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206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B“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C“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D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海鸥推祟疮疤任劳任怨B淳朴追溯澄澈习已为常C诓骗馈赠赶趟儿日薄西山D要诀威慑藏污纳诟人声鼎沸3 . 下列句子画线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那一次的一点小误会,他俩到现在还别别扭扭。同学们怎样批评他,他爱迟到的毛病一点没有改。这期“英语广播讲座”能给人很大帮助,是因为他有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的优点。有什么困难,大家都可以帮助你解决,你还有什么顾虑呢?A为了尽管之所以不论B为了尽管所以既然C因为不管所以既然D因为不管之所以不论4 . 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而投入的过程,往往不无痛苦。因为那涅盘殷的极致快乐就在认真单纯的求索后面,就在那必不可缺的苦头后面。练瑜伽功的打坐,只有彻底投入才能进入住境,出神入化。要多大的毅力、多严明的自我纪律,才能勒住意念的编绳。半点消极息工.都会让你前功尽弃。ABCD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C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D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愧怍(zu)拮据屏气凝神(bng)莫名其妙B商酌(zhu)聪慧栩栩如生(x)手不释卷C鄙薄(bo)热忱拈轻怕重(nin)重峦叠障D梧桐(w)桑梓前瞻后顾(zhn)自出心裁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母亲的刺绣时光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点缀着我们枯燥的生活。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就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工,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我接过那一摞鞋垫,一双双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的精神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注释)女红(gng):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红。7 . 细读选文,结合语境,品析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8 . 文章围绕刺绣,回忆了“我”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这些事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组织的?9 .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在我心目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10 .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拾取变幻流年中的点点滴滴,于叙述中流露真情,在抒情议论中揭示生活哲理。B第段中,“我”看着母亲送的一摞鞋垫,感受到母亲对去外地谋生的“我”的祝福。C第段中,母亲的绣品在“我”心中生了根,表明“我”开始拿起银针,静坐一角,绣出画卷。D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领悟到刺绣是母亲的爱好,那些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现代文阅读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说:“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11 . 文章采用第几人称的写法?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12 . 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13 . 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14 . 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15 . 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16 . 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时间与空间顺序D逻辑顺序17 .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D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1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恐惧症。B第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去掉“主要”一词文意没有改变。C第段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D本文说明了什么是恐惧、恐惧的类型、恐惧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三、句子默写19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名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欲为圣明除弊事,_。(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陷无题)(2)请在月夜忆舍弟和咸阳城东楼两首诗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默写诗的颔联和颈联。_四、课内阅读阅读陈涉世家的节选文字,回答下面小题。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 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0 . 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苟富贵,无相忘 苟:如果B若为佣耕 若:你C今亡亦死 亡:逃走D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中间21 .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项是( )A怅恨久之B世杀之气C楚人怜之D固以怪之矣22 .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已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并立志替友人报仇。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五、诗歌鉴赏23 . 中国古代诗人常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六、综合性学习24 . 仿写句子。如果你是一朵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们带来一份绿色。七、作文25 . 西湖探访的活动结束后,小杭在班里分享了自己的研学收获。刚转入杭州读书的小墩听完,对西湖更加向往,他想让小杭再深入介绍一下西湖的景色。小杭挑选了西湖十景中的两处风景-曲院风荷、花港观鱼,请你从这两处风景中任选其一,仔细观察,发挥想象,至少运用下方提示中的两种手法进行描写。150字左右小提示:1.视角变化2.调动感官3.动静结合4.运用修辞5.融入情感图1:西湖十最之曲院风荷图图2:西湖十最之花港观鱼26 . “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你是否觉得你自己也在熠熠发光,也很出色?譬如:勤奋学习,不断进取;兴趣广泛,学有专长;洁身自好,自觉抵制不良风气请以瞧我这个人为题目写一篇敬佩自己的文章。要求:(1)写出你的特点,展现你的个性。(2)有恰当的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等),注意语言的生动性。(3)书写认真,600字左右。(4)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3、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