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2085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展现其永久魅力。B这部电影之所以广受欢迎的原因是融入了特有的爱国情怀。C通过不断的努力,使他的模拟考试成绩得到了极大的提高。D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是勇气不足和谋略不当。2 .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A蝉烘托遮敝匿笑翻来覆去B蒂吝啬诀别狼狈不求甚解C窜感概祷告奥秘煞有戒事D捡憔悴诅咒净谧花支招展3 . (18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九年级第二次调硏测试)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的特征。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B“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这个句子中的分号表示转折关系。C“袖手旁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这几个成语都是并列短语。D“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的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4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竦峙(sng)差可拟(ch)人不知而不愠(yn)曲肱而枕之(gng)B平羌(qing)淫慢(yn)苫蔽成丘(shn)狼亦黠矣(xi)C夜阑(ln)躇步跐蹈(c)目似瞑(mn)三省吾身(xng)D水何澹澹(dn)尊君在不(fu)不亦说乎(yu)学而不思则罔(wng)5 . 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顶沸。B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弹子。C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D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据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6 .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黄安谣的六个短语中有四个是主谓短语。B“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这个句子是一个条件复句。C阴历每月第一天称“望”,第十五天称“朔”。核舟记中说舟底有“天启壬戌秋日”字样,“壬戌”是干支纪年,“天启”是帝王年号,这是使用干支和帝王年号相结合的纪年法。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D易经又称周易,是五经之一;“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艾青在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第一次使用“艾青”的笔名;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7 . 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B你如果总是这么盛气凌人,将来会失去很多朋友。C同学们尽情领略了秦始皇兵马俑的雄姿,对兵马俑的写实造型艺术和精美的制作工艺啧啧称奇,长吁短叹。D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人需要出走蒋勋其实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了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对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欧洲有种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认识一个14岁的苏格兰小孩,拿着一学期打扫厕所存的钱,就到欧洲来旅行,钱花完了,一点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苏格兰风笛赚钱,再继续下一段的旅行。我那时候感触很深,这样的青年将来长大以后,担当的事情也绝对不一样。我们宋朝诗人柳永说,“今宵酒醒何处?”中国文化里面本来有这个东西。可是这个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我希望壮游能带动年轻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将来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很多人要去欧洲,就会来问我:“我要去欧洲,要准备什么?”我就会反问他:“你觉得你要去做什么?当你清楚自己爱什么,要做什么,意志力很强的时候,所有的困难都可以一层层地被克服。其实壮游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说。此外,壮游”的“壮”字,并不是炫耀,而是包含了一个深刻的、对当地文化没有偏见的对话关系。旅游是很大的反省,是用异地文化来检查自身文化应该反省的东西。著有真腊风土记,出使吴哥城的周达观是元朝的北方人,所以他南下的时候,受不了南方的天气。他不了解当地人怎么每天洗好多次澡。一年之后,他变了。当初他带着大国心态,当时元朝那么伟大,但他后来说,真腊(柬埔寨吴哥窟),一个小小的东南亚国家,可是礼仪这么严整,“不可轻视也。”我觉得,人不可能没有主观,可是在旅游里面,我们能慢慢修正自己的偏见跟主观。到吴哥窟,我总会带朋友去柬埔寨人的家。他们下车都会吓一跳,真的什么都没有。我们叫做“家徒四壁”,可他们连壁都没有。在台湾时,我老觉得家里还缺什么。到了那里,我第一次想:“我在台北家有什么。”我以为我比他们富有。可是后来我看到他们男男女女从田里回来,在河里、莲花当中,彼此泼水、唱歌,我觉得他们比我富裕太多了。我一生当中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我觉得这就是个很大的收获。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旅游都值得,因为只要一对比,你就会回来检讨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旅游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内在最美的东西的过程。所以壮游绝对不只是向外的观察,还有向内的反省。在一个环境久了,会变得“僵化”与“麻木不仁”。出走当然是一个很棒的选择,若短期无法成行,阅读、学习、聊天、学习、陪伴、分享、运动、散心、唱歌、画画也是很不错的方法。你有多久没有抬头看看天,看看路边的小花小草,听听在行道树上叽喳的小鸟鸣叫?就从这个简单的改变开始吧!8 .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9 . 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0 . 第段画线句“我一生当中都没有这样的经验”中的“这样的经验”是指_11 . 结合全文,说说“我们需要出走”的益处。12 . 文中多处提到“旅游”和“壮游”,可作者为什么在题目中却用“出走”,而不用“旅游”或“壮游”?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第下列小题。明天就要把书稿寄到列宁格勒,请州委文化宣传部审阅。如果他们同意给这部小说开“出生证”,就会把它送交出版社,那么一来想到这里,他的心不安地跳动起来。那么一来新的生活就要开始,这是多年紧张而顽强的劳动换来的啊。书的命运决定着保尔的命运。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就到头了。如果失败是局部的,通过进一步加工还可挽救,他一定会发起新的进攻。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了邮局。紧张的等待开始了。保尔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列宁格勒一直没有回音。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保尔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 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13 . 文段中随着书稿的寄出,保尔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14 . 画线句子“铁环”“新的武器”各指什么?这句话说明什么?15 . 有人认为:到了全书的结尾还写英雄竟然有“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就到头了。”的消极悲观想法,这有损英雄的高大形象。你的看法如何?三、课内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醉翁亭记节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6 . 下列画线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快乐)D醒能述以文者(记述)17 .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18 . 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种生活态度的看法。四、情景默写19 . 古诗文名句填空。(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定风波)(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_: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诗中直接描写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 _。(4)英雄是什么?英雄就是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英雄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_,_”的临危受命。五、诗歌鉴赏20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请解释诗题中“酬”的意思。(2)颔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六、作文21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1)以“反省”为题,写一篇文章。(2)美无处不在,需要我们去发现:早晨的露珠是美的,母亲的凝望是美的,路人的提醒是美的,个人的努力是美的,他们的帮助是美的。进步是美,遗憾也是美。美是一种智慧,它需要我们去开发。美是一种向往,它引领我们去追求。请以“细品的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扣题作文,不少于600字;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二、现代文阅读1、2、三、课内阅读1、四、情景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