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1601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必须冷静下来,从容不迫地面对它。B听了同学的规劝,他如梦初醒,放弃了离家出走的想法。C在“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中,中国参展文物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D在本次研学旅行中,大家走访了扬州段的历史河道,并津津乐道地谈论运河的故事。二、现代文阅读2 . 阅读短文山水画的意境,回答下列各题。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1)请将本文的中心论点写在下面横线上。(2)请你认真阅读全文,说说什么是意境?怎么才能获得意境?(3)本文在探讨山水画的意境时,第段却以李太白和毛主席的诗词作为论据,是否脱离文章主旨?该论据在论述山水画的意境上有何作用和表达效果?(4)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你列举其中2种方法用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3 . “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xing B. chng C. shng4 . 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城里的父亲为什么要“隐蔽”、“悄悄”、“压低声音”?)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5 . 阅读全文,说说农民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地方?6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农民不种瘪种子到毫不犹豫地种瘪种子是因为城里人奇怪的想法农民也感到好奇。B农民不要城里人的钱,展示了新一代农民有新的追求,不唯利是图,有处事的风度。C城里儿子的父亲的举动感动了农民,农民也希望给残疾的儿子按上假肢,让儿子自强自立起来。D作者以种瘪种子为线索,叙写了关于爱的感动和传递的故事,发出了关爱弱势群体的呼唤。7 . 你认为谁是改变了农民儿子的命运的恩人呢?请说说你的看法8 . 结合文章理解“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这句话什么深刻含义?三、句子默写默写填空。1.毅魄归来日,。(夏完淳别云间)2.,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3.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4.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将军金甲夜不脱,。(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6.关雎一诗中写男子相思之苦,已到长夜不眠的程度的诗句是,;蒹葭一诗中的“,”从物象和色彩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四、课内阅读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9 . 解释划线词。 录毕,走送之( ) 同舍生皆被绮绣(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10 . 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C腰白玉之环D门人弟子填其室11 . (小题3)翻译划横线的句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2 .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3 . 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14 . 试分析评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六、名著阅读15 . 名著阅读只见他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子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一挺,“咔嚓”一声,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起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罗汉身体!无千万斤力气,如何拔得起!” 这个故事出自古典名著_。故事中的“他”指的是小说里的人物_。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关于他的另外两个故事_、_。七、综合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南方网讯 1月21日】在南方网2017年广东省两会全媒体访谈现场,广东省多位人大代表纷纷献计献策。2015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但是,当前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存在很多问题。各试点县市标准不统一,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保障,评估机构没有实现专业化,评估草率,发放程序过于简单。同时,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上报流程不清晰、评估不明朗,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快解决进程。人大代表建议,首先要评估先行,建立“两权”价值评估的专业化服务机制,是为了更好地评估农地价值及贷款农户信用。各地应引进具备【甲】(资本/资质/资产)条件的资信评估机构,做好专业的评估工作,减少违约风险。其次,建立农户信用【乙】(档案/方案/预案),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收集农户信用数据、简化贷款程序等措施,广大农户的信用意识普遍增强。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6 . 请为本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17 . 请根据文意,为【甲】【乙】两处从括号内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语。【甲】【乙】18 . 文中第句和第句都是病句,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1)第句:(2)第句: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_苏醒过来。冰雪rng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n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突然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_。19 .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rng(_) yn(_)翩(_)然风雪载(_)途20 . 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_)改为(_)(_)改为(_)21 . 语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改正。病句是_改为_22 .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清醒依次纷纷循环往复B睡醒顺次哗哗终而复始C复苏次第飘飘生死轮回D苏醒次第簌簌周而复始八、作文2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知道幸福的感觉吗? 那并不是单纯的快乐,它是不计得失的乐意,是心想事成的满意,是哲理睿思的惬意让心满满的拥有一份平静和一份淡泊,让自己慢慢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体味生命中经历的那些温馨,你会发现这种感觉真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感悟,以“幸福的感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不得抄袭; 字数不少于600字;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2、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