . 这“一棵树”最终成为人们的精神图腾,有多种原因。我们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选取两个角度加以探究。11 .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A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B“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C“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D白杨礼赞是一篇散文,文中的“白杨树”,既是实写,也带有象征的意味。三、句子默写12 . 古诗文名句默写。(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君子好逑。(关雎)(2)尔曹身与名俱灭,_。(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3)_,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4)_,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衣带渐宽终不悔,_。(柳永蝶恋花)(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陶渊明桃花源记)(7)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对仗工整,笔力千钧,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_,_。(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离人心声的名句是:_,_。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选自刘基工之侨献琴)(注释)斫(zhu):砍削。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13 .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1)辱_(2)临_(3)易_(4)希_14 . 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斫 而 为 琴 弦 而 鼓 之 金 声 而 玉 应15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而伯乐不常有/贵人过而见之B骈死于槽枥之间/入于宕冥之山C马之千里者/使国工视之D献诸朝/投诸渤海之尾16 . 翻译下列句子。(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使国工视之,曰:“弗古。”17 . (甲)(乙)作者假借“马”和“琴”两种事物,各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18 .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之景,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内心感受。B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描绘出了清新秀丽的塞外风光,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干古名句。C作者用词很有讲究,颔联用“出”与“入”、颈联用“直”与“圆”来描绘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D诗以大效、秋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构成了一幅极具特点的塞外风光图。19 . 有人说作者在诗歌的颔联中以“征蓬”自喻别有深意,说说你的理解。六、语言表达20 .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有语病的一项,然后写出修改意见。A北宋时期,汴梁城商业繁荣,各类店铺门庭若市,街上行人摩肩接踵。B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C沉迷手机游戏的风气在班级潜滋暗长,我们要警策自己,不要让手机毁掉自己的前程。D与他人交往,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选( ),修改意见是:。七、名著阅读21 . 名著阅读。(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_至_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2)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八、综合性学习22 . 综合实践。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淮安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城市。学校以“赞美家乡,宣传家乡”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活动。(1)班级宣传小组打算编制一期手抄报,请你仿照下列两个栏目,从文化、名胜、特产、风俗等角度再拟写两个栏目。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栏目一:追寻历史渊源栏目二:欣赏地方艺术栏目三:栏目四:(2)星期天上午,班级同学全部来到周恩来纪念馆门前,准备参观。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你要先去和工作人员联系导游讲解的事情,你该如何说?九、作文23 .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1)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要听到也要读到很多有意义的话。其中有些话一定会给你不少的启迪,令你刻骨铭心,甚至会改变你的人生。请以“一句话照亮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2)岁月如诗,人生如歌,我们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更应该咀嚼生命的每一个过程:生活中的一次次磨练;学习中的一次次探索;科技制作中一次次发现;绿菌场上的一次次拼搏;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一次次心灵碰撞我们的知识在求索中收获,能力在创造中提升,意志在磨练中坚韧,情感在交汇中融合,我们的生活由此而丰润美好,我们的青春因此而鲜亮精彩。请以“感悟美好”为话题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综合1、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